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玲玲
5.3%!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15日上午出炉。
当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同步举行“2025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6位经济学家围绕最新数据,从宏观、就业、消费、外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进行解读。
上半年中国经济各领域表现如何?释放哪些关键信号?下半年经济形势该怎么看?
中国经济找到更多增长点、着力点
官方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中国经济寻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长点和稳定经济运行的着力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
她指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打出更有力的组合拳,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需求侧方面,“两重”“两新”政策及时下达,消费品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发力,成为消费回升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设备大规模更新持续强化对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撑,推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郭丽岩表示,当前居民家庭对于消费品质升级的诉求日益凸显,对更高品质的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活跃的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明显增加,这充分表明我国消费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供给侧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运行形成强劲支撑,不仅推动工业增速回升,更助力结构持续优化。
近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破圈”。郭丽岩认为,从其产量增速态势,到其背后产业链“连点成线、集链成群”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这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望在这几年迎来产业化的曙光,从而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新增长点”。
中国有潜力也有能力保持外贸增长
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规模达21.7876万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已明确展现出中国外贸的韧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说,中国正成为全球外贸体系中重要的稳定性力量,有潜力也有能力继续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他提到,近年来全球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动能在加强。这种动能加强结合了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空间、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会。从需求层面看,中国在全球有非常好的基础,这也是外贸能够发挥优势的重要原因。
周密称,中国正持续推动降低进口产品关税,除了整体关税下降以外,对许多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措施,这一扩大开放的做法使更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建立更多贸易联系。中国正利用自身巨大市场,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机会。
对于下半年外贸发展,周密认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正在加强。此外,中国在产品结构方面还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国内进口也会更加多元化。一些机制性保障还在不断探索,或将为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的支撑,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保障贸易的可持续性。
“好房子”成为房地产业新增长点
谈及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表示,“好房子”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增长点。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吴璟指出,该规范显著提升了对全国范围内住宅品质的整体要求,各地也纷纷出台与“好房子”相关的各种标准、导则,带动了新建住房供应质量的明显提升。
从需求侧来看,在住房市场需求中,改善性住房需求已占据越来越大份额,甚至在不少主要城市已超过首次置业需求。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1-5月份,中国30个重点监测城市中,9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新房成交套数占新房总成交套数的四成左右,120平方米至144平方米大户型成交套数占比首次达到30%。改善型楼盘在新房市场分量进一步加大。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今年上半年,核心城市销售比较好的楼盘大都是品质相对较高的‘好房子’项目,对周边带来一定程度的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吴璟指出,热点城市、热点区域的“好房子”正推动房地产市场整体向止跌回稳方向迈进。中指研究院称,下半年“好城市+好房子”仍具结构性机会。
吴璟指出,目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业态的项目之间仍有明显“温差”。后续,房地产政策有望继续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好房子”、城市更新等也会给房地产业创造更多机会。他表示,对主要城市今年市场形势的持续好转和止跌回稳有信心。
资金成本持续下降,支撑经济回稳向好
谈及金融领域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尽管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但金融领域取得了很好表现。去年9月24日和今年5月7日采取的两轮金融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
今年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份的1.86%下行至6月份的1.46%;央行的另外一项工具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从1月份的2.16%下行到6月份的1.5%。这些利率的下行从降低资金成本层面支持了实体经济运行,支撑了整个经济回稳向好。
同时,政策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从信贷结构来看,面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政策的积极效果还表现在市场不断回暖。以资本市场为例,自9月24日以来,市场总体持续回升,上证指数近期已站上3500点之上,这表明市场信心不断提升,预期不断改善,说明政策对市场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赵锡军提醒,尽管上半年,金融领域取得较好表现,但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压力和挑战。
从货币层面来讲,尽管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增速都在上升,但广义货币的增速大于狭义货币,货币活力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从存款的数据变化来看,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较多,但企业投资、居民消费还面临较大压力。
从社会融资的角度来看,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保持较快增长,但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政府债券融资,这表明了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两者的配合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资金。
三个“用好”治理“内卷式”竞争
针对近年来热议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表示,治理“内卷式”竞争,关键要把公平竞争与“内卷式”竞争区分开来,这是开展好综合整治的“最先一公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公平竞争与“内卷式”竞争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对市场价格信号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作用。
在公平竞争条件下,供给、需求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由此形成的价格信号是调节产需活动有效运转、供需环节无缝衔接的“交通信号灯”,带来的是多方共赢。
“内卷式”竞争则无视成本、价格、供需实际关系,为抢占市场份额,以严重低于产品成本的价格扰乱行业秩序,对整个行业价格信号造成扭曲,各类主体内耗现象明显,将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下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等问题。
魏琪嘉提出以三个“用好”治理“内卷式”竞争:用好标准规范约束不当竞争行为;用好法治手段斩断从“价格战”到“极限压价”的循环链条;用好各类政策切实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居民消费,加快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政策发力助上半年经济温和回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实现5.3%的增速背后是财政、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支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明明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明显上升,呈现前置特征。例如,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从1万亿元升至1.3万亿元,其中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预计较去年的增量部分会主要集中在地产收储领域;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落地,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在他看来,2025年财政支出保持扩张,一季度公共财政赤字使用率较历史同期偏高,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完成度也有所提高,关税对出口的影响虽有所减弱但依旧不容忽视,后续财政仍存进一步加码空间。
展望下半年,明明说,参照过去两年先例,中国政府在下半年会通过一些总量政策扩张去有效支持下半年增长,考虑到今年上半年整体宏观经济结果亮眼,且全年政策资金额度已利用充分,下半年增量政策有可能来自于政策工具的创新。
他认为,政策工具创新主要的传导渠道和投放方向还是会针对目前宏观经济的薄弱环节,包括下半年需要持续支持的方向,例如房地产收储、服务业和消费以及“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的接续,有可能会是创新政策工具最终的落脚方向。
“在一系列政策包括整个经济结构内生修复背景之下,如果下半年GDP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全年经济最终的结果会实现5%以上的增速。”明明说。
上半年经济如何,一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