中经记者 苏浩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一份深夜公告,揭开了莱茵生物(002166.SZ)“8·21”安全事故背后的直接原因。
11月3日晚间,莱茵生物发布事故进展公告,披露了“8·21”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处罚决定。经政府调查组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当班操作工未按规程操作。
调查组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并参考专家组意见,明确了事故发生的技术链。当天,当班操作工在2#真空带式干燥机装料完成后,未开启真空泵阀门,未将所有封头卡扣扣完。随后,该员工在启动真空泵的同时启动了热水泵。由于真空泵的蜗杆蝶阀没有打开,设备无法正常预抽真空,导致罐内无法形成负压环境。
在升温加热过程中,干燥机内物料中的水分和乙醇不断蒸发,水蒸气和乙醇蒸气体积膨胀增压,最终将罐体两侧封头被高压气体冲出。封头冲出后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罐内乙醇蒸气闪爆。
根据调查结果,桂林市临桂区应急管理局对莱茵生物作出罚款60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有关部门建议对车间主管、班长、EHS专员及生产总监等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罚。而已故操作工则免予追责。
事故发生后,莱茵生物已采取多项整改措施。如开展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聘请外部专家进行诊断评估。同时,公司还强化了全员安全培训,建立了重点设备双人复核机制,并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莱茵生物方面表示,将深刻汲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莱茵生物在公告中透露,涉事干燥车间区域正加速更新重建,预计2026年初投用。公司表示,现有其他干燥车间可以保障生产连续性,此次事故及处罚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编辑:曹学平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