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秋季开学前夕,“安徽好人”陈尚发来到歙县街口中心学校,为9名考入大学、高中及表现优异的学生发放助学金,用行动延续他三十余年的教育情怀。
“街口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创业起步的地方。”陈尚发动情地回顾了自己与歙县街口的缘分。上世纪80年代,他从温州龙港来到歙县街口镇经商,因水土不服重病缠身,是当地村民的悉心照料让他康复。这份恩情化作回馈社会的决心,1993年,得知当地农村孩子读书的艰难后,他毅然决定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拨出专款用于助学。
三十余载坚持,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截至目前,陈尚发已累计资助学生190余名,捐赠书包300只、书籍2000余册,总价值超130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山区孩子手握书本时的灿烂笑容,是寒门学子踏入大学校门的坚定脚步,更是一位企业家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陈叔叔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爱与责任的力量。我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家乡,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受助学生吴少卿说。
如今,陈尚发身兼安徽省温州商会党支部书记、黄山市温州商会名誉会长等多职。面对获得的“安徽省社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黄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谦逊地说:“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
从青丝到白发,从异乡人到“荣誉乡贤”,陈尚发以30余年的助学善行诠释了什么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的故事不仅是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更成为徽州山乡中一盏不灭的灯,照亮贫困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路。
记者 潘成 李丹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