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氢商业参加了智源具身智能开放日,各大科研机构、企业围绕具身智能最新进展进行交流,以下是我们的现场见闻——
1、相较很多走路还在左脚绊右脚平地摔的人形机器人,智源家的这位可以说是“别人家的孩子”了——不仅能翻跟斗,还能一口气连翻二十个,稳稳完成这种连续、高动态的大幅度动作,小脑协调性强得惊人,机器人版《西游记》的猴哥得找它来演。
大家都去下一个环节了,回过头看见孩子还在孜孜不倦地翻跟头,地毯上深深浅浅的划痕都它努力的痕迹。
2、起猛了,机器人开始卖起冰箱空调和灶具了。得益于智源大脑的全双工交互,可以实现自然流畅的人机对话,不用再机械地一问一答,不想听了随时打断就好;基于终生记忆系统,它终于不再如同偶像剧男女主一般动不动就失忆,能记住你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卖货。
3、机器人“长脸”了,还形似男爱豆,甚至开始学会“表情管理”。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推出“灵巧脸”,一款名为Morpheus高拟真机器人面部系统,可以让机器人在说每一句话时同步带动相应的面部“肌肉”运动。台词有股乙游味: “来吧,靠近我一点……不,你靠得太近了。”
不过靠近后发现,它的后脑勺是秃的。
4、在银河通用的小卖铺里选好商品扫码下单后,Galbot就会自行去货架抓取商品,没有遥控,没有预设,饮料零食都能稳稳拿下,中途还会夸我真有眼光,它也最喜欢奥利奥可可酥了。
5、别担心,人机共生的时代还早。具身智能行业的未来充满许多不确定性,从数据、模型到硬件,没解决的问题似乎比解决了的问题更多。但目前这个行业最大确定性是,未来两三年机器人不会进入到家庭满街跑。
6、今天的机器人可以跳舞、翻跟头、叠衣服,但很容易坏,尤其是他们脆弱而昂贵的双手。硬件的稳定性使得机器人离大规模投入家庭使用还差得远。
7、目前大量具身智能采用的训练数据来自视频,“就像小孩子刷抖音学习拧瓶盖”。
8、现有的训练数据量还远远不够让具身智能看到自己的“ChatGPT”时刻。所以智源研究院呼吁大家一块儿合作,“谁家机器人数据贡献的多,训练出来的大脑就在谁家的机器人上更好用”,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说。
9、虽然面临“过热”的质疑,机器人行业的进步确实在真实发生。去年买一台机器人还得百万元,今年就已经有10万以内的AI机器人了。万一未来降到几千元,大概不少人会愿意买一台试一试的——至少我想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