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木木 文丨木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继续减持美元慢慢的减完就可以了”
据相关新闻报道,自从特朗普上台以后,对等关税造成的问题接踵而至,债务的持续膨胀加上美国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甚至让人认为美国已经开始想“赖账”。
对于美国的这一系列操作,中国也是丝毫不跟美国客气,直接抽走美国筹码。
没有对等筹码的情况之下,特朗普又将会怎么做?
中国撤走筹码
牌桌上最安静的玩家,往往在下最大的注。
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芯片和关税上时,中国正在悄悄地从牌局里抽走一张关键的牌,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不会撒谎,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连续三年低于万亿美元大关,最近更是跌破了8000亿,连第二大“债主”的位子都让了出去。
这绝非一时兴起的财务调整,回看过去几年的轨迹,你会发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撤退。
减持的节奏、时机和力度,都像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它既是避险更是反击。
面对美国在关税、科技和地缘政治上的步步紧逼,中国不再被动接招,抛售美债就像是从支撑美元大厦的结构中,不疾不徐地抽走一根根钢筋。
这不会让大厦立刻坍塌,但足以让里面的人感到震动,每抛售一批,美债收益率就多一分上行压力,美国政府借新还旧的成本就高一分。
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金融反制,比任何言语都来得更有分量。
中国敢于出手,底气来自对手的虚弱,美国正被自己一手吹起来的债务泡沫,压得喘不过气。
国债总额冲破36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美国不吃不喝,把全年GDP的120%都拿去还债,而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60%。
更可怕的是利息,这头债务巨兽每天光是“呼吸”,就要吞噬掉巨额财富。
2024年利息支出预计高达882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庞大的国防开支。
借钱的成本甚至超过了养军队的开销,这听起来像不像一个笑话?
信用评级机构不再陪着演戏,美国最后一个AAA主权信用评级,也被无情剥夺,这意味着未来想再像过去那样轻松地借钱难了。
当一些学者开始公开讨论“美国是永续实体,债务无需还清”时,你最好别把它当成学术探讨。
这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舆论试探,为未来可能的“赖账”提前进行市场脱敏。
硬汉特朗普
更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的一点是,中国控制着最为关键的稀土资源,美国的军工产业极度依赖稀土,而中国限制出口后,五角大楼的稀土库存根本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而是关乎美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一旦稀土彻底断供,美国的多数军事工厂也将陷入停产,到时候美国的导弹真就是打一发少一发。
要是持续太长时间的话,美国引以为傲的军队也将失去压制力。
内忧必然带来外患的转向,那个曾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的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却频频放出想要访华的信号。
是他变了吗?是现实逼得他不得不变。
当初信誓旦旦的贸易战,没能让制造业神奇地回归美国,反而让美国老百姓承担了飙升23%的进口成本,进一步加剧了通胀和债务。
更要命的是美国发现自己的软肋被中国牢牢攥在手里稀土。
这种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是芯片、导弹、电动车等一切高精尖产业的命脉。
一旦中国收紧出口,五角大楼的武器库都可能面临“断炊”的风险。
这已经不是贸易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所以特朗普的示好,意图再明显不过:希望中国能高抬贵手,别再抛美债了,把稀土的阀门拧松一点,顺便再谈谈取消关税。
他环顾四周,手里还能打的牌,似乎真的不多了。
中国的行动,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正在一圈圈散开。
虽然英国一度短暂成为第二大债主,但这更像是一种投机性的短期套利,指望它来长期接盘,无异于天方夜谭。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曾经的“铁杆粉丝”也开始动摇,从日本到欧洲的比利时,再到新加坡,大家买美债不再是闭着眼睛的惯性操作,持仓开始频繁波动,甚至出现净减持。
市场是最诚实的,最近一期20年期美债拍卖,认购倍数跌到了五年来的最低点,私人资本也在用脚投票,悄然离场。
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美国尽管印钱,全世界来买单”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美国财政部还计划下半年再发几万亿美元的国债,可派对上的宾客,却一个个在提前离席。
这场围绕美债的拉锯战,早已超越了中美两国的范畴,它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支撑了世界半个多世纪的美元霸权,正出现前所未有的裂缝。
黄金这种古老的硬通货,正在被全球央行疯狂抢购,储备量创下30年新高。
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信任投票,当纸币的信用开始褪色,人们会本能地回归黄金。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系统中的份额稳步攀升,在许多与中国有深度贸易往来的国家,用本币直接结算,正在慢慢取代美元,成为更受欢迎的选择。
“去美元化”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口号,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如果全球主要债权国持续同步减持,那将引发一场完美风暴:美债收益率失控,美国融资成本爆炸,资本加速逃离,最终引爆其内部早已不堪重负的社会矛盾。
这盘棋中国没有选择掀翻桌子。
结语
它只是在旁边,用增持黄金、推动人民币和发展本币结算的方式,重新开了一局。
而这一次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对于美国想赖账?还有什么想表达?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2025-06-09《大型投资机构减持美国资产,美元地位动摇?》
【2】金融界2024-09-02《巴菲特再减持美国银行 今夏累计套现约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