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盒马NB,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硬折扣社区超市——盒马NB(超盒算NB)正筹划进合肥市场,“盒马NB已于合肥招人,进入到培训阶段,即将进驻合肥市场,物业选址到目前则还未有落地消息。”
进入合肥市场,即纵深拓展华东腹地市场。同时,这也意味着,盒马的组合拳——大店(盒马鲜生中型超市)带小店(盒马NB社区硬折扣);城市商圈+社区毛细;线上+线下的立体进攻,全面于华东推展。
目前,盒马鲜生中型超市大店于合肥总计开业了11家店。盒马NB于全国的开店数(几乎全部在华东)则超过350家。
一
优势
盒马NB做合肥市场,就《商业观察家》来看,可能主要有三块优势。
首先,盒马品牌在合肥有市场基础。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盒马鲜生大店当下已经是合肥平均店效最高的零售品牌了。“从2024年底以来的数据看,盒马鲜生合肥单店日销在58万元左右,刨除占比60%左右的线上到家订单,盒马鲜生线下到店的日销也能到20多万元。目前在合肥市场,一般好一点的中型超市的真实日销水平就在30万-40万左右,盒马鲜生的平均日销在合肥规模以上的零售企业中,算是最高的一家企业了。盒马鲜生合肥日销最高的一家店则是爱琴海店,超过80万。”
得益于盒马在合肥市场的品牌影响力“铺底”,盒马NB做合肥市场,会有一定的拓展基础。
一方面,盒马鲜生在合肥已经有一定的覆盖密度,建立起了一定的市场渗透、品牌影响力与供应链基础,有助于盒马NB开拓市场。
另一方面,盒马鲜生的大店形态,无论是在供应端,还是在消费端,能为盒马NB做品牌“背书”。
大店更容易建立起品牌形象与“有实力”印象,人们在“直观”上就觉得你有实力,做得“很大”很不错。
小店在认知上,大家都觉得不起眼,即便开了很多家店,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可能不大。因此,如果一个零售企业在这个城市开出了一些大店,有大店网络“铺底”后,再做小店,相关的市场拓展难度可能会降低。同时,通过小店也能更好渗透到社区毛细,从而建立起一个更立体的网络布局。
由此,当这样的大店带小店的布局网络形成时,这个城市市场很有可能就是它的,或者说,它能抢走很大一块市场份额。
其次,宏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折扣业态发展。
宏观经济的疲软,房价的疲软,有利于硬折扣业态发展。
在用户端,中产用户想要省钱,但却不想真正去“降级”,所以,他们会相比以往,更多去折扣店买去品牌溢价、去包装溢价、去装修溢价,但保住生活品质的商品。
在成本端,无论是软硬件设备、装修等成本环节,于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再涨了;员工的流动性也在降低,不会像过去因为一点不开心就轻易离职,也没有那么多企业来“挖角”抬价了。
在市场竞争端,华东的大量城市还是硬折扣的空白市场,当地并没有可比的同类型竞争者。
所以,这些因素导致盒马NB自走出上海以来,于华东一些城市市场的拓展都还表现得不错,一些城市的业绩表现比上海还好。“比如,盒马NB现在单店业绩做得最好的城市,不是上海,而是南京(已开十多家店)。”
最后,盒马的体系化做得很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零售企业当中,盒马的组织体系化、规范化做得可能更好。
无论是执行力、商品开发、连锁标准化水平、品牌形象等,相对更好。
二
挑战
盒马NB做合肥市场,也有一些挑战。
可能主要也有三方面挑战。
1、更名后品牌影响力下降。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后,不“挂靠”盒马品牌后,品牌影响力有些“吃紧”。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按照盒马NB要卖便宜的模型,它需要做到14万元左右的单店日销,可能才能‘正循环’,之前盒马NB单店日销水平大概13.5万元左右。但是盒马NB更名‘超盒算NB’后,出现的一个现象是,日销有下降,其于上海开的一些“超盒算NB”新店,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日销不到10万元,8万元左右水平。”
“硬折扣当下的模型是要售卖性价比与实惠感,盒马品牌是一个中高端的品牌形态。由此,在过去,去盒马NB购物,给消费者的一大感觉是能更便宜、更具性价比买到盒马商品,‘更省钱’地成为盒马顾客。但是更名后,与盒马品牌‘切割’后,这种强关联感也被切断了,进而可能影响了销售。”
2、租金压力。
“‘盒马NB’之前在上海市场崛起,一个很有利的因素是:当时的社区标超业态大量关店,关店后,物业又空置没人租,导致当时上海的社区物业一段时间的租金水平非常便宜,甚至,那时上海的一些物业租金水平比合肥还要便宜,盒马NB在上海则抓住了这波机会,现在进入合肥,相关的机会要小得多。”
硬折扣社区超市,当下的一大经营压力,就在于售卖便宜、性价比的同时,有没有足够毛利覆盖物业租金成本。盒马NB之前进入北京市场,开了两家店,就是因为租金成本太高,无法盈利而最终选择关闭。
3、品质提升。
盒马NB由于市场定位相比奥乐齐要低一点,它的商品品质也被更多人士认为“有待提升”,认为其一段时间来的货盘品质不高。
持续提升商品品质,是盒马NB未来可能需要一直去做的事。
“硬折扣盈利来自于规模效应与品质提升。”
可能两者缺一不可,既要能通过“性价比”做出单店日销与连锁总销售的规模效应,进而降本增效;也要能对品质做持续提升。
即你对标的是什么?相比过去的商业有哪些提升?
“美宜佳能做到3万家连锁便利店规模,不是因为要去做低配版‘罗森’等日式连锁便利店,而是对标升级了中国的夫妻老婆店;钱大妈是升级了肉铺;蜜雪冰城铺满全国则是升级了过去的糖水店。”
盒马NB要升级什么?
生鲜连锁便利店,盒马NB的商品比它们丰富,但它们的一些商品品质当下可能要比盒马NB好。
前置仓生鲜电商,如叮咚买菜、小象超市等,盒马NB也无法规模“平替”。
如果是升级社区菜市场,盒马NB当下的品质、丰富度,能大幅超越社区菜市场吗?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