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2日,软件巨头甲骨文股价继续下跌,近五个交易日股价徘徊在225—240美元之间,抹去了9月的超高涨幅。部分投资者认为其在云业务、人工智能业务上有夸大之嫌。
11月11日,巴克莱银行将甲骨文的债务评级下调至“减持”,并警告其可能在2026年11月耗尽现金。不过,有分析师表示,现在还不是放弃的时候,更有言论称“该股还有75%的反弹空间”。
信心受挫
今年,甲骨文股价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尤其是在上一次财报给出了超高体量的云服务业绩增长预期,并在与Open AI巨额合同的加持之下,9月10日甲骨文股价激增36%


最近一年甲骨文股价涨势可观,但9月后的大部分交易日都在下跌。
暴跌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甲骨文人工智能和云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存在怀疑。今年早些时候,受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业务的加持,甲骨文被吹捧为一家潜在的1万亿美元公司,但上个月泄露的内部数据显示,甲骨文云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4%左右。此消息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股价在单个交易日内一度下跌近8%。
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的大部分交易日中,该股都在下跌,除了市场对其云业务本身的质疑之外,该公司还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从外部竞争压力来看,甲骨文被广泛认为落后于英伟达、微软、Palantir等竞争对手,即便云业务和人工智能业务是甲骨文最具前景的业务,但其毛利率仍远低于竞争对手。
与英伟达、OpenAI的新联盟也不被看好,有爆料称,建造和维护装有高成本英伟达AI芯片的大型云数据中心并不便宜,甲骨文为此损失了近1亿美元的芯片租金;甲骨文对云部门的裁员,也被认为与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y Eisom)“人工智能竞赛的关键参与者”的定位不符。
此外,该公司存在大量内幕股票出售的情况,尤其是甲骨文新任命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克莱·马古伊克在晋升不久后卖出了4万支股票,严重动摇了外界信心。
目前,甲骨文拥有超过900亿美元的长期债务,杠杆率高于竞争对手。10月末,公司还发行了180亿美元的债券,并计划再融资数十亿美元。穆迪和标准普尔已将其前景改为负面。
仍有上行空间
即便如此,很多投资者仍旧认定,甲骨文只是还处在代价高昂的早期过渡期。从传统软件到人工智能驱动的云服务的转型过程将涉及大量资本支出,投资回报周期拉长实属正常。该公司的基本面仍然稳健:企业软件的常规收入、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企业、政府客户依旧稳定。
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时机。甲骨文必须证明大量投资可以产生稳定收益。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中,市场将密切关注其营业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在投资者看到季度收益反映的增长之前,怀疑将持续存在。
一些投资者将甲骨文的暴跌视为机会,如果甲骨文能够证明人工智能和云业务有利可图,那么该股可能会迅速复苏。
瑞穗证券分析师Siti Panigrahi在11月12日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甲骨文完全有能力超越预期”,当前这种疲软正是在甲骨文在12月发布财报前买入该股的理由。
瑞穗重申了对甲骨文股票的“跑赢大盘”评级和400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较11月12日的226.92美元,股价仍有75%的上涨空间。
这一目标价对于多数投资人来说处于较高水平,不过许多华尔街分析师对“跑赢大盘”的评级持认可态度。在FactSet(慧甚)调查的46家公司中,有32家给予甲骨文“买入”或同等评级,只有两家给予“卖出”评级。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辉立证券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关于未来的资本支出轨迹和融资策略,甲骨文的能见度仍然有限”,但该机构仍给予该股“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