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企业家的“鸡汤”要走出南极,回归员工的日常
创始人
2025-11-18 20:52:00

一封信,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南极,一个是“打工人”的写字间。

11月16日,新东方32周年纪念日当天,公司创始人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发出全员信,以“冰雪中的坚守”诗意叙事,用企鹅抱团取暖的生存哲学,激励正穿越行业寒冬的员工。然而,这封信却在网上遭遇了回怼。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疑似有员工发文调侃,称“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暗指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形成鲜明对比。

俞敏洪发布的全员信的截屏

有意思的是,11月18日俞敏洪在社交平台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本人在评论区表示:前几天一直没有什么信号,这个视频是四天前做的。

俞敏洪的“鸡汤”的确遭遇了尴尬。信件在北京时间的晚高峰时段抵达公司,这让疲惫通勤的员工难以与在南极欣赏风光的老板产生情感共鸣。信中所描绘的“希望的播种者”、“把世界装在心里”等宏大图景,与员工面临的“续费窗口期”、“业绩方案”等具体压力形成了巨大反差。企业家对员工真实的生存状态,似乎缺乏一种切肤的体会与共情。

俞敏洪那一辈企业家曾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身体力行实现了个体奋斗的神话,也乐于向年轻人讲述“中国合伙人”当年的风采。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却事实上很难重复俞敏洪们的成长故事。

众所周知,俞敏洪的创业历程是时代机遇的缩影。从上世纪90年代北大校园的简陋教室起步,到成为中国首家海外上市教育机构,他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后教育行业的蓝海市场,更受益于时代的奔流、发展的快进。

当下的年轻人要面临着属于自己的困境,他们生活的环境看似更优渥,学习的条件更加成熟,似乎都是“加分项”,但是,社会上升的道路越来越陡峭、同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历面临着通货膨胀,以及来自AI的岗位替代性风险。这些现实压力,都是走过红利期的企业家们难以感同身受的。

精神激励的前提是共情与理解,脱离生存困境的“坚守”说教,只会沦为空洞的鸡汤,不仅无法凝聚人心,反而可能加剧员工的疏离感。民营企业家的责任从来不只于创造利润,更在于构建与员工共生的发展生态。在企业面临转型压力时,精神激励虽有其价值,但远不能替代对员工的实际关照。

此次争议恰恰提醒所有民营企业家:成功的过往不能成为理解当下的障碍,唯有倾听员工的真实诉求,才能让企业凝聚力真正落地。将“关照员工”从口号转化为薪资保障、工作平衡、成长支持等具体行动,才能跨越代际鸿沟,实现企业与员工的真正共赢。毕竟,企业的长久发展,从来不是靠远方的鸡汤浇灌,而是靠每一位员工的真诚奉献与付出。

俞敏洪在社交平台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的截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浦发银行收购泽州村镇银行“变身...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1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晋城监管分局发布《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
中方当场驳回!不接受日方提出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杨文钦 于潇清 1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万高·完... 《商道创投网》2025年11月19日从官方获悉:万高(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高”)近日...
同日停牌!三大券商官宣:合并! 【导读】中金公司官宣合并信达证券、东兴证券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汇金系券商大整合迈出第一步! 11...
碳市场配额方案落地,钢铁等三大...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