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将军”,伪造红头文件,国安部出手
创始人
2025-10-28 08:42:26

安平/“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单位红头文件,以参与化学品“Sb2O7Hg2”(俗称“红汞”)交易可获利为名,精心编织骗局,诓骗群众钱财。近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相关部门破获一起“红汞骗局”案,现将骗术细节公之于众,提醒广大民众增强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虚构信息,编织财富幻梦

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虚构“俄罗斯红汞”概念,编造相关原料具备极高战略和经济价值,杜撰相关原料在苏联解体后流入黑市传闻,以“稀有物品”为由实施诈骗。近年来,不法分子又给这个陈旧的骗局披上了新的外衣,声称“红汞”具备极高的“医用价值”“抗癌功效”,并声称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红汞”跨境交易获取高额“中介费”“好处费”。诈骗团伙成员分饰多角,通过假冒“境外公司员工”,虚构境内“总代理”“出货方”“查验人”等身份,精心粉饰“红汞”交易市场“繁荣”假象,并伪造千万元乃至数亿元人民币的“交易记录”。

伪造人设,假借“官方背书”

为增强骗局的可信度,不法分子假扮“将军”“领导”“书记”等官方身份人员,制造可获取“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的假象。不法分子还参照互联网上流传的政府公文“模板”,伪造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单位红头文件,杜撰“国家安全部每年都会有类似文件审批‘红汞’交易”信息,谎称采购“红汞”活动已获授权,将经济诈骗活动包装为“官方授权的大宗国际贸易”,捏造“授权倒卖”叙事,骗取受害者信任。

伪造的国家安全部公文巧立名目,骗你血本无归

不法分子广泛物色目标对象,以“促成交易可获取高额中介费,但需垫付部分货款”为由哄骗目标对象出资。个别人员投机心理作祟,对骗局深信不疑,甚至争相充当“独家代理商”。不法分子在与受害者签订所谓“合同”时,巧立“验货费”“检验费”“担保费”等名目,多次要求缴纳预付款,而后以“交易失败”“货品不纯”等理由侵吞钱款,给受害者造成财产损失。意识到被骗后,部分人员索性成为诈骗团伙下线,复制手法行骗他人,致使骗局如病毒般扩散传播。国家安全机关已会同相关部门对不法分子依法开展刑事打击工作,斩断“红汞”诈骗链条。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浦发银行收购泽州村镇银行“变身...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1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晋城监管分局发布《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
中方当场驳回!不接受日方提出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杨文钦 于潇清 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万高·完... 《商道创投网》2025年11月19日从官方获悉:万高(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高”)近日...
同日停牌!三大券商官宣:合并! 【导读】中金公司官宣合并信达证券、东兴证券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汇金系券商大整合迈出第一步! 11...
碳市场配额方案落地,钢铁等三大...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