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系迎来一IPO,为港股收入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创始人
2025-07-09 11:41:03

创业第10年,郑勇终于带着极智嘉在港交所上市了,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此次IPO,极智嘉定价16.8港币/每股,募集资金净额22.06亿港币。总市值超218亿港币。与极智嘉同一天敲钟的还有5家,它们也赶上了港股IPO大年。今年上半年,港股迎来44只新股,募资超1000亿港币。

极智嘉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是今年港股最高倍数的国际配售Top 3,更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主权财富基金、大量国际长线基金、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踊跃认购。极智嘉(02590.HK)开盘后股价冲高0.95%至16.96港元/股,市值达220港元。

本次IPO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2014年,对郑勇来说是重要的转折年。当时,他还在新天域资本担任高级投资经理。在一次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考察中,郑勇被正全面推广的机器人震撼。考察完他便开始在中国寻找类似创业团队,但最终没找到。

于是在2015年,郑勇亲自下场创业物流机器人。促使郑勇创业的原因与其经历密切相关: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工作5年,之后在 Compagnie de Saint-Gobain S.A. 的一家子公司担任工厂经理3年。这些经历也让他相信“物流应该是最先被替代、被革命的部分。”

也是在这一年,被亚马逊收购的Kiva更名为Amazon Robotics(亚马逊机器人),并开始用于自家仓库。如今,亚马逊仓库机器人数量已接近人类员工规模,目前拥有超过100万台机器人大军在其配送中心穿梭。

除了八年行业认知和2年投资经历,郑勇还需要一个CTO。他找来的是原清华计算机老师李洪波,李洪波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专业经验,以及130多项授权专利(包括5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李洪波目前仍是CTO兼副总裁,持股25.71%,为第二大股东。

据郑勇透露,创业初期只有他和李洪波两人,办公室设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

随后慢慢引入了另外两位创始人——刘凯、陈曦,刘凯也出自清华计算机系,曾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師;陈曦曾在瑞斯康达任职,擅长高速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刘凯、陈曦分别持股18.08%。

如今10年过去,四个创始人还未分散,稳定性强的背后是股权清晰。也看得出,郑勇(持股38.14%)是一个愿意分利益的创始人。

创始团队合照(图源/企业)

极智嘉成长史

极智嘉的第一笔投资来自心怡科技的1000万元人民币,随后来自火山石和高榕创投,其中火山石投资2125万元、高榕创投投资2125万元,合计4250万元,对应投后估值2.1亿元。拿到融资后,投资人給极智嘉的第一个目标是,要在当年双11发布产品(货到人)。但只剩不到三个月时间,还只有一台机器,最后靠20人团队没日没夜研发才完成。

有了第一个天猫超市样本,极智嘉得以在创业第二年(即2016年)进入多家电商平台,并开始验证AMR解决方案的商业化。注:AMR指自主移动机器人,即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设计的、可在无人工干预的环境中导航的机器人;AMR通常用于物流和仓库,执行物料搬运和库存管理等任务。

创业第三年,即2017年,极智嘉迎来爆发期。首先是成功出海日本,交付了第一个海外项目,成为中国最早出海的AMR公司;其次,极智嘉在这一年完成了四笔融资。此时,极智嘉的估值6-7亿元人民币。

2019年,极智嘉开始进军德国和美国,并成立业务团队。极智嘉也在这一年完成C1轮融资,融资金额1.16亿美金,估值较前一年翻倍至5.6亿美金。全球化布局,第一次给了极智嘉更高的想象力,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郑勇曾在采访中说,“我们进入每一个市场,不是看能不能打得赢,只是看要花多长时间能成为当地市场的No.1。很多人说,中国的产品性价比好,便宜。但是我们有信心说,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比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全球业务的快速扩张,让极智嘉的发展势如破竹。2020年,极智嘉继续完成了5900万美金的C2轮融资和1.2亿美金的D轮融资,估值继续暴涨至9.7亿美金,成为准独角兽。同年,极智嘉机器人销量破万台。疫情期间,全球化公司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所以极智嘉第二个万台机器人只用了一年时间,即2020-2021年。极智嘉也乘胜完成了D+轮融资,合计2.25亿元人民币+1000万美金。估值再度上涨至80亿元人民币,对应12.4亿美金。这是在2021年的3月。

到了同年年底,极智嘉估值翻倍了,升至150亿元。融资完成E1轮,合计11.95亿元+4500万美金。值得一提的是,极智嘉把2023年的融资也归到此轮。从此之后,极智嘉再无融资动作,直到这次IPO融资。

