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第17个年头的双11,还能玩出什么新东西?
品牌携手男团女团,将演唱会级别舞美搬进直播间;
短剧《18 岁太奶》主角团,在品牌直播间上演“现实商战”番外剧情;
跑男超女在直播间里,开启综艺回忆杀;
山河湖海丰收现场的第一口鲜味通过直播间送到用户面前……
这些场景共同构成了抖音电商双11的新风景,当一个个品牌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双11叙事时,新的成绩也随之而来。6.7万个店铺实现销售额翻倍,破亿商品数量同比增长129%。
那一个个关于销售额如何达成的故事,代表着电商平台在过去一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如何完成,比数字本身更重要。
在抖音电商,一个能容纳大品牌创造长效经营阵地、也赋能中小商家特色经营的健康生态正在炼成。
领跑增长的店播,如何成为品牌创造价值的主场?
电商竞争发展到今天,“成本高企”“价格战边际效应递减”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困境——品牌亟需找到一种能摆脱短期销量依赖、沉淀长期价值的增长路径。
过去一年,“问店播要增长”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在店播发力。它们拉满直播时长、打造账号矩阵,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形式,突破了人们对于品牌自建直播间的传统印象,也成为了品牌在双11实现增长的新动能。
本次双11期间,店播中涌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形式:
把短剧名场面搬进品牌直播间里,用剧情绑定替代硬性吆喝。科大讯飞与短剧《18岁太奶奶》情节深度绑定,直播间直接嵌入了剧中的商战故事线,品牌好物则成为太奶奶帮助太孙反败为胜的武器,直播间弹幕里观众一边刷着短剧情节的“梗”,一边也完成了产品的沉浸式种草。
把团播歌舞搬进品牌直播间里,用场景体验取代罗列参数。海信与银河少女舞团以“大薄荷魔法Show”为主题展开深度内容共创。团队将智能家居的科技功能,巧妙转化为沉浸式“魔法体验”,通过女团舞台对决的形式自然呈现。不仅生动地演绎了产品功能,更有效激发用户参与,推动海信的品牌直播间单场涨粉483%。
“综艺化表达”也成为店播增长的关键手段。今年双11期间,平台打造了《双11冲刺吧》节目,“跑男”和“超女”,齐聚抖音电商直播间分享好物。NARS的美院学生艺术妆容大秀,将新品发布变为美学盛宴,助力其首次登顶彩妆TOP1,品牌为消费者展示产品在艺术妆容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在其中顺畅地完成了自身品牌理念的表达。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变化:品牌经营逻辑已经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共创”,店播不再是大促期间的“临时动作”,而是品牌在抖音电商生态中,实现“短期转化+长期沉淀”的必选项。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店播对品牌传统经营模式的三大关键突破:
其一,经营主动权回归品牌自身,摆脱对外部流量的被动依赖。以往品牌依赖头部主播带货时,一场合作结束后,用户仍归属主播而非品牌。而店播让品牌掌握了全链路控制权:从直播时长、内容设计到优惠机制,可根据自身节奏灵活调整。
其二,利润结构更健康,店播省去了中间环节的分成成本,品牌可将利润空间灵活分配——既可以让利消费者提升性价比,也可以投入内容创新强化体验。
其三,长期沉淀品牌资产,实现“短期转化”与“长期心智”的双向增益。传统带货模式中,品牌核心目标是“即时销量”,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低价”层面;而店播能将“卖货”与“品牌表达”深度绑定,这些内容形成的“品牌记忆点”,会转化为长期心智资产:用户下次有相关需求时,首先联想到的会是“在某品牌店播里见过的好产品”。
抖音电商于品牌而言也拥有了销售渠道之外的更多意义——每一个关注、每一场直播、每一次互动,都是品牌可沉淀的心智资产。
当优质好价成为行业常态,消费者对双11的期待已不止于“低价”,而是“品牌能提供什么独特价值”。而店播恰好提供了这种价值的承载场景——它让“短剧×电商”“团播×场景”等创新形式,成为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度链接的桥梁。
于是在这个双11,我们看见店播成为了增长的主力:这个双11,52万商家的店播销售额翻倍,销售额破千万的店播数量同比增长53%。
好内容带来好生意,平台如何为品牌搭建长效经营阵地?
