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集结号”,李书福赌一个大未来
创始人
2025-05-17 15:00:15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收回”极氪,关联着整个吉利的命运走向。

5月15日,吉利汽车召开一季度业绩会,核心议题就是对外说明此次战略整合的迫切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我们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吉利汽车控股行政总裁桂生悦向华尔街见闻如是说道。

一周前,吉利汽车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此时,距离极氪敲响纽交所钟声不足一年。

作为集团仰攻的排头兵,极氪的身位决定着吉利进攻的方向。它此番整合,有地缘因素所致的不确定性,也是李书福和他的吉利系,面对汽车市场变局作出的一次主动调整。

过去8年间,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李书福,通过“买买买”和内部孵化构建着他的吉利资本帝国。比亚迪则乘着新能源东风一路狂飙,在短短4年时间,冲向了万亿市值,王传福和李书福这两位顶级的商业大佬,都在各自的棋局里纵横驰骋。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整合出清的大势滚滚而来。决赛局前夕,吉利从“多生孩子好打架”转向“一个吉利”。抛出《台州宣言》的李书福,决心与这场百年汽车历史大变局同频,带着吉利笑到最后。

回归

5月13日晚,极氪公告称已成立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集团提案。这意味着其从美股退市,回归大吉利的流程已经按下了启动键。

就在一周前的5月7日,吉利汽车在港股公告称,计划收购极氪全部剩余股份。若这项收购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实现私有化并从纽交所退市。

退市叠加最近极氪人事变动、销量承压等消息,该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登上了热搜。

“时间不等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已经不会给我们容错空间了”。此次吉利汽车业绩会上,桂生悦解释了此番果决地让极氪集团回归吉利的考量。

桂生悦表示,由于吉利汽车和极氪是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之前内部整合流程复杂,需要各自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批准,导致效率低下进展缓慢,沟通成本高;另外,两家公司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团队在实际业务运营过程中可能为各自公司争取利益倾斜,导致整体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他向华尔街见闻总结道,随着发展,这些问题一定会越来越突出,所以必须要快速地解决问题,通过整合,从根源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桂生悦也顺势透露了私有化极氪的具体流程。

首先,在吉利汽车发出非约束性报价函后,极氪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代表极氪与吉利汽车谈判合并条件,包括私有化价格等关键条款。大家经过谈判取得共识以后,会签订合约。

此后,极氪将召开股东大会,且吉利汽车作为大股东具有投票权。在这之后,吉利汽车也会向其股东发出通函,详细汇报合并具体条款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召开股东大会。如果吉利汽车的股东大会也顺利通过,双方将开始交割最终完成极氪私有化。

从桂生悦表态来看,极氪一定会回归吉利。

他也对这次合并结果乐观。桂生悦表示,5月7日的“官宣”后,极氪与吉利汽车股价连续两天上涨,表明资本市场对此次合并的支持。

彼时吉利汽车“非约束性报价函”给出的价码是25.66美元/ADS,来回收极氪的股份,比公告发布前一天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4%、比IPO的发行价溢价愈两成。

抛出这一颇有诚意的回购方案后,极氪股价很快从前日的22.6美元/股,涨至如今的28.9美元,超过了吉利汽车建议的预期价。

波折

吉利汽车合并极氪集团,是吉利面对近些年汽车行业变化,战略灵活变化的缩影。

作为吉利转型新能源的代表,极氪从领克独立3年后,就叩响了IPO的大门;去年11月,极氪合并领克成立极氪科技集团;如今IPO不到一年的时间,极氪又重新回归吉利体系。

“市值太低了融不到钱”。有吉利内部人士指出,极氪美股上市这一年里,没有达到原先融资预期。市值出现了倒挂,远低于吉利多年来对极氪的投入。

要知道,在2023年A轮融资后,极氪的估值已经达到130亿美元,但到正式IPO前估值仅为51亿美元。在外界看来极氪已经是“流血上市”。

而正式登陆二级市场后,投资者对其的预期也在不断波动,翻看过去一年极氪在美股的走势,市值最高仅84亿美元,最低则下探到过33亿美元;市销率仅为0.7倍,远低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极氪引以为傲的技术基因,未能被投资者认知。

当下,市场对电动车赛道投资热情降温,投资者对车企的盈利能力以及增长前景都提出更高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了美股市场对极氪的估值。市值长期处于低位,老股东们不愿折价增发新股,极氪能够发行的流通股规模也受限,加上美元融资利率仍处高位,进一步压缩极氪的融资空间。

对于极氪的回归,李书福也下了狠心。业内人士预估,仅极氪上市这一年,IPO开销估计就是千万美元级别的花销。但考虑到中国企业在美股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将领克和极氪这样的优质资产注入吉利汽车,长期来看依旧是大利好。

事实上,这并非李书福第一次吹响“集结号”了。在竞争激烈的战场聚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是吉利过往熟悉的作战方式。

2014年之前,吉利曾推出过帝豪、英伦、全球鹰、金刚、熊猫、海景等多个子品牌,但因品类过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源分散,导致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合力。

