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反内卷,破局的“妙招”有哪些? 赵伟为何败走金三角 赵伟谈反诈
创始人
2025-07-31 18:32:38

赵伟、屠强、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一问:“内卷”背后的行业失衡?制造业内卷激烈,服务业供需不足

就业视角:近年制造业就业“超趋势”增长,但服务业就业不足。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偏高;且其营收占GDP比重已超潜在水平5.8%情况下,就业人数占比较潜在水平上行6.2%,反映制造业就业超过实际需求,内卷突出。而服务业在增加值占比修复的情况下,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却有较大缺口(-0.4亿),就业人数占比较潜在水平回落至-3.8%,显示出服务业就业恢复弱于需求。

投资视角:制造业投资高于需求,而服务业投资明显低于需求。2022年后,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而营收走低,显示制造业投资陷入内卷。产能利用率是衡量制造业供需能否平衡的重要中介指标,也是在2022年后出现产能利用率下行、但制造业投资冲高的现象,反映投资强于当下需求。而服务业投资并不能匹配当下需求,其与增加值相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或约有1.5万亿。

需求视角:商品消费较潜在水平的缺口约6400亿元,而服务消费的缺口高达3万亿元。2024年,人均商品消费较潜在水平缺口仅458元(2.9pct),人均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也仅450元(6.2pct);以全国14亿人口记,全国商品消费、可选商品消费的潜在缺口约6412、6299亿元。相比之下,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潜在水平的缺口为2093元,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高达近3万亿元。

二问:破局“内卷”的长期方向?从发展制造业供需,到发展服务业供需。

参考全球经验,经济发展阶段与中观社会趋势均指向,居民需求会从商品向服务领域切换。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在1-3万美元、城镇化率达70%、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时,服务消费占比每年提升约0.6%,墨西哥、阿根廷等处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类似;中观层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单身占比提升)、出生率下行会强化文体娱、旅游、美容等享受型服务需求,当下我国恰恰处于上述阶段。

服务需求提升后,供给结构会向适配需求的方向转型。美国服务需求提升阶段,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占GDP比重变化与增加值占比变化一致。日韩也是在服务需求提升阶段,供给呈现类似特征。日本在20世纪60-90年代期间,服务业营收占全行业比重上行7.3pct,固定资产占比上行19.5pct;韩国亦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抬升时,教育等服务业资产规模上行幅度可观。

引导制造业就业转向服务业,更适配长期供需转型方向,或才能从根本上反内卷。过去十年劳动密集型就业占比下滑4.7pct,而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提高4pct,成为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失业的主要载体。但服务业就业明显不足,特别是居民服务、文体娱、教育等生活性服务领域;同时生活性服务业工资增速更高,核心服务CPI持续高于核心商品CPI,均反映服务业供给偏紧状态。

三问:当下政策有何积极引导?政策加码服务消费、投资、出口,新“三驾马车”已有积极改善。

服务消费:当前政策已在鼓励增加居民消费时间,会引导服务需求释放。2025年我国法定休假天数延长2天,10余省市明确鼓励实行2.5天休假,28省市延长婚假、最长如山西可享受30天,均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时间。《促进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五一”节前杭州等地方已实行。此背景下,五一假期社零增速(6.3%)出现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上升(长假口径)。

服务业投资:政策倾斜叠加民间投资监管放松,基建投资从投资于企业转向“投资于人”。受监管政策约束,2021年来生活性服务业投资不及盈利。但今年两会首提要支持加大服务业投资,财政、货币政策也均有加码。监管对民营经济约束明显放松,1-6月教育、文体娱民间投资增速在4%以上。生活性服务业投资迎来大幅改善,5月增速(15.3%)接近2017年来最高水平

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开放政策已在加速,2024年入境游拉动GDP同比0.1%,未来仍有10多倍增长空间。受益于免签扩容,2025年一季度,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同期138%。入境游复苏会体现在服务业出口,2024年旅行出口拉动GDP增速约0.1%。但目前我国入境游的规模仍低,对比海外或有10多倍提升空间。参考日本2013年后对外开放经验,放宽签证会明显释放入境游需求。

风险提示

经济转型面临短期约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1. 一问:“内卷”背后的行业失衡?

就业视角:近年制造业就业“超趋势”增长,但服务业就业不足。2023年制造业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明显偏高(+0.2亿),且其营收占GDP比重已超潜在水平5.8%的情况下,就业人数占比较潜在水平的上行幅度更大(+6.2%),反映出制造业就业超过实际需求,内卷现象突出。反观服务业,过往其就业人数占比与增加值占比走势相近,而近年在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修复的情况下,就业人数较潜在水平有较大缺口(-0.4亿),就业人数占比较潜在水平进一步回落至-3.8%,显示出服务业就业恢复弱于需求。









