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水秀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000字)
在中国饮料市场,汇源果汁以“国民果汁”形象深入人心。近日,这家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老牌企业,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国中水务一则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使其陷入了舆论漩涡。
根据媒体报道,国中水务曾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诸暨文盛汇的股份,计划收购完成后成为其控股股东,并间接控股北京汇源。但筹划多月后,4月23日,国中水务宣布:因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导致交易无法推进,故收购终止。
这一原本被视为“曲线上市”的资本运作受阻,引发市场对汇源资本化进程的担忧。此后,网上便有传闻称,汇源果汁即将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剧等。
有消息称,受传闻影响,山东、河北等地有经销商开始要求现金结算,汇源产品在部分超市被下架;河南一经销商称,4月起,汇源果汁将账期从60天压缩到了15天,使得二线城市铺货率降幅高达40%。
对此,5月11日,汇源果汁官方发布《关于网络谣言的严正声明》称:“近日,我们关注到有多家媒体/自媒体在网络平台发布多篇针对汇源果汁的唱衰及不实言论,这些言论已严重贬损了汇源果汁品牌声誉及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创始人朱新礼先生的个人情感及名誉,是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汇源果汁、诋毁民营企业及民族品牌的行为。”
汇源果汁宣称,事实上,自2022年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前不久还获得了知名第三方机构认证的“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汇源果汁先后由创始人朱新礼及其女儿朱圣琴执掌。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上市,募资24亿港元,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然而,在多元化发展战略驱动下,其拓展至多个非主业领域,导致资金链出现危机。
2008年,朱新礼拒绝了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
2011-2016年,汇源果汁净利润连续6年出现亏损,负债于2017年达到高峰,高达115亿元。
2021年,汇源果汁从港交所退市,并破产重整。
2022年6月,重整计划获批,文盛资产成为控股股东,并计划投入16亿元重启之。重组后的北京汇源持有“汇源果汁”核心商标品牌和生产资产。
根据汇源果汁最新的财务数据,2023年,营业收入为28.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增长近1885%。
随着经营状况的改善,“汇源果汁”还有重新上市的规划。在重整方案中,文盛资产宣称,将为汇源果汁设计最佳的证券化方案,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A股上市。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退市到业绩回暖,汇源果汁的重整展现了国民品牌的韧性,但资本化遇阻与市场竞争加剧,也为其重生之路增添了变数。【《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