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街坊邻居都在聊:“菜价涨没涨?生意好做不?”10月份的经济数据一公布,算是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整体看就是“踩稳了往前走”,既有CPI转正这样的好苗头,也有消费、投资还没完全发力的老问题。
今儿个咱不拽那些听不懂的术语,就用大白话唠唠,每句都跟咱的日子挂钩,保证听明白。
消费回暖,黄金成最大黑马
你国庆去商场逛没?金店里那叫一个人山人海,收银台都排起长队。
10月消费数据里,金银珠宝类同比暴涨37.6%,这增速说是“坐火箭”都不夸张,妥妥的消费界“黑马”。
为啥大家突然扎堆买金子?说白了就是国际金价在背后“撑腰”。
今年到现在,国际金价硬生生涨了50%还多,就算中间跌过一阵,现在也稳稳站在4100美元一盎司以上。
咱老百姓最精明,总想着“手里有金,心里不慌”。
不管是给刚订婚的闺女囤金镯子,还是大爷大妈买小金条当养老储备,都愿意下手。
有金店销售说,10月一款50克的投资金条,经常刚到货就被抢空,这热度可见一斑。
比黄金更值得高兴的,是CPI终于由负转正了。
10月CPI同比涨了0.2%,上个月还是降0.3%呢。
可能有人说“才涨0.2%,值得咋呼?”你可别小看这0.2%,CPI就像“官方通胀温度计”,代表着咱们买柴米油盐的花销变化。
之前一直跌,说明大家不敢花钱,市场有点冷;现在转正,就像冬天里的暖气终于热了点,证明大家愿意消费了,街面上的烟火气真的浓了。
就拿我家楼下的小吃街来说,以前晚上8点就没几个人,现在10点还坐满了人,烤串、麻辣烫的摊位前都排着队。
菜市场的摊主也说,最近买菜的人不挑三拣四了,以前嫌贵的排骨,现在也会偶尔买两斤。
这些细节都在印证,咱们的消费底气在慢慢回来。
再看整体消费盘,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了2.9%,环比也涨了0.16%,不算猛但步步扎实。
这里面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乡村消费比城镇还“生猛”,增速4.1%,比城镇快了1.4个百分点。
这可不是偶然,一方面农村消费基数本来就低,稍微多花点钱增速就上去了。
另一方面不少在外务工的人回了老家,给父母换个新冰箱、给孩子买套新衣服,直接就把老家的消费带活了。
我老家堂哥就说,国庆他回去给村里超市添了不少生意,光买家电就花了两万多。
网上消费更是“一路高歌”,1到10月涨了9.6%,比整体消费快了一倍还多。
现在不管是城里的年轻人,还是农村的大叔大妈,都习惯手机上点一点购物。
我妈60多岁了,现在买菜、买衣服全在网上,还会跟邻居炫耀“手机上买比超市便宜,还能送货上门”。
这种线上消费的习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生产够硬气,投资有压力
我跟你说,咱们工业的“腰杆”是真硬。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涨了4.9%,环比也涨了0.17%,可能你觉得这数不算惊艳,但要知道现在全球工业都有点“蔫”,咱们能稳住还增长,已经很牛了。
这里面最亮眼的当属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分别是8%和7.2%,比整体工业快了3个多百分点。
别觉得这俩行业离咱们远,其实随处可见。
你路上看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就是装备制造业的成果;你用的智能手机里的芯片,不少是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的。
就拿我们这边的新能源工厂来说,10月一直在加班加点生产,订单都排到年底了,工人工资都涨了不少。
这说明咱中国制造业不再是“只会造袜子、玩具”,正往“高精尖”转型,这才是真本事。
服务业也没掉链子,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涨了4.6%。
像咱们平时点外卖、用线上办公软件,背后的信息传输行业涨了13%;公司搞活动找的会展服务、谈生意用的咨询服务,所属的租赁商务行业涨了8.2%;就连大家存钱理财的金融业,也涨了5.6%。
前9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涨了7.6%,这意味着服务业能吸纳更多人就业,比如外卖小哥、快递员、线上客服,这些岗位都在支撑着不少家庭的收入,给经济稳稳托底。
但投资这块,确实还透着点“压力山大”。
1到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了1.7%,主要拖累就是房地产,房地产开发投资降了14.7%,这跌幅真不小。
咱们都有体会,以前小区周边全是新建的楼盘,现在不少工地进度慢了,售楼处也没以前热闹了。
开发商手里的房子卖不出去,自然不敢拿地盖新楼,投资就跟着下来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要是把房地产这块“拖累项”去掉,全国投资其实是涨了1.7%的。
特别是制造业投资一直在增长,比如不少工厂在升级智能设备,食品厂换了更先进的生产线,电子厂扩产做芯片,这些都在真金白银地花钱。
说句实在话,房地产的调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以后稳投资还得靠制造业升级和新基建发力,比如建5G基站、修新能源充电桩,这些才是长远的增长点。
进出口稳住了,牛市来添火
从另一个角度看,10月进出口能“站稳脚跟”就很不容易。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涨了0.1%,别看就涨了这么点,但在全球贸易“寒风阵阵”的大环境下,已经算“优等生”了。
其中进口涨了1.4%,这说明咱们国内需求在增加,比如工厂要原材料、老百姓要进口水果,买得更多了;就是出口降了0.8%,有点小遗憾。
这也不能怪咱们,你看欧美不少国家都在闹通胀,老百姓手里没钱,买东西自然精打细算,咱们的出口订单就受了点影响。
不过好消息是,中美最近谈判达成了一致,以后对美出口的环境能好点,不少做外贸的老板都盼着这能带来更多订单。
但咱也得自己“加把劲”,不能总卖低价的基础产品,得把出口的东西做得更值钱。
比如以前卖一双普通运动鞋赚5块钱,现在卖带智能计步的运动鞋赚50块钱,这样就算卖的数量没涨,利润也能上去,国际竞争力才真的强。
还有个数据得提提,就是PPI,它相当于“工厂成本温度计”,衡量的是工厂卖产品的价格变化。
10月PPI同比降了2.1%,但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环比还涨了0.1%。
这意思是,虽然工厂卖的东西价格还在降,但降得慢了,甚至环比还涨了点,说明工业领域的“通缩压力”在缓解,工厂老板的日子能稍微好过点了。
以前原材料涨价、产品降价,老板们愁得慌,现在这种“两头受挤”的情况正在改善。
最让老百姓兴奋的,还是资本市场站上了4000点!最近是不是常听身边人说“股票账户红了”“基金涨了”?
我同事老张就说,他把存在银行的5万块取出来买了基金,这两个月赚的钱够给孩子交半年学费了。
不少人都像老张这样,把银行里的储蓄转出来投到市场,给股市添了不少“活水”。
结语
10月经济数据实打实透着“稳中有进”的劲儿:消费回暖有黄金热、CPI转正托底,乡村和线上消费还添了力;工业、服务业扛住压力,高端制造更是亮眼,给就业和经济托了底。
当然问题也明摆着,房地产拖累投资,出口还需加把劲,不是一下子就能完美的。好在股市站上4000点添了信心,制造业升级、新基建也在发力。
经济复苏本就不是一蹴而就,只要这股稳劲保持住,政策慢慢落地,消费和投资再跟上,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扎实,钱包也能慢慢鼓起来,这才是最实在的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