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科技浪潮,奔腾不息;金融活水,汩汩向前。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坚持守正创新,躬身实践并勇于探索,奋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证券时报社联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推出“银保资管业探路科技金融”系列专栏,敬请关注。本篇为专栏第八篇。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代表,在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新兴产业、锻造新质生产力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能量转换器’与‘发展助推器’角色。”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夏久盈”)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晓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王晓辉同时表示,尽管具备天然优势,保险资金在深度参与科创投资上仍面临理念、能力、机制方面的挑战。他认为,探索赋能科技金融的“保险资管方案”,持续锻长板、补短板、优路径,方能将“长坡厚雪”的禀赋优势真正转化为驱动科技创新、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动能。
动能之源:保险资金的核心禀赋
在王晓辉看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保险资金独特的“长坡厚雪”禀赋,也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禀赋,有望成为推动金融动能高效转化为科技势能、产业势能的重要力量。
保险资金的长久期、大体量的核心特质,天然契合科技创新长周期、高投入的内在需求。首先,保险资金的首要核心禀赋是“长久期”蓄能,寿险资金负债久期更是长达15—30年,具备超长投资视野和抗周期波动韧性,这与芯片研发、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十余年漫长的研发周期高度匹配,能陪伴企业穿越“死亡谷”阶段。此外,保险资金的强大核心禀赋是“大体量”支撑,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36万亿元,具备支撑系统性布局前沿领域的实力。漫长的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对资金量的需求极高,保险资金可以发挥社会资本的资源配置能力,引导资金流向科技产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从实践落地层面,参考国际同业和资管巨头,以耶鲁捐赠基金为例,其将约20%的资产配置在风险投资领域,投资于初创和成长期的高科技企业;而国际保险巨头安联保险的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占比已近30%,该部分另类配置中包含了对科技类企业的投资。一方面,这些国际资管巨头通过配置科技类资产来捕获超额收益,追求较高的长期回报,另一方面,保险行业资金体量巨大,这些大量流入科技领域的资金支撑了全球的科技创新。
现实瓶颈:险资科创投资的短板制约
王晓辉表示,近年来,随着政策引导与市场实践的深化,保险资金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方面做了初步探索,从“零星尝试”走向“规模布局”。
从当前阶段而言,他认为,保险资金在深度参与科创投资的路径仍不够畅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理念、能力、机制等方面的挑战。
一是理念变革,需要从信贷思维走向权益思维;二是能力短板,投研能力与科技领域有专业壁垒;三是机制瓶颈,保险资管机构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机制尚未健全。
保险资金过去主要吃利差,面对未来低利率环境和潜在的利差损,要坚决从单纯的固收思维转向更加复合的权益思维,加大对权益和另类的资产配置力度,科技领域的投资是其中要求最高的部分,投资范式更有别于传统的权益类投资。理念指导组织和人的行为,理念变革是保险资金参与科创投资最大的挑战。
“硬科技领域技术迭代快、专业性强,传统投研团队深度理解技术路线、判断产业化前景能力不足,对硬科技的认知存在‘代差’。”王晓辉表示,传统估值模型和风控模型面对科技企业严重失灵,难以做到精准覆盖与量化。这是保险资金在当前支持科技创新时存在的能力短板。
同时,他表示,科技项目的高风险与保险资金的“安全性优先”原则存在内在张力,这构成了险资支持科技创新时的现实机制瓶颈。一方面,保险资金整体风险承受度相对较低,多数保险机构考核仍偏短期化、绝对收益化,对早期项目、前沿探索性项目天然谨慎。另一方面,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保险资金的风控体系多依赖财务报表、抵押物等传统指标,导致一些优质项目因“无法评估”被拒之门外。
破局路径:探索科技金融“保险资管方案”
“服务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王晓辉表示,补齐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短板,探索完善科技金融“保险资管方案”,可以从能力建设、工具升级、风险稀释等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投研能力,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二是拓宽投资思路,丰富投资组合工具;三是创新风控模型,完善估值定价体系。
他介绍,华夏久盈坚持投前“深研+严选”,建立专业科技行业研究团队,强化前沿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深度研究,发挥“耐心资本”文化,着力完善投研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建立评价周期与科技投资周期相匹配的长期考核机制,以长期资本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投资工具层面,围绕包括股权投资、实物资产以及股票投资等方式开展科创投资,股权投资采用PSD 策略(primary、secondary、direct,母基金+股权基金二级市场份额+直投)匹配科技投资特性,通过创投基金对科技初创期项目进行间接投资以分散风险,通过S份额投资接力科创企业发展并更快回收资金,通过直投布局中后期优质科技企业以提高收益;实物资产以有稳定现金流的数据中心布局为代表,既符合保险资金特性,又支持科技发展的“底层硬件”。
王晓辉介绍,在风控和估值方面,华夏久盈采用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尝试开发覆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政策等维度的立体化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同时,完善适应科技创新企业的估值定价体系,探索基于技术里程碑达成、市场潜力空间、团队执行力等多维度的科技企业估值框架,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企业建立差异化的估值定价方法。
责编:王璐璐
校 对:刘星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