目前,极智嘉股东包括华平投资、CPE源峰、Granite Asia、云晖资本、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D1 Capital、祥峰中国、蚂蚁集团、火山石投资、鸿为资本、高榕创投、赛领资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摩根士丹利、B Capital、合肥国资、高信资本、清悦资本、伊利、海尔、农银资本、英特尔、中金资本、香港科技园公司等数十家知名机构及产业方的投资。其中,华平投资于2017年7月就入股了极智嘉,持股比例高达11.86%;Granite Asia持股6.19%;蚂蚁集团旗下Ant合计持股为4.9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合计持股4.60%。

从产品到商业化,再到出海日本、欧美,极智嘉的发展和融资节奏非常流畅。这离不开创始人的背景、也离不开投资人对全球化机器人的期待想象。

一家企业的融资历程和估值体现了资本视角的稀缺性确认。机器人产业的稀缺性核心在于商业化的确定性。不同于众多机器人企业仍在商业化探索期、甚至更早尚在故事期,极智嘉已完成了全球大规模落地、收入规模领先和经营质量的连年提升,正是这种商业化能力的确定性,让极智嘉的融资节奏非常顺畅,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成行业龙头的预期及赛道长期价值认可。

极智嘉财务数据和AMR这门生意

极智嘉招股书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达9%,并连续6年位居第一;但在全球仓储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其份额仅为1%。

极智嘉目前已服务800家终端客户,包括63家世界500强。客户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极智嘉为了本地化服务,在全球设立超过48个服务站点、13个备件中心,具备7×24小时快速响应能力。例如,其为中国香港电商物流引领者Stork Up在12天内成功部署AMR智能仓,助力其快速实现仓库数智化升级,及时应对大促业务洪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极智嘉目前交货量约5.6万台,70%以上总收入来自海外。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快销品、第三方物流。也因为这种高效交付的本地化运营体系,最终转化为更强的客户黏性与复购动能。2024年极智嘉整体客户复购率高达约74.6%,2024年关键客户复购率高达8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当然,客户的持续复购亦充分印证,极智嘉产品正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设施。例如,美国服饰巨头S&S Activewear三年内五次复购,完成五座物流中心的智能化升级;美国3PL巨擘UPS则先后在美国东西部两个仓库中成功部署超千台AMR,以应对旺季高峰。

对于仓储物流机器人行业来说,在手订单量是企业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2022年,极智嘉在手订单19.96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35%至26.9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6.56%至31.4亿元。

对应收入方面,2022年为14.52亿元;2023年为21.43亿元;2024年为24.09亿元。极智嘉2021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5%,远高于行业增长。

净利润方面,2022年净亏损15.67亿元,2023年亏损收窄至11.27亿元,2024年进一步大幅收窄至8.3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21亿元、4.58亿元、0.92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率低至3.8%。极智嘉亏损率已连续四年大幅收窄,开始进入盈利拐点,或即将实现扭亏为盈。

几年前,郑勇曾做出两个判断:其一是当年度出货量超过5万台时,不仅意味着成本空间的下降,也意味着行业对解决方案的认可度迎来巨大变化;其二是如果10个项目中只有一个使用机器人,或许看不出明显趋势。但一旦有3个项目开始用机器人,那整个市场的拐点就到来了。

目前来看,郑勇所说的拐点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近。此外,极智嘉凭借24亿元年收入,一跃成为迄今港股To B机器人领域中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

(图源/招股书)

从海外市场来看,极智嘉2024年在亚太地区与美国的收入占比基本均衡:亚太占比28.1%,对应收入6.76亿元;美国占比26.1%,对应收入6.29亿元。欧洲、中东、非洲一共占比17.9%,对应收入4.32亿元。

(图源/招股书)

毛利率方面,极智嘉海外业务毛利率超过46%,其中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毛利率超39%;但工业搬运AMR解决方案毛利率降幅较大,从18.4%下滑至12.1%。对此,极智嘉解释称,工业物流领域竞争激烈,以及对大客户定价能力较弱,尤其是锂电池、新能源行业。

招股书中,极智嘉提到的AMR市场四大参与者指向了海康机器人、法国企业Exotec和美国公司Locus Robotics,其中海康机器人对极智嘉影响更大。海康机器人在国内工业物流场景的实力,有目共睹。极智嘉则在仓储履约场景和全球化布局方面占据引领地位。

全球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的需求占到了AMR解决方案的60%,以及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9亿元增至2024年的2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4%。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千亿规模。

机器人商业化:“死亡谷”里的稀缺成功

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内的硬科技企业创业,从实验室原型到大规模商业落地,是一条公认的“死亡谷”。

商业化之难,核心在于需要同时跨越“技术可行”、“产品可靠”、“成本可控”、“市场买单”四重关卡,任何一环的短板都可能导致失败。高昂的研发与制造成本,让许多明星机器人公司倒在量产或盈利前夕,或者仍在遥望商业化成功的大门。