今年双11,品牌店播的集中爆发并非偶然,背后的关键支撑,是抖音电商在“全域兴趣电商”的路径上越走越稳,平台通过降本增效的机制设计,为品牌搭建了适配长效经营的核心阵地,让“短期交易爆发”与“长期价值沉淀”得以兼顾。
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抖音电商的生态中,优质内容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底层基石。今年以来,平台完成了流量机制上的关键升级,逐步建立起一套更清晰的优质内容评判标准。符合标准的内容能够获得更多确定性流量扶持,推动“好内容”匹配“好流量”,激励创作者与品牌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构建更良性、更活跃的内容生态,也为后续交易转化打下基础。
而在繁荣的内容生态之上,货架场承接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效率的最终落地。当前,抖音电商的货架场不仅是连接内容与消费的关键枢纽,更在用户高频互动中持续演进。过去一年,平台不断打通“看内容-买商品”的全链路:用户可在视频、直播、搜索、商城间无缝切换,无需跳转即可完成从“被种草”到“下单”的动作;双11期间,平台进一步推出“商品卡免佣”“消费券补贴”等政策,直接激励商家深耕货架场,最终推动双11当日货架销售额爆发 225%,印证了“内容引流+货架承接”的高效性。

货架场的核心增量空间,正来自“搜索心智”的强化。今年抖音电商双11当日搜索销售额爆发209%——这一成绩的背后,既是大促期间用户主动购物需求的释放,更离不开平台对“看后搜”链路的长期打磨:通过“看-搜-买-晒”的全链路运营,将内容激发的潜在兴趣,转化为用户主动的商品搜索行为,让“被动种草”变为“主动探寻”。
具体来看,平台为商家提供了三大“看后搜”落地工具:
一是“小蓝词预埋”,商家可在种草视频中植入与商品强关联的“小蓝词”,用户点击即可一键跳转商品页面,实现内容与交易的无缝衔接;
二是“UGC口碑运营”,平台鼓励商家引导用户晒单分享,真实的买家秀既能激发更多用户跟风搜索,品牌通过评论区“认领”优质UGC,还能将公域流量沉淀为品牌资产,形成“口碑-搜索-转化”的滚雪球效应;
三是“标记万物”功能,商家在种草视频中添加商品锚点,可在不破坏内容调性的前提下,将用户引流至优质内容聚合页,加速深度种草,进一步放大“看后搜”效应。
这些链路,都表明抖音商城内容与货架进一步深度融合。也正因如此,今年双11期间,商家通过提前布局内容蓄水,不仅实现了大促期间的销量爆发;更重要的是,这些沉淀的内容资产能持续发挥作用——在大促结束后,仍可通过搜索、商品卡等场景为生意带来长尾增量,真正让“一次创作”产生“长期价值”。
美妆品牌谷雨的案例便极具代表性:谷雨在双11开售初期展开密集种草,与达人@七颗猩猩合作推出“真假千金”剧情视频,借剧情中“肌肤敏感”的冲突,自然带出修白套装“敏肌适用、强效修护、提亮肤色”的核心卖点,并添加商品标记锚点。在不干扰观看体验的前提下,将用户引导至搜索场景,最终,这条视频不仅带来近4.9万“看后搜”流量,更直接转化超200单生意增量。
从今年双11的实践来看,抖音电商“内容+货架”的协同互通已愈发成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模式正在长远改变着品牌在抖音电商生态里的生长模式。当品牌意识到,双11的投入不止于当下的销量,更能为未来半年甚至一年的经营“蓄水”,“内容即资产,经营看长线”便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落地的长效增长路径。
一个健康、繁荣的平台生态里,如何实现多元、丰富、有温度的增长?
