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价面包“回潮”,泡沫还是未来? 高价面包会涨价吗 贵价面包噱头揭秘
创始人
2025-05-17 10:14:28

文|筷玩思维 王颖丽

早在2023年,当"消费降级"成为热搜常客,年轻人开始精打细算每一笔开支时,就有敏锐的观察者预言,认为消费者将回归理性,高溢价面包恐难再有大市场。

彼时,老牌的克莉丝汀、lady M;新中式的虎头局、墨茉点心局;高端奢牌的LEN TRE雷诺特、小樽洋菓子铺LeTAO、昂司蛋糕、Dikka……这些都是轰轰烈烈开店、冷冷清清关门。中国年轻人不再接受被天价网红面包背刺,用实际行动送走了一大波贵价面包店。

然而,2024年,中国烘焙市场的高价风又开始刮起来,均价60元以上的高端烘焙品牌以更凶猛的速度卷土重来——上海B&C的"绿袋子"排队盛况重现、武汉UH祐禾单店日销破10万、济南石头先生的烤炉在新一线城市疯狂拓店……社交媒体上,"30元一个的吐司值不值"吵上热搜,年轻人一边抱怨"面包刺客",一边为了一块限量款"咕咕霍夫"甘愿排队两小时。


新一批贵价面包品牌带着更大的野心、更"狠"的营销和更复杂的供应链卷土重来。市场数据也给出了矛盾的信号:一方面,中国烘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6000亿,高端烘焙增速远超行业平均;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仍在攀升,"平替"搜索量同比增长200%。这背后是Z世代"既要性价比,又要情绪价值"的撕裂消费观,让品牌在"高端化"与"日常化"之间做艰难平衡。

当下,我们再看这波回潮,是昙花一现还是长红生意?贵价面包该如何避免重蹈曾经的速朽命运?答案或许藏在一个反常识的事实里:最赚钱的面包店可能根本不是在卖面包。


贵价面包新趋势:烘焙行业的"快时尚"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基于消费主义浪潮,快时尚与高价烘焙看似分属不同赛道,实则共享同一套底层逻辑——用快速迭代制造稀缺感,用短暂流行收割溢价。两者的结合,催生了当代烘焙行业"既奢侈又速食"的奇特现象。

可以看到,能够赚到钱的品牌都善于快速上新,以此来制造"限时狂欢"。就像快时尚品牌的核心策略是高频推新,通过每周上新刺激和迎合消费者"怕错过"的心理,高价烘焙品牌同样如此:B&C每两个月会有一次产品更新,每个季度会有一次跨界合作 ,过季即下架。这种策略让消费者形成"现在不买就永远买不到"的紧迫感,从而忽略价格敏感。

此外,高价烘焙品牌还十分擅长打造产品和店铺的视觉效果,强调视觉优先、产品即内容。快时尚依赖"Instagram风"设计,高价烘焙则把面包变成拍照道具:B&C的"绿袋子"、趁热集合的"巨型可颂塔",本质是社交货币,用户购买后第一动作是拍照而非品尝。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将新产品的命名视觉化,如"黑松露流星可颂"、"伯爵茶麻薯千层"充满画面感,直接对标小红书爆款标题。

再就是玩转低成本、高溢价的供应链游戏,快时尚用平价面料模仿大牌设计,高价烘焙则用"基础原料+故事包装"实现溢价:一款"天然酵种吐司"成本不足10元,因"72小时慢发酵"故事卖到68元;冷冻面团技术(如可颂预烤胚)让"现烤"概念工业化,降低成本的同时维持"手作"人设。

最"快时尚"的还是人为制造消费周期,以此来塑造一种速朽与怀旧感,快时尚的衣物常因质量差被丢弃,高价烘焙则通过产品过气自然淘汰,这种模式曾经出过几个大单品:2022年的"脏脏包"、2023年的"芋泥麻薯大鼓"火爆半年后无人问津,品牌随即推出新爆款(如2024年的"番茄猪肉脯吐司")。

当时间过去一两年,品牌刻意控制的记忆点重置,再推出曾经的爆款,但要提出是"复刻经典款",还会有一波消费者为"怀旧"复购。


筷玩思维研究后认为,高价烘焙本质是"食品界的快时尚",用快速迭代维持新鲜感,用视觉冲击掩盖同质化,用故事包装合理化溢价。两者的终极目标一致:让消费者为"此刻的欲望"付费,而非产品的长期价值。

