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将来能持续收到我们相关内容的推送。同时,这样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一直是我们坚持创作的重要动力。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内容是基于权威资料撰写,并结合了作者个人的观点,文末已注明了相关文献来源,请您知悉。
保罗·盖蒂,这位曾经在财富排行榜上雄踞二十年的石油大亨,其巨额财富可以说令人惊叹不已。然而,与他惊人的财富并存的,便是他那闻名遐迩的吝啬。在人们的眼中,盖蒂被称为“世界上最吝啬的亿万富翁”,他的种种行为常常令人匪夷所思。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在孙子被绑架时的处理方式。他拒绝支付绑款,甚至在与绑匪讨价还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拥有数十亿财富的首富,对家人的生死显得如此冷漠?
盖蒂的财富之路其实有着颇为曲折的经历。作为美国人,盖蒂的父亲是一位精干的律师,后来在石油行业崭露头角,成为百万富翁。然而,盖蒂的童年并没有像其他富家子弟那样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相反,他的父亲异常严格地控制着他的零花钱,期望培养他对金钱的敏感度。盖蒂年幼时,父亲就要求他每一笔开销都要详细记录,包括微不足道的小数目。这样严谨的财务教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促使他逐渐形成了一个极端吝啬的性格。
尽管年轻时,盖蒂并未计划涉足商界,他其实更倾向于学术领域,甚至曾远赴欧洲留学。然而,命运的转机在他十几岁时到来,他的父亲在俄克拉荷马州意外购得一块土地,正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发现迅速使盖蒂家庭致富,盖蒂也因此走上了石油投资的道路。他意识到,随着全球对石油依赖程度的加深,掌握石油便意味着掌握财富与权力。通过不断地投资,他逐渐将小额的资金积累形成巨大的财富。这样的经历不仅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还极大增强了他对金钱的敏感性,使得他对金钱的观念变得异常谨慎和苛刻。
进入20世纪后,石油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盖蒂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被誉为“黑色金子”,让人们难以抗拒的需求促使价格飙升,盖蒂在这个时期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他的目光投向了中东地区,成功获得了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权,这一日后证明是他成功的关键选择。到了1957年,他的身家已达10亿美元,折合今日的购买力相当于数百亿美元,这不仅让他成为美国首富,更在全球的富豪榜上稳稳占据第一的位置。
尽管这时的盖蒂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对金钱的抠门态度早已为人所知。他在英国萨顿庄园的豪宅中居住,频繁招待客人。最初,盖蒂发现家中电话账单居高不下,主要是访客频繁打电话造成的。为了控制这部分支出,他甚至在家里安装了投币电话,客人想打电话必须自掏腰包,这种做法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媒体关注,许多人对这位亿万富翁在小额开销上的斤斤计较感到难以置信。
不过,盖蒂的抠门行为在其孙子被绑架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973年,盖蒂的孙子约翰在意大利被黑帮绑架,绑匪要求支付1700万美元的巨额赎金,否则就会对孙子施以极刑。然而,盖蒂对此表现得冷酷无情,直接拒绝了绑匪的要求。他甚至冷静地表示:“我有15个孙子女,不能为了一个孙子而破例支付赎金,万一其他孙子孙女也被绑架呢?”这样的态度让家人感到震惊,也让绑匪感到无比困惑。
即便在这种绝境中,盖蒂依然显得毫不慌张,继续在家安然自得地处理自己的事务,根本不在乎绑匪的威胁。绑匪失去耐心,最终割下了约翰的一只耳朵,并将其寄给当地报社以施加压力。这才让盖蒂开始认真考虑赎金,但他仍然试图与绑匪谈判,将赎金压至320万美元。即使如此,他也仅愿支付220万美元,其余部分则要求儿子通过借款支付,这种抠门行为让人哑口无言。而这次事件也给约翰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使他终生生活在阴影中,最终瘫痪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盖蒂虽然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但这并未给他的家庭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与遗憾。
盖蒂的另一面则是对艺术的热爱,令人感到矛盾。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他对每一分钱都极其谨慎,但在艺术收藏方面却显示出超乎寻常的慷慨。他愿意为心仪的艺术品投入巨资,购买那些珍贵的艺术品与古董。从古希腊的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他的收藏涵盖了广泛的领域,甚至包括了梵高的《鸢尾花》等珍稀作品。盖蒂不仅在艺术品上花费巨额资金,还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盖蒂博物馆,馆藏近五万件艺术品,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座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使得许多普通人得以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
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似乎与他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捐赠行为和对艺术的热情,使得他在文化界赢得了尊重和赞誉。在他去世后,遗嘱中的安排同样充满戏剧性,他将大部分财富捐赠给了盖蒂博物馆,而非留给家人,这不仅彰显了他对家庭的冷漠,也让他对艺术的热情得以延续。盖蒂的遗产不仅支持博物馆的发展壮大,也为他的后代留下了纠葛与遗憾。他在对待金钱和艺术上形成的巨大反差,使这位世界首富在去世后依然充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