当双11的销售战报尘埃落定,真正值得追问的是:大促期间爆发的店播创新,能否跳出“数字竞速”的框架,生长出更具长久生命力的电商形态?
抖音电商给出的答案藏在一组多元数据里——战报不仅聚焦大品牌的店播增长,更将目光投向新商家、助农、产业带、非遗等领域。这背后,是平台基于建设“更健康、更繁荣的内容生态”的愿景的长远考量:高光从不只属于头部,不同体量、不同类型的经营者,都找到适配自身的增长路径。
这种生态的包容性,在双11期间的特色案例中尤为突出。新农人李福贵的首场直播便是典型:在此之前,记录农村生活的视频,无论是帮老人晒谷修手机,还是带46位村民走出大山旅游,都以“真实”积累了用户信任。
而当她将这份信任延伸到店播,“村民与福贵”小米上架47秒售出近2万单的成绩,印证了抖音电商平台生态的独特价值——它不依赖高强度流量投放,而是让“真实内容”与“情感共鸣”直接转化为生意增量。

类似的增长故事,也在更多细分领域上演。山东日照蓝莓、辽宁盘锦大米、甘肃会宁牛肉、江苏东海西红柿、福建平和琯溪蜜柚等区域农特产,在抖音电商扶持区域产业发展的“连招”之下,在这个双11加速“出山”。
景德镇陶瓷、福州大漆等非遗手品类通过“匠人直播+工艺讲解”打开销路,超1.2万非遗相关商家直播在这个双11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200%;海宁皮草、平湖羽绒、焦作桑坡靴子等产业带商家凭借“源头工厂直播”建立性价比认知,甚至今年6月才入驻抖音的潮玩品牌AYORTOYS,也通过“明星代言款返场+多主播轮班直播”的内容铺垫,将店播打造成爆款孵化器。
这些案例共同说明:抖音店播生态的健康度,不在于“头部有多强”,而在于“腰部与尾部能否活得好”——平台通过流量普惠、工具支持,让中小商家无需陷入“价格内卷”,只需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细化运营方法,传递真实与真诚,就能找到生存空间,而这正是“有温度的电商”能落地的基础。
更关键的是,这种生态优势在双11后仍能持续释放。一方面,双11期间沉淀的店播内容,还将持续为货架场引流,将瞬时流量转化为长尾收益;另一方面,新作者的批量成长正在丰富生态层次——双11期间超130万新作者首次参与大促,这种“百花齐放”的达人生态,让品牌后续的店播合作有了更多选择,也让不同圈层的用户都能通过个性化内容触达心仪商品。
可以说,抖音店播生态的“欣欣向荣”,本质上是“短期大促激励”与“长期生态建设”的双向奔赴。双11只是一个阶段性节点,它验证了店播不仅能支撑“销量爆发”,更能承载“品牌沉淀、用户蓄水、品类破圈”等长期目标。
当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店播不只是“卖货工具”,而是“全年经营中传递信任、联结情感的载体”,消费者下单,更是在为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买单,这样的电商形态才真正拥有了超越短期利益的长久生命力。而这,正是双11收官后,内容电商生态更值得期待的生长方向。
结语
未来的电商竞争,不再是单一节点的“数字较量”,而是生态韧性与经营效率的“综合比拼”。抖音电商生态的价值不会随着双11的结束而停滞,而会随着生态的越发成熟而持续释放。
展望更远的未来,在抖音电商,商家与用户的连接始于长久的陪伴,在源源不断产出的好内容里变得愈加紧密,消费者逛直播间并不仅仅是为了刚需囤货,吸引他们的也不止是优惠的价格。层出不穷的消费需求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被发现,也被满足。
其意义便超越了双11本身,它指向一种更健康、更持久的电商未来,也让来年双11更让人期待。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4723.html?f=wyxwapp
上一篇:AI眼镜的科技时尚新风潮,Rokid乐奇靠什么领先? Ai眼镜科技感 AI眼镜潮流体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