2014年吉利正式宣布将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子品牌整合回吉利品牌,喊出“一个吉利”的口号。此番合并拉开了吉利从增长到低迷再到新一轮增长的周期。2017-2020年的四年间,吉利汽车实现连续四年破百万辆。

然而从2016年的领克,到2019年的几何,到2021年的极氪,再到2024年《台州宣言》拉开的聚焦整合大幕。时隔十年,吉利重提“回归一个吉利”,虽然表达方式一样,但吉利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压力,全然不同。

在向上增长和市场压力的双重困境下,吉利需要再一次自我修正。

整合

曾经,一场对沃尔沃“蛇吞象”的并购,让吉利在技术、品牌和国际渠道领域飞速发展,也为其后续一系列资本运作打下基石,助力吉利成为中国自主一哥。但在近几年,比亚迪凭借新能源布局一飞冲天,将吉利挤下王座,也挑起了新能源的战事。

眼下,车市同质化竞争的愈演愈烈,车企需要不遗余力地寻找压缩成本的路径,以此在马太效应愈发凸显的市场中跑马圈地,进一步锁定赢面。

在这种形势背景下,相比于这几年频繁杀出价格牌的比亚迪,吉利系品牌经常被动应战,这背后是其稍显逊色的利润空间。这又与吉利过往发展模式,及内部组织架构的分散有着一定关系。

8年前,李书福想靠“买买买”和内部孵化,复制更多像沃尔沃这样的成功案例,或靠着收购孵化出新技术、品牌,建立起吉利资本帝国。彼时,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上升期,吉利系高度分权的“内部赛马”,能够挖掘更细分市场需求,并取得规模增长。

这也导致在《台州宣言》发布前,吉利系内部资源基本以汽车品牌为单位分散,各自拥有较高自主性,各品牌会根据既定定位,配备各自人马,涵盖产品设计、开发、采购和营销等。

像吉利集团内智能驾驶团队就有五支,分别来自吉利研究院、极氪、路特斯、亿咖通和与吉利关系匪浅的福瑞泰克。这五支团队,算力和数据并不共享,硬件层面也不统一。

时移世易,如今在行业调结构和强竞争的市场环境里,这种模式会逐步弱化整个集团原本应该具备的价格力的竞争优势。

作为对比,垂直一体化供应链布局、三电关键技术平台化结构的比亚迪,规模化效应明显。其单车价格从2022年的17.38万元,降至去年的14.45万元,汽车毛利率却不降反升,从20.39%升至22.3%。

在重回自主一哥的路上,吉利的整合和聚焦战略正是顺应竞争格局变化的应有之义。

在此次业绩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向华尔街见闻强调,合并的核心就是要在产品战略形成共识,资源整合进一步聚焦协同。未来会有一个统一管理架构,资源配置,杜绝重复投资。

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表示:“下一步,通过一个共同的管理班子,中后台的协同可以最大程度的协同,研发可以每年省下数10亿元,联合采购也节省了几十亿元,管理费用上也会见到显著的效果”。

淦家阅预计,合并极氪后,吉利整体效益要提高5%以上,研发、管理和营销效益将提升15%-20%。

聚力

在智能电动车的红海中,李书福深知资源整合的深度将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事实上,自去年9月《台州宣言》发布、号召战略协同后,吉利控股旗下公司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整合运动。

在品牌端,极氪吸纳了领克、吉利整合雷达、几何和LEVC并入吉利银河;研发端,随着品牌公司的结构调整,包括极氪、领克、莲花、极星等,对应的研发队伍也整合至吉利研究院。

电池方面也于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宣布整合,逐步形成像比亚迪弗迪这样的独立供应链公司,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并且降低内部成本,提升吉利整体的价格力。

在采购端,多个品牌的相应采购子公司已整合到了吉利旗下的统一采购公司,并伴有大量人员精简。

如今聚力的效果初步显现,一季度,吉利汽车比去年同期多卖了22.8万辆车,收入增长25%、至724.9亿元,销售、行政费用则同比下降;极氪集团也比去年Q1的营收涨了1.1%,销售费用下降9.2%。

在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放大的2025年,李书福选择主动收缩、集中资源、换取下一轮破局的机会。接下来,在“一个吉利”的旗帜下,整合的力度将再度加码。

回归吉利后,极氪科技从上市公司变为吉利汽车下设的事业群之一,与吉利银河事业群并列。合并后,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至此,构成了吉利乘用车板块的四大品牌。

淦家阅向华尔街见闻强调,合并后四大品牌要强化品牌差异化,形成各自的生态圈。而聚力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在每个细分市场都要打造爆款、明星产品。“爆款能力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之后,上量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后续,公司和组织架构层面进一步整合,也会随之调兵遣将。

此次业绩会上高层官宣,在完成合并极氪后,淦家阅将出任港股上市公司经营主体吉利汽车集团CEO,权责范围从管理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品牌,扩大至吉利所有自有汽车品牌;

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作用;

老将安聪慧将接替李东辉担任吉利控股集团CEO。他将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包括吉利汽车集团、莲花集团、沃尔沃集团及电池产业集团等)的运营管理,将接受淦家阅的汇报;

