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
按理说,考公大军越来越庞大,也该是考公培训行业的狂欢时刻。但行业规模持续扩容的同时,“龙头”却深陷泥潭。考公机构怎么就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了?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都说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
今年的国考报名一结束,由于报考年龄放宽到了38岁,统计出来的报考人数足足有370万人,报录比近乎100:1。
可谓是近几年来最拥挤的一次考公潮了。毕竟2022年,人数也才首次突破200万,两三年间,差不多翻了快一倍。
按理说,考公大军越来越庞大,也该是考公培训行业的狂欢时刻。
曾经的“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巅峰期的总市值更是一度打败新东方和好未来,成为中国教育培训机构的top 1。
但反差在于,行业规模持续扩容的同时,这位“龙头”却深陷10.55亿元短期债务与4.82亿元待退费的泥潭,资产负债率高达88.74%,不仅营收同比下滑20%,归母净利润同比更是减半。
考公机构怎么就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了?
就业压力把考公行业催化成了一个数百亿规模的大赛道,但却被考公机构们,玩成了“金融游戏”。
其中,中公教育主打的,便是由“协议班”主导的重资产模式。
所谓“协议班”,指的是公考培训报名时,以“不过退款”为前提,预先缴纳一笔报名费用,通常在2万元~5万元不等。
这个协议班一度贡献了中公账面上超过7成的收入。
然而落到事实上,协议班的“退费”仅是退付部分费用,真正全额退款的情况少之又少,并且,协议班还能以“抵消减免”的方式,引导学生报考其他培训项目,实现二次转化。
就算能够全额退款,从交钱到退费之间,也有几个月的时间差。
这期间,相当于学员免费“借”了中公一笔无息资产。
尤其是2018年底,中公借壳亚夏汽车上市后,由于签下了对赌协议,急于做好账面数据的中公教育,在协议班的基础上,还推出了“理享学”。
这个表面看似“0元入学”的计划,其实是个在线助贷平台,学员可以先选择指定协议班免费上课,学费由中公垫付,后期考上还款无需支付利息,未考上也由中公教育偿还贷款。
但却是中公教育以学生的名义向第三方机构办理贷款,且贷款直接打到中公教育的账户上,风险却在无形中被嫁接给了学员。
如此“寅吃卯粮”,也成了其债务危机的直接根源。
2021年时,中公的综合退费率达68.46%,“理享学”产品退费率更是高达82.94%;而国考录取率从2021年的1.6%降至2024年的1.3%,报考人数翻倍但上岸率走低,退费压力持续放大。
同年三季度,中公教育只收了52亿培训费却得退费57亿,首次出现现金流倒挂。
拿到钱后的激进投资,也加剧了其资金链压力。
2018-2021年,中公将预收学费大量投入短期理财,虽曾获2.6亿元投资收益,但短期现金流却因地产监管收紧与业绩下滑,被锁死在了长期不动产上。
后来,监管层开始要求培训预收费纳入专用账户管控,一下终结了中公“挪用预收款扩张”的玩法,其业务基本盘持续萎缩。
再加上同行玩家华图的AI转型与粉笔的线上优势,分流了大量学员,今年上半年,中公营收已跌至行业第三,仅为华图的七成不到。
即使考公年龄改革带来了报考热潮,“靠协议班赚快钱”的时代,也早已终结,这个300多亿的市场,正在等待更健康的商业模式承接。
未来的行业赢家,必然是跳出“预收费游戏”的玩家,曾经行业的老二老三,都开始走“要么技术降本,要么服务增值”的路子。
纵观中公去年待退费负债5.8亿,且今年上半年仍有4.82亿待偿,而眼下中公的账面资金仅有1.77亿元,学员们的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这门“贩卖上岸概率”的生意,说到底,只是精准收割了两代人的焦虑罢了。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
上一篇:贵州茅台重磅公告:回购+300亿元分红 贵州茅台拟以30亿到60亿回购股份 贵州茅台回购30亿到60亿是利好吗
下一篇:AI制药再添重要合作!礼来“牵手”晶泰科技达成最高3.45亿美元协议 AI制药未来医疗大变革 ai制药迎新进展能否颠覆传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