高价面包的买单核心并非原料成本(如面粉、黄油涨幅有限),而是品牌附加的"体验价值",如网红装修、限定款包装、社交媒体打卡属性等。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身份认同和社交货币。

这又不得不提到当下Z世代消费行为的分化所导致的圈层化消费。年轻群体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人因经济压力缩减开支,另一部分人却愿为情感价值支付溢价。他们也更容易在微信群、小红书中被种草,通过参与抢购获得群体归属感,这就类似潮牌发售模式,但危险之处在于:当消费者厌倦了"打卡即结束"的套路,或经济下行迫使人们回归理性,这类模式可能迅速崩塌。

食品行业的"快时尚化"是有风险的,如HOTCRUSH模仿快时尚逻辑、每月20+新品的高频推新,这会透支品牌价值。部分品牌已出现"价格锚点失效"——当30元/个的抹茶米成为常态,消费者敏感度下降,但一旦经济预期转弱,这类非刚需消费可能首当其冲受影响。


能活下来的品牌或许需要学会在"快"与"慢"之间平衡——比如用限量款拉高调性,同时靠基础款(如12元蛋挞)维持日常现金流。毕竟,时尚易逝,但面包总要有人天天吃。

贵价烘焙重新登场的内在逻辑:差异化策略

高端烘焙品牌卷土重来,这并非偶然,而是通过精准差异化策略打破传统烘焙行业的同质化困局。这些品牌不再单纯依赖"贵"来标榜高端,而是从产品、体验、文化、供应链四个维度构建竞争壁垒,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空间。

新一代贵价面包有一些核心特点,首先是产品形态,突出一个"大份量+高满足感",大块调理吐司、厚切欧包成为主流,如"1kg巨无霸吐司"、"爆馅可颂",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高碳水+高馅料"的视觉冲击和饱腹需求。

同时"甜品化面包"趋势很明显,如夹心麻薯、奶酪流心、巧克力爆浆等,这模糊了面包与甜点的界限,增强了成瘾性。


其次是产品的命名策略,主打一个"陌生化+文化溢价",外语直译名如"咕咕霍夫"、"布里欧",制造"高级感",暗示工艺正统或海外血统,即使消费者不了解原词含义,也能因陌生感产生价值联想。还有一些采用了二次元/梗文化命名(如"马里奥"、"修格拉"),自然也就很容易吸引到年轻群体,增强社交传播性。

再就是做"大单品策略+烘焙零食化"的品类创新,蛋挞、司康、麻薯等小单品被捧红,这种一般单价较低(8-15元)、易标准化,适合的是顾客的冲动消费,同时降低尝鲜门槛。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极具差异化的特点确实打破了传统烘焙的"低价内卷",很多烘焙店依赖10元以下产品(如肉松包、菠萝包)走量,利润微薄。新品牌通过高溢价产品提升毛利率,这些新的思路和模式的确可以推动行业升级。

不仅如此,这些新品牌还在尝试重新定义"面包消费场景",早餐、下午茶、零食、伴手礼、节日限定……贵价面包不再仅是饱腹刚需,而是成为社交分享、办公室零食甚至节日礼品。


供应链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如门店采用的高端原料(法国黄油、日本抹茶粉)的需求增长,带动上游供应链品质化,同时冷冻面团技术普及,降低了门店操作难度。

在筷玩思维看来,贵价烘焙品牌的重新崛起本质是通过"产品创新+体验升级+文化赋能+供应链提效"的整体差异化表达,让消费者快速理解并认同"贵,但值得"。

只是,品牌始终还是会面临价格泡沫风险,因为大部分品牌溢价依赖营销,而非产品力,一旦消费者回归理性,复购率可能骤降。

此外,"爆浆"、"流心"、"巨无霸"等概念易被模仿,导致差异化难持续,新产品往往因高糖、高油、高馅料的产品设计与健康饮食潮流(如控糖、低GI)背道而驰,进口原料(如欧洲黄油)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大,2022年法国黄油涨价30%曾导致多家品牌调价。

再回到这一代贵价面包的本质"用快消品逻辑做烘焙",就必须警惕泡沫化。长期来看,能平衡"成瘾性"与"健康化"、"网红属性"与"日常复购"的品牌更可能存活。


避免短命,就得在消费心理、品牌溢价与供应链效率的博弈中胜出

贵价面包为什么有人愿意反复买单?除了差异化带来的溢价以外,还有必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

