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仿佛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搅动”了全世界。他的一些政策和行动,看似在传统秩序中掀起波澜,把全世界“那个”了一下。然而,这未必是坏事。他推动的贸易谈判,虽引发诸多争议,却也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经济模式和贸易关系,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提供了契机。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强硬姿态,虽让一些国家不满,却也让那些习惯了安逸的势力感受到了压力,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改革动力。或许,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举动,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活力。
01
问:
过去这几个月里,这个世界的变化比以往大得多。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他似乎要“撞飞全世界”;人工智能突然之间快速发展,有人觉得这是巨大的进步,也有人担心,假如AI发展过快,我们人类跟不上节拍怎么办?总之,过去几个月里世界的运转仿佛加速了,这个世界变得跟过去不一样了。这让我有一种不适应感,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想请教冯叔,您对此怎么看?对此有什么感受?您觉得未来的世界会演变成什么样?
冯仑:
我想,对变化感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
就像我在《人生的逻辑》这本书里讲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稳定的解释系统。有解释,人才会幸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好,未必就一定不幸福,但是如果他的解释系统紊乱了,大概率是不幸福的。
没有人愿意长期处在不幸福、想不开、矛盾、困惑的状态中,所以在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想要维持自己解释系统的稳定、自洽。
当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剧烈变化时,你的解释系统受到了挑战,就产生了不适应感。
那怎么办呢?更新、进化你的解释系统,换一个解释。
就拿特朗普“全球加征关税”这件事来说,怎么去理解这件事?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剧片段:两个年轻人谈恋爱,之后小女生跑回家,家长问她,“你怎么了?”她回答说,“他把我那个了。”
什么叫“那个”了?这就是语言表达的模糊或者说巧妙之处,不能直说,要意会,但意思似乎都清楚。
我觉得,过去这段时间,全世界也是被特朗普“那个”了一下。这对全世界的解释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也向懂这事的朋友们请教,得到两种解释。
一种是站在经验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解释相对容易,因为我们都会本能地从经验角度来看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很可能会得到混乱,甚至是很负面的情绪。认为这不仅仅是关税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会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种是站在未来的角度解释。这种解释是比较乐观的。在这个解释系统里,也包含了你提到的第二件事,AI的发展。
这种解释认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WTO等国际组织的运作,都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工业社会有一个特点,它不是零和博弈,是合作博弈。所以,过去这八十年的世界处在一个合作博弈的工业时代,大家有合作,还有博弈,和平协作才能共同发展。
但随着AI的突破性发展,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会发生改变,会变成零和博弈,也就是,拥有最先进人工智能的这一部分人将会制定所有游戏规则,而其他人就只能跟着规则走。
在这个逻辑下,未来国际社会的秩序、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等等,都必然要先打破现有的这一套规则,然后建立新规则。那旧规则怎么打破?谁来打破?这就需要一个历史的契机。刚好美国人选出了一个许多人都认为不靠谱的总统,他这一系列操作没准就是那个契机。
这是我听到的最乐观的解释。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正确,大概需要在若干年以后,回头看的时候才能给出结论。
但不管这个解释是否正确,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解释,否则我们就会觉得很失控、很混乱。而有了这个新解释,确实有一些人就不再对关税战、AI等议题感到焦虑了。
02
问:
那您呢,怎么去建立新的解释?
冯仑:
我有一个习惯,遇到事情又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尝试“倒着想”。
什么叫“倒着想”?
因为现实是历史的倒影,如果今天的事情看不明白,就先去看历史。未来看不清楚,也要去看历史。
比如说,有人担忧AI普及以后,很多人会面临失业。我去看历史,发现历史中有另一个可能性。
工业革命期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各种机器被发明出来,当时很多人因为机器的普及而下岗,欧洲甚至还爆发过砸毁机器的运动。
但是,工业革命之后,我们创造了多少新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多少,财富又增加了多少?
同样的道理,AI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失业,但AI可能也会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所以我们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实际上都在成百倍、千倍地提高效率。这就为人类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增加了更多的闲暇。
现在一部分发达经济体都在推行4天工作制了,一个星期只需要上4天班,个别地区甚至每天只需要工作6小时。但是他们的人均GDP并没有因此下降。他们的居民度假时间更多了,生活、家庭教育,等等,都更好了。
作为对比,一两百年前,一些未享受到技术革命成果的中国山村里,很多家庭全年不休地劳作,结果连饭都吃不饱。后来有了农业机械,有了拖拉机,有了化肥和良种,一年只需要忙活几个月,就都能吃饱饭了。到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人种田,就能让所有人都吃饱、吃好,这就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效率提高之后,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做别的事情,进行其他的生产,或者娱乐、旅游。
现在有些人,平均每天只工作1小时挣的钱,就够支持剩余23小时娱乐。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对AI有信心,它的出现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拥有更宽裕的闲暇时间,享受更好的生活。
如果说工业革命解放了我们的体力,那么现在的AI就是在解放我们的脑力。当我们的脑力、体力都完全得到解放,我们就真的进入到“劳动变成第一需求”的社会。
过去人类的第一需求是食、色。当劳动变成第一需求时,上班就会跟食、色一样,让人感到快乐。劳动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获取快乐的手段。
现在有很多人,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每天挤两三个小时的公交,每个月挣的钱,吃喝、还房贷,然后就没有了,这样的劳动当然是不怎么愉快的。
但也有一些人,比如一些出名的艺术家,花一个星期时间画一幅画,卖掉,接下来一年他都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于是他在其他时间画画,就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因为兴趣,因为对艺术的爱好,他的工作状态就很快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有两个特点: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劳动变成第一需求。
AI出来以后,我发现,也许AI就能帮助我们向这个理想社会迈进。
上一篇:星二代,上舞台不如带货?
下一篇:盘前必读丨《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盘前必读丨《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