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件大事发酵!A股止跌看2个信号!后市关注1个点位
创始人
2025-11-23 22:33:17

周末关注的消息主要就是5个:第一是美股那边没有持续暴跌,几大指数普遍反弹大涨;第二个就是英伟达出售H200芯片消息传来;第三就是比特币在这个周末是大型过山车走势;第四个就是24日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启动申购;第五个就是冬天来临,流感相关最近频繁被提及。

从调整原因来看,内部原因之前说过,这一波主要是外部施压,是美联储表态导致的流动性问题!流动性问题导致的全球资本市场大波动,进而波及到A股。次要的原因还是对于全球科技股估值的争议,带来的波动加大和风险偏好下降。

从调整点位来看,沪指这个三角形跌破之后,向下极限是看到3800-3810一带会有短期支撑。创业板这个三角形跌破之后,向下极限是看到2500-2530一带支撑了。

从买入信号的角度,现在强调是短期买入。并且要关注的两个信号是市场出现恐慌盘和港股那边企稳才行。

从操作策略上来看,依然是保持谨慎和等待!维持之前的边打边撤不变!到了现在是耐心等待企稳信号之后再度可以入场!现在甚至可以不入场,一直在观望。后续有的一波反弹和反抽甚至可以不用参与,耐心等待春季躁动和挖坑成型之后!

所以,现在能做的也是短期等急跌恐慌做一把,并且是保持低仓位!不想做的话,就是看着、等着,再度等上一段时间。

行情依然是风险大于机会,比较鸡肋的感觉。

1、这一波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内部是青黄不接、结账和科技股低迷!外部是流动性风险:

上周五市场杀跌幅度不小,其实一开始都是有端倪的。我近期分析的文章中一直都是提示风险和谨慎,以及控制仓位。至于A股内部的什么高低切换、青黄不接、机构结账和市场话语权变化等等综合导致的。

这一波加重了市场调整悲观情绪和引爆下跌的,主要还是美联储表态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危机,进而带来全球市场大波动!以及近期美股科技股大波动的担忧,带来市场最活跃的大科技股动荡。

2、这波调整到现在,缩量出现!但还有两个买入信号没出现!那就是恐慌盘和港股企稳:之前我一直说这一波调整什么时候能买入?一个是等待缩量,另一个是等待恐慌盘出现!

从上周市场持续走势来看,缩量已经出现了!

但是上周的下跌,以及上周五的大跌来看,个人认为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恐慌盘,所以上周五并没有出现买入信号。现在我还是强调,需要等待大盘出现恐慌盘的抛售!如果再度能叠加港股那边率先企稳和A股能出现一天的探底回升,短期出手信号就是强化了。

3、后市关注什么板块个股?权重红利蓝筹里面看银行!补涨看医药!涨价看新能源扩散:现在能买入和操作的板块个股很少,主要就是高低切换和机构抱团。

从抱团来看,主要是看权重蓝筹的大机构资金动作,主要是银行。

从近期和周末各种流感来看,医药股叠加超跌和估值优势,可能近期会有波动,但也是难操作。

散户能操作和关注的,还是涨价逻辑的延伸,主要是新能源的分支!因为这块都是量化和短期资金操作,近期波动也是大,快速轮动的行情。

4、向下点位怎么看?首先强调牛市大环境基调和有人管!然后就是这个三角形向下测算:目前大盘整体处在大牛市周期和环境不变,这一轮的挖坑和调整是为春节行情和春季躁动挖坑和打出提前量。

从沪指上一个构筑的三角形来看,向下极限支撑点位3800-3810一带。

从创业板上一个构筑的三角形来看,向下极限支撑点位2500-2530一带。

从技术面说,沪指问题不大,主要是创业板那边还有风险释放的空间和可能。也就是说,目前市场走势不同步,还需要要为等待。

5、微盘股、平均股价指数和科创50指数是这一波主要杀跌所在!A股会有韧性任性凸显:这一波市场调整,主要是因为微盘股和大科技相关个股下跌,这些个股一个特点就是跟外围市场和流动性关系密切!所以,他们什么时候止跌?重点就是看看外围市场动态和流动性问题什么时候改善。

6、指数连续下跌+百股跌停!主要释放风险时间点来临!要做也是做短差,要么就不做:从上周,尤其是上周五市场表现来看,目前进入到了风险主要释放时间点,现在是没法做行情,先看看,等待上面说的止跌企稳信号出现!

现在就是两个选择,要么选择不做!要么等到止跌信号出现,做一些短差!核心还是防御和等待不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背靠背78分却憾负!约基奇直言... 最近,掘金队在与国王的对决中以123-128惜败,这场比赛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可以说,这一场失利不仅是...
巴恩斯:等待VAR的两分钟如坐...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英超赛季,纽卡斯尔联队在对阵曼城的焦点战中,以2-1的成绩赢得胜利,哈维·巴恩斯的双...
领益智造递交H股上市申请 拟支... 领益智造(002600)H股上市有了新进展。记者最新获悉,领益智造已于2025年11月20日向港交所...
原创 帮... 老铁们,周五的收盘钟声一响,是不是瞬间觉得屏幕都在发凉?沪指直接暴跌2.45%失守3900点,深成指...
消费观察|绕开巨头打差异化竞争...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袁静娴 外卖、点评、生鲜极速到家……今年以来,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竞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