贵价面包的溢价本身就是一种从"产品功能"到"情绪价值"的转换,可以初步划分为三个层次的溢价:定价=食材溢价(20%)+体验溢价(50%)+社交溢价(30%)。

其中的体验溢价和社交溢价正是对消费心理的充分满足。此外,贵价烘焙还有一个心理学支撑,那就是利用"心理账户"理论,消费者将面包支出归入不同心理账户。日常饮食账户:10元的三明治嫌贵;娱乐/自我奖励账户:30元的"京都抹茶可颂"觉得值。

同时,饥饿营销则对应了"部落效应",通过限量发售(如不晚面包半年预约)、区域限定(如上海独供)制造稀缺感,激发"抢到即赢家"的社群归属感。还有一点则是利用人类对于"故事"的天然亲近。烘焙品牌将产品进行故事化命名、用陌生化词汇激活大脑新奇感,以此来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度,比如将普通葡萄干面包命名为"普罗旺斯黑钻杂粮欧坦得",成本仅仅增加5%,溢价可达50%。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品质有保证、成本可控且顾客有能力支付这部分溢价的前提上。曾经的贵价烘焙品牌也经历过崛起与衰落,过去许多品牌的失败往往源于三者失衡——要么过度依赖营销,忽视产品本质;要么供应链低效,导致成本失控;要么误判消费心理,高价却无法持续提供价值感。

如今,新一代贵价烘焙品牌试图破解这一困局,但能否真正避免"短命"结局,取决于它们如何在消费心理、品牌溢价、供应链效率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在消费心理博弈上,要从"冲动消费"到"习惯养成",短期靠"情绪价值",贵价面包的初期购买动机往往是社交需求(打卡、晒图)和身份认同("我吃得起高级面包"),长期靠"成瘾性",依赖味觉记忆(高糖油配方)或功能性需求(如健康酵种、代餐属性),否则容易沦为"一次性体验"。

举个例子,B&C的惠灵顿牛排牛角包就是"视觉冲击+咸甜口感"的典型,兼具打卡属性和味觉记忆。

消费者不抗拒高价,但抗拒"不值"。贵价品牌需构建价格合理性,让"贵"变得合理则需要始终去不断铺垫。


筷玩思维注意到,这些贵价烘焙品牌在营销时一般会使用对比策略,如"一块30元的抹茶司康vs一杯35元的星巴克",让消费者觉得"面包比咖啡划算"。同时进行分档定价:基础款引流,旗舰款立形象,中间款贡献主要利润。长期来看还需要避免"空心化溢价"。许多短命贵价品牌的通病是"溢价无支撑",仅靠装修、联名或饥饿营销抬价,但产品本身无差异化。

高价面包支撑可持续溢价需具备至少以下几点:技术壁垒,如独家酵种、特殊工艺(如DONQ生吐司的"极致柔软");文化符号,如B&C的"韩系名媛风"、UH祐禾的"武汉本土情怀";社交资产,如趁热集合的"巨型蛋挞墙",成为必打卡地标。

事实上,高毛利≠高利润,成本控制依然是贵价面包的生死线,许多倒闭的贵价品牌并非死于"没人买",而是死于"卖得贵却赚不到钱",核心问题出在供应链,品牌往往会持续做原料优化,用国产高品质面粉替代进口,降低30%成本之余还不影响口感,且生产标准化:冷冻面团+门店现烤,以此来减少人工依赖(如可颂制作耗时,但预烤胚可提升效率)。

柔性供应链应对不确定性,多SKU但低库存:通过预售制(如不晚面包)或动态调整产能,避免滞销损耗。


贵价烘焙品牌要想避免"短命",必须做到让消费者觉得"贵但值得"(心理博弈)、让溢价有真实支撑(品牌博弈)、让每一分溢价都能转化为利润(供应链博弈)。

结语

快时尚模式(高频上新、快速淘汰)适合服饰,但食品行业需更谨慎,毕竟消费者对高糖油产品的耐受度有限,无法像买衣服一样频繁复购。

食品快时尚的终极形态是"精准快",而非"无脑快";贵价烘焙品牌可借鉴快时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和内容营销手段,但必须守住三条红线:确保产品"好吃"是第一位的,而非仅靠颜值或概念;精准控制供应链,通过中央厨房、冷冻面团等技术降低损耗,而非盲目扩SKU;提前布局低糖、蛋白强化等产品线,应对政策与消费趋势变化。