投资视角:制造业投资高于需求,而服务业投资明显低于需求。2022年后,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高位而营收走低,显示制造业投资陷入“内卷”。产能利用率是衡量制造业供需是否平衡的重要中介指标,数据上也是在2022年后出现产能利用率下行、但制造业投资冲高的现象,反映投资已强于当下需求。相比之下,服务业投资并不能匹配当下需求,数据上其与增加值相匹配的潜在投资缺口或高达1.5万亿。(详见报告深度专题 | 新“三万亿”投资会在哪?(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需求视角:商品消费较潜在水平的缺口约6400亿元,而服务消费的缺口高达近3万亿元。2024年,人均商品性消费较潜在水平的缺口仅458元(2.9pct),人均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也仅450元(6.2pct);以全国14亿人口记,全国商品消费、可选商品消费的潜在缺口分别约6412、6299亿元。相比之下,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较潜在水平的缺口为2093元,全国服务消费潜在缺口高达近3万亿元。具体品类看,教文娱、医疗保健等消费的“服务”含量较高,2024年两大类别的人均支出较潜在水平的缺口分别是580.8元(15.4pct)、512.8元(16.8pct)。









2. 二问:破局“内卷”的长期方向?

参考全球经验,居民需求长期呈现商品向服务转变,会形成需求带动供给、投资增长的正向循环机制。因此,“反内卷”的本质是引导供给适配需求转型方向,关键并非收紧制造业供给,而是加速修复短缺领域(服务业)的供给。

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在1-3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70%时,居民消费需求由商品向服务转变。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商品消费的弹性空间变小、服务消费的空间打开,通常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每年提升约0.6pct左右。墨西哥、阿根廷等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是服务消费占比持续上行。在此阶段,城镇化程度也加快,而服务消费场景更多集中于城市,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服务需求。且城镇化水平在70%-80%区间时,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也是年均上行0.6个百分点。









老龄化程度加深对服务消费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未来中老年等消费服务的人口增速也快于总人口增速。由于老年人更加侧重服务消费,如医疗、养老等,因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服务消费需求也有明显增多。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经验显示老龄化率每提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约上行1.3pct。我国也恰是中老年群体的服务消费倾向较高,根据代际规律未来10年生活性服务业的主需求群体规模会小幅上行,年均增幅约0.3%,超过总人口增速变化。







中观视角下,家庭规模小型化、生育率降低等社会趋势,会进一步强化居民文体娱、旅游、美容等享受型服务需求。海外经验显示,家庭规模小型化有助于服务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数据上日本、美国单身家庭占比提升,相应消费表现为日本单身家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11.8%)持续幅高于两人及以上家庭(9.9%),美国单身家庭个人护理消费支出占比(1.3%)高于全部家庭(1.2%)。目前我国家庭规模已降至2.8人/户(单身家庭占比抬升)、出生率也在回落,有助于文体娱、旅游、美容美发等享受型服务消费需求提升;省级层面数据亦可佐证,出生率越低的省份,旅游、美容等享受型消费占比越高,如天津、上海等地该项消费占比超全国0.6、0.4pct。













服务需求提升后,供给结构会向适配需求的方向转型。参考全球经验,居民服务需求增多会带动服务供给扩容升级,同时体现为服务场景增加,服务业投资同步提升;典型如美国在服务需求提升阶段,生活性服务性投资占GDP变化与增加值占比变化走势较为一致。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也是在服务需求提升时,供给呈现类似特征。日本在20世纪60-90年代期间,服务业营收占全行业比重上行7.3pct,固定资产占全行业比重上行19.5pct;韩国亦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抬升,以教育为代表的服务业固定资产规模上行幅度较为可观。









引导制造业就业转向服务业,更适配长期供需转型方向,或才能从根本上反内卷。就业结构的优化是缓解行业供需失衡的重要抓手,过去十年劳动密集型就业占比下滑4.7个百分点左右,而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失业的主要载体。但服务业的就业明显不足,特别是居民服务、文体娱、教育等生活性服务领域;同时生活性服务业工资增速更高,核心服务CPI持续高于核心商品CPI,均反映服务业供给偏紧状态。









3. 三问: 当下政策有何积极引导?

今年以来,政策加码“服务消费”、“服务业投资”、“服务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切换,有助于起到“反内卷”效果。

服务消费:当前政策已在鼓励增加居民消费时间,会引导服务需求释放。2025年我国法定休假天数延长2天,10余省市明确鼓励实行2.5天休假,28个省市延长婚假、最长如山西、甘肃等可享受30天婚假等,均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时间。《促进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五一”节前杭州等地方已实行。此背景下,“五一”假期社零增速(6.3%)出现近两年以来的首次上升(长假口径下),后续服务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但相比海外经济体,我国的工作时间持续偏长、法定休假天数较少,仍对服务消费构成约束。