波士顿动力十年三易其主,谷歌、软银累计注资超5亿美元,仅实现年销300台量级。直至转型物流机器人Stretch方现转机,但成本问题依旧制约其大规模普及。

放眼中国机器人硬科技行业里,如今已同时实现大体量、全球领先且商业化成功的公司屈指可数,大疆、石头科技是公认的标杆。但在To B机器人赛道,这种标杆非常稀缺。

无论是仓储机器人赛道的海康机器人、海柔创新,还是港股机器人板块的地平线、优必选、越疆、云迹科技、仙工智能等企业,抑或是近期火爆的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赛道——无一例外地,都在奋力翻越规模化和商业化这两座大山。

可喜的是,极智嘉让我们看到了To B类机器人实现商业化成功的希望。公司将AMR技术转化为年营收超24亿人民币(2024年),营收规模登顶港股机器人板块以及全球仓储履约AMR市场。经营质量方面,已逼近盈利拐点。极智嘉代表了在高度复杂的B端市场,技术真正解决核心痛点、创造可量化商业价值的成功范式。

首页图源|企业供图

排版|刘思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库克接班人退休了,苹果设计也彻... 北京时间 7 月 9 日,苹果官方发布了一则简短却意义重大的新闻稿:长期担任二把手、现任首席运营官杰...
指数微涨,深证100ETF(1... 截至收盘,深证100指数、深证50指数均上涨0.1%,板块方面,多元金融、短剧、银行、新型城镇化等板...
原创 人... 货币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无法忽视的。正如在动画片《瑞克与莫蒂》里,天才科学家瑞克为了摧毁一个社...
奕丰金融资金盘再度发酵:如何安... 近日,奕丰金融资金盘跑路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投资者对此感到困惑和不安。针对证券跟投项目的问题,...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出炉:同... 首批主动权益基金二季报出炉。 7月9日,同泰产业升级混合、同泰金融精选股票、同泰远见灵活配置混合这3...
董事会大换血,将落实最高500... 记者丨李佳英 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7月9日,赛富基金披露,在今早进行的科兴生物特别股东大会上,投票通过...
康恩贝:二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池恩/作者 易溪 南江 映蔚/风控2025年一季度,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
觅瑞MIRXES:自诩“唯一获...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修远/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胃肠镜是食管、胃、大肠疾病筛查的首选手段,也是目...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预喜,红塔证... 红塔证券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市券商首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出炉。7月9日晚间,红塔证券股份有...
少卖70亿背后,耐克不敌更懂中... 文 / 六金来源 / 节点财经运动行业老大哥——耐克,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重挫。耐克6月27日公布的20...
成都春熙坊项目公司股权2.5亿... 7月9日,据阿里资产网披露的信息显示,成都市锦江区总府街29号1栋(春熙坊)商业独栋的公司100%股...
美股诞生首个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7月9日美股开盘,英伟达的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从3万亿美元市值增...
燕京啤酒“不务正业”卖汽水,拿...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为什么燕京啤酒高调跨界入局饮料赛道?作者:王怜花来源:快刀财经(...
安井食品:收购鼎味泰的股权交割...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7月9日,记者自安井食品发布的投资者调研记录表获悉,公司收购鼎味泰的股权...
一千多块钱,大羊毛啊 一块羊毛... 图: illu.toranj 聊个羊毛~挺有意思。 这两年有很多中小公司送“股东福利”—— 各种吃的...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9日,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同时,其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
600111最新公告:预计暴增... 2025.07.09本文字数:109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7月9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
混战升级!京东祭出“双百核弹”...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撰文|蜜妹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696篇原创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最近这...
业绩预增超11倍!两千亿“猪茅... 在生猪价格震动走低的背景下,超两千亿市值的“猪茅”交出了一份惊人的业绩预增报告。7月9日晚间,牧原股...
V观财报|*ST金科:收到全部... 【V观财报|*ST金科:收到全部重整投资款26.28亿元】*ST金科公告称,公司管理人账户已收到全体...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持续更中……)21:35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英伟达涨近2.4%,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
读懂IPO|大族数控业绩好转后...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营收翻倍后赴港IP...
2700亿券商换帅!70后跨界... 2700亿央企券商正式官宣换帅。 7月8日,国投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选举王苏望担任董事长,段文务因...
中梁控股:1-6月合约销售约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9日,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6月的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告显示,20...
【投融资动态】良平生物Pre-...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7月2日公布的信息整理,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re-A轮融资,融...
物美依赖症影响IPO?麦德龙供... 近日,麦德龙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麦德龙供应链”)的港股上市申请书失效,上市之路不确定性增加,这也是...
汉邦科技:关于开立募集资金现金... 证券日报网讯 7月8日晚间,汉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10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
2025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 第 2324期〡2025/07/097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城...
智元机器人:未来12个月内暂无...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拟至少收购上纬新材...
达利凯普:股东磐信投资拟减持不... 7月9日晚间,大连达利凯普科技股份公司(达利凯普,301566.SZ)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