筷玩思维始终认为,这轮高价面包潮最终活下来的不会是那些"最会营销"的品牌,而是"最懂平衡"的品牌——既能用故事打动人心,又能用效率守住利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又见“长存利少”!多家银行存款... 低利率时代,“存五年不如存一年”愈发常见。5月12日,天津银行发布调整海鸥存及幸福存单产品利率的公告...
四川“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 每经记者:张祎 每经编辑:廖丹 5月16日,四川省“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启动暨首场路演...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出炉:...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1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 本次对...
「图解牛熊股」航运概念股表现强... 财联社5月17日讯,本周A股三大指数反弹拉升,其中上证指数周涨0.76%,深成指涨2.83%,创业板...
绿茶终于“上岸”!资本对餐饮的... 总第4218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四年五递表,执着上市背后的增长焦虑终于等到今天!2025年5...
李丐腾的“危机兴奋论”背后 飞... 豆包大模型生成图片。“飞科剃须刀,全身水洗”。飞科剃须刀广告言犹在耳,不过飞科电器的业绩也出现“大跳...
中美关税缓和,A股为什么涨不动... 作者:陈东达 颜静洁 姚逸霄 中美关税缓和,有些人激动坏了,以为迎来千股涨停,但事实是沪指冲上340...
古偶丑男,进入全面爆发期 在如今的影视圈,古偶丑男现象似乎进入了全面爆发期。曾经那些精致的古装美男形象仿佛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
上海一保租房社区亮相,首批54... 毗邻地铁1号线、12号线漕宝路站(直线距离约100 米),两站直达徐家汇商圈,三站可达徐汇滨江区域,...
“世纪女骗子”的丈夫,要融3.... “世纪女骗子”的丈夫,如今竟要融 3.6 亿。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商界和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聚智赋能 协同共赢|西城区人力...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是连接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关键纽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发挥着...
吹响“集结号”,李书福赌一个大...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收回”极氪,关联着整个吉利的命运走向。 5月15日,吉利汽车召...
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离职,卸任8... 红星资本局5月17日消息,今日,景顺长城基金连发8则公告,鲍无可卸任了包括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在内的8只...
罗马尼亚数学天才参选总统,用理... 用数学推导政治,能否解出理想国?当布加勒斯特的选民在2024年市政选举中再次将信任票投给尼库索尔·丹...
注意!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可以... 不是吧!不是吧!不是吧! 还有企业不知道? " 5月1日起,新修订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以...
最新!高瓴旗下HHLR、景林资... 人民财讯5月16日电,又到了巨头持仓逐渐揭晓的时刻。5月16日,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公...
印巴危机致储能产品价格暴涨,东... “这不是边境冲突,是精准打击能源命脉。”近日,巴基斯坦能源部长哈立德·汗在记者会上展示的卫星图显示,...
硅基昇腾,中国突围 硅基昇腾,... 用空间换算力;用带宽换算力;用能源换算力……用一切换算力。文 | 华商韬略 熊剑辉【与时间赛跑】20...
游戏业务护城河依然很深,腾讯一...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反差,腾讯控股(00700.HK)和阿里巴巴(09988.HK)的投资者面...
美联储博斯蒂克:预计今年只会降... 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牛占林)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最新表示,他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放缓,但不会...
李书福重塑吉利:资源集中、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广州报道 从拟合并邀约到官宣人事任命,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
金价又跳水!网友:“我好像抄了... 金价又跳水! 截至5月16日20:04,现货黄金短线下挫20美元,跌破3160美元/盎司,日内跌2....
杭州又跑出一个明星IPO 杭州... IP热又带火一家文创企业。2025年5月,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
最新!2025中国轮胎品牌6强... 中国轮胎品牌崛起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首辆三轮汽车,人类汽车工业就此开始。相比之下轮...
酉立智能北交所IPO过会,募投... 5月16日晚间,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上市委员会今年第6次审议会议结果出炉,江苏酉立智能装...
亚洲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 今天分享的是:亚洲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56页 亚洲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涉及多个“首次” 上市公司重大...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证监会16日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
视频丨沪深交易所新增重组简易审... 沪深交易所修订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指南,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并明确两类适用情形:一是符合条件的上...
恒而达插上翅膀 恒而达插上翅膀... 富凯摘要:股价5个交易日上涨95.93%。作者|辛思路刚过花甲之年的林正华这个周末应该会异常开心。作...
昨夜!美股突然拉升,中概股多数... 隔夜美股盘中拉升,全线收涨。中概股多数上涨。国际金价再度下跌。美股拉升收涨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