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谭少游
朋友们,房价可能还会有一波加速下跌。
半年前,严九元老师在直播的时候就说,二次探底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不光来了,还比想象中更快。
刚刚公布的五月份楼市数据,看得人心里发凉。
70个大中城市,今年3月,还有10个城市的二手房上涨,5月份只剩下3个。
北上广深的二手房全线下跌,而且比一些二三线跌幅还大,杭州成都的二手房成交量也在断崖式地下降;
要知道,杭州成都是现在最火的新一线。最抗跌的城市和最有潜力的城市,双双都有点扛不住了。
官方的政策表态,也坐实了楼市在开始新一波下跌:
4月的ZZJ会议,还刚刚把表述从“止跌回稳”,调整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但到了6月国常会,表述又变回了“止跌回稳”,而且是“更大力度地止跌回稳”。
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国家队要出手救市的信号?
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抄底正合适。这种幻想非常危险,而且致命。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当下分析楼市,不能只看文件表面上的表态。更核心的,要看最高层对房地产的真实定位是什么。三个定位:
第一,房产回报“平庸化”,回归普通资产。
什么意思?本质上的目的是不要让房地产吸引太多的资源。
因为要让资源去干嘛?去搞大国博弈,去搞制造业升级和科技硬突破,如果闭眼买房都能赚钱,谁还去攻坚卡脖子难题?
第二个定位,是“去金融风险”。
高层当下依然在关注房地产、依然在投入一定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关心的不是房价,而是金融会不会出问题。现在中国居民的杠杆率高达70%,如果房价跌穿首付,会发生什么,对金融系统会有什么影响,你能想像到吗?
所以现在政策只求“止跌回稳”,它要的不是上涨,是稳住。
第三个定位,房地产是共同富裕的工具。
你们注意没有,6月13日国常会讨论的重点根本不是救市,而是怎么搞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
什么是新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住房“双轨制”——
有钱的人,去买更好更贵的房子,
普通人,政府给你提供保障房。
在这种情况下,炒房客基本就走入历史的垃圾堆了。
这三个定位之下,未来楼市怎么走?我们智谷有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看政策。看政府的核心KPI是什么。
过去二十年,政府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房地产能拉动GDP,所以房价要上涨;
但现在,经济建设不再是唯一中心,而是要统筹两个中心——发展和安全,重心是科技突破、制造业升级。
房价,稳住就行。
第二,看金融,
两个指标,一看央行有没有扩表放水,二看居民有没有扩表加杠杆,有没有信心增加房贷。现在的情况是,不仅房贷往下走,提前还贷反而成了潮流。
第三,看新增需求,
有没有新的入市的购买方,包括人口城镇化或者产业导入,就比如东莞松山湖,华为一过去,房价就跟着涨起来了。
政策、金融、新增需求,这三点,当下对于多数城市来说,都没有基本面上的变化。
最后我给大家两条建议:
第一,二线以下、非自住的房子,一个不留,坚决出手。
第二,租售比低于2%的房子,砸盘也应该清掉。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从通胀到通缩的大周期转换,很多朋友却在用对付通胀的办法来对付通缩。完全搞反了。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您解读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199元/年,还加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