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另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

牵一发动全身,吉利这场从上至下的变革,或许正是中国车企从“多生孩子好打架”转向“五指聚拢攥紧拳”的缩影。

对吉利而言此番调整只是个开始。核心零部件的整合、供应链的重塑,以及在燃油车业务和新能源业务之间如何协调资源,才能让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依旧是这个汽车帝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想成为活到终局的巨无霸车企,这些调整都是必修课。接下来,倘若价格战事继续升级,这就将是其稳固自身份额和地位、乃至趁势冲刺,夺回自主一哥头衔的重要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兴通讯举办AI家庭体验日,多... 8月26日,中兴通讯(000063)在深圳市南山区举办以“心所想,爱所向”为主题的“中兴AI家庭体验...
消费电子旺季来临,板块逆市狂飙... 8月26日,消费电子板块表现活跃,领益智造(002600.SZ)、奋达科技(002681.SZ)、歌...
中集车辆上半年营收97.5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中集车辆稳健前行,实现营收97.5亿元,毛利达14.6亿元,加速演化成星链半挂车“...
成人用品走俏市场,60%成交来... 上世纪90年代,“流氓”“低俗”这些词,常用于形容出现在马路边上的情趣商店。那时的国内社会,对“性”...
销量创新高却现“盈收双降”,长... 扣非净利逆增26%与现金流暴跌350%并存,央企新身份下,长安汽车冲刺年销300万辆目标,挑战犹存 ...
华为任正非最爱见大学校长 华为...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是和大学校长互动最频繁的民营企业家,没有之一。近日,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
国产算力概念突然爆发!24股中... 近日,寒武纪引领的国产算力概念持续爆发!截至8月25日,寒武纪月内涨幅已超95%,市值逼近6000亿...
财报对对碰|长安VS吉利:上半...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龚宸芫 实习生 张煜恒)近日,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先后发布2025年中报,...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V观财报|健麾信息上半年净利润... 【V观财报|健麾信息上半年净利润降超八成】健麾信息公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9亿元,同比增长9...
V观财报|格科微上半年增收不增...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格科微26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格科微实现营收...
直播电商如何高效提升服务体验?... 做鲜花直播,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第一次下单的主要因素,但要产生、留住“回头客”,得仰仗服务体验的提升。这...
IPO速递丨美之选等2家中企递... 上周五,美之选、AA Mission Acquisition II 向美国 SEC 递交招股书,后者...
【IPO前哨】又一家SaaS企... 港股SaaS赛道开年“狂飙”!板块内,金蝶国际(00268.HK)、易鑫集团(02858.HK)、汇...
五粮液29度白酒上市,邓紫棋代... 红星资本局8月26日消息,今日,据五粮液集团微信号,29°五粮液·一见倾心上市,在京东、天猫、唯品会...
又有券商股遭减持 【导读】宁泉资产减持32万股东方证券H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又有券商股遭减持! 近日,香港联交所...
董事长闪电辞任不到一个月,万辰... 又一家消费企业加入赴港上市行列。8月25日,“量贩零食第一股”万辰集团(300972.SZ)股票开盘...
国联股份等在广州成立跨境智运公...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联跨境智运(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尹海凤,注册...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8月25... 证券之星消息,8月25日,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融资买入1482.89万元,融资偿还1...
上海放开限购,“救人”大于“救...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限购的逐步放开,实质上是避免流动性危机,通过释放需求短期对外环外楼市形成一波支撑...
RWA再上新,被区块链改变的融... 作者|王晗玉编辑|黄绎达封面来源|视觉中国继充电桩与光伏实体资产之后,算力资产终于迎来第一期RWA“...
又一“牛市旗手”,横空出世了 ... 随着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800点,牛市的呼声愈发高涨。牛市,成交量暴增,对券商是极大利好。现在拿个手机...
财报对对碰丨酒企“苏超”:洋河...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闫淑鑫 实习生 杨丹青)近日,洋河股份、今世缘先后披露2025年半年报。...
私募“双十基金”达32只,梁宏... 在资本市场,时间是检验策略的试金石。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较快,很多时候,某一种策略只在阶段内奏效,所...
金价狂飙,采矿赚嗨了!多公司回...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熊思怡)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区冲突不断升级,避险情绪利好黄金,国际黄...
ETF今日收评 | 农业相关E...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从板块来看,消费电子概念股逆势走强,农业、游戏股表现活跃。下跌方...
半年新增35个项目,绿城负债水...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是发展的前提”。8月25日,绿城中国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
财报对对碰丨HPV疫苗成业绩拖...   中新经纬8月26日电 (林琬斯)近日,手握九价HPV疫苗的智飞生物与万泰生物披露2025年半年报...
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投资官:A股在... 09:51南方财经记者 周蕊 纽约报道8月25日,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成交金额再次突破3万亿元,...
冀光恒:平安银行战略转型成效渐... 8月25日,平安银行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面对线上线下数百位投资者、分析师、媒体记者,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