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媒体此前报道称,中国部分银行停止接受俄罗斯遭金融制裁的企业付款,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进行了回应。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张汉晖表示,中俄近期结算出现问题,是因为遭到了第三国的干预。
据俄罗斯媒体之前报道,自今年1月初开始,中国的三家大型银行就向俄罗斯客户,宣布了决定停止接受制裁的俄金融机构付款的消息。对此,张汉晖表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国家为我们制造了问题,而我们现在正在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张汉晖同时表示,人民币在中俄双边跨境支付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而且这一数据接下来还将持续增长。张汉晖指出,中方还采用了除人民币外,包括卢布在内的本国货币结算,以本国货币结算的方式,会让两国企业家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容易。
此外,中国银行的一名负责国际交易服务的员工也透露,该行并没有停止接受来自俄罗斯的付款,而且俄罗斯企业也可以用卢布和人民币付款。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之前并没有收到任何与之相关的指示,并承诺道,如果之后会有类似的通知,他们会提前通知客户。
其实,对于中方银行停止对俄贸易付款的举动,俄方也清楚是“第三国”从中干预。俄媒此前报道称,中方此举是出于对美国就俄乌冲突实施的“二级制裁”风险的担忧。而且自去年2月开始,俄国京科夫银行就因俄乌冲突,接连被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和瑞士列入了制裁名单,甚至被排出了SWIFT系统。
美国不仅干预了中俄企业的贸易往来,还制裁了俄罗斯个人、实体数量,制裁累计超过了18000项,而且以中俄合作为由,对中国的一些企业实施了制裁。
对于美国的干预,中方并没有就此妥协,而是与俄罗斯展开正常的贸易往来。据悉,中国如今已经超过欧盟,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并且在2023年,中俄的贸易额提前突破了2000亿美元,最终达到了2401亿美元。俄罗斯也从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上升为了第六大贸易伙伴。
另据俄媒报道,从俄乌特别行动开始至去年9月,中国在俄罗斯银行业的份额已经增加了四倍。由此可见,中俄合作势头良好。中俄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入,也可以为中俄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所以说,虽然第三国有意干预,但并不会动摇中俄关系的根基,俄方也不必感到担忧。中方多次表态,中俄关系的发展,是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因为中俄关系的发展,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中俄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亚太和全球战略稳定,为新型大国关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日趋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俄关系必须不断深化协作,毕竟中俄之间的贸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如今的国际形势,的确为中俄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相信中方很快就能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俄方也会同中方一同努力,携手应对国际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