服务业投资:政策倾斜叠加对民间投资的监管放松,基建投资从投资于企业转向“投资于人”。受监管政策约束,2021年来生活性服务业投资不及盈利。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要支持加大服务业投资”,《促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通过投资促进消费”作为重要抓手。财政预算也加大科教卫社保等支出力度,上半年相关财政支出增速达5.8%;货币政策出台5000亿服务消费养老再贷款政策,旨在将贷款资金引导至服务业企业、增加投资。监管对民营经济的约束明显放松,服务业民间投资提速,1-6月累计来看,教育、文体娱民间投资增速在4%以上、高于整体。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投资迎来大幅改善,5月(15.3%)接近2017年来最高水平。









服务出口:扩大服务业开放政策已在加速,2024年入境游拉动GDP同比0.1%,未来仍有10多倍增长空间。2024年来,我国免签范围持续扩容,有力带动入境游市场;2025年一季度,旅行出口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138%水平。国别结构看,北京接待境外游客中来自除日韩外的其他亚洲游客数涨幅较大,同比上行12.6pct,来自欧洲的游客数也有小幅抬升(+0.3pct)。入境游市场复苏,会体现在服务业出口中;2024年旅行出口为2831.2亿元、同比60.5%、对GDP增速拉动约0.1%。但目前我国入境游的规模仍然偏低,对比海外经济体后续或有10多倍提升空间。参考日本2013年后对外开放经验,持续放宽签证会明显释放入境游需求。(详见报告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风险提示

1)经济转型面临短期约束。海内外形势变化使内需修复偏慢、通胀水平偏低。

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反内卷”等政策落地较慢。

3)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居民收入增长不及预期,消费倾向持续回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宗馥莉去哪了? 宗馥莉去哪了?... 在娃哈哈爆发巨大冲突之时,宗馥莉“隐身”了。文|《中国企业家》记者胡楠楠编辑|米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妈呀!去香港上学政策大变,新规... 有香港升学需求的家长,一定要仔细看!这可能是影响整个家庭教育规划的重磅政策。7月31日,中国香港政府...
薛鹤翔:反内卷推动股指估值修复... 薛鹤翔、贾婷婷(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摘要2025年7月股指大幅...
回旋镖?特斯拉致命车祸,今天因... 没想到,回旋镖来的这么快!前几天,特斯拉在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胜出,还洋洋得意。结果今天, 特斯拉因为...
中诚咨询IPO:丈夫给妻子打工... 丈夫上市前夕追加身份被处罚。作者|文 东编辑|刘钦文提及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诚...
芦哲:从“十五五”规划看产业趋... 芦哲、潘京(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中国的五年规划是国家宏观调...
金价,突然飙升! 8月1日晚上20时40分左右,金价快速飙升,现货黄金已涨破3340美元关口,日内涨幅超1.5%。 ...
原创 新... 这哪是来上市的,这是来割韭菜的吧,上市第一天风风光光,然后连跌4天,中间都不带喘气的,股价直接从最高...
牛市中的操作策略! 水岸 在经过了一轮3个多月的稳健反弹后,指数在7月底、8月初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从历史规律来看,牛市...
朝阳区办理全市首个“简单制售类...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修订的《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正式实施。当日,...
徐翔母亲持股遭124份拆售,“... 徐翔家族在资本市场还剩多少布局?作者 | 于婞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一代“私募枭雄”徐翔的资本...
警惕u型锁,什么佛法解散 ?天... ���2025年,新风口来了:掌握第一手策略信息,才是你改变命运的关键大家最近有没有从“释永信的活佛...
药械创新获医保价格政策持续赋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8月1日,A股多只创新药股大涨。截至当日收盘,A股新天药业、福元医药涨停...
“饺子与醋”迟早害死姜文 饺子...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黄瓜汽水编辑、题图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
江浙沪爱特斯拉、东北喜欢比亚迪... 随着上半年的结束,国内各地区的热销车型排行榜陆续出炉。近期,易车平台发布了《2025年1—6月各省车...
苹果最新季报“逆袭”:营收94... 北京时间8月1日,苹果公司在官网发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这一季度苹果总营收达...
8吨重卡撞不赢理想i8?乘龙卡... 一次简单的碰撞试验,却引发一场舆论战。碰撞试验引发舆论近日,理想汽车(下称“理想”)新车理想i8上市...
美国失业率上升 股市和美元指数... 新华社纽约8月1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劳工部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当月非农业部...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 母婴市场能接好这笔补贴吗?01 国家补贴生娃家庭,你会考虑生吗?2024年新出生人口在900万左右,...
“‘1分钟’不是商标”!拉芳广... 红星资本局8月2日消息,近日,日化品牌拉芳的一条广告引发热议。有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拉芳广告语中写道...
娃哈哈遗产案香港高院开庭,宗庆... 昨天,几大主流媒体推送信息,香港高院关于娃哈哈的遗嘱案件有了最新的庭审结果。简要点说,目前的判词裁定...
全国农商银行新动作,小微企业融...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关键力量。然而,资金周转难题一直是...
全国农商银行新动作,小微企业融...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关键力量。然而,资金周转难题一直是...
关于恢复征收国债增值税、反内卷... 近期,关于恢复征收国债增值税这一举措备受关注。同时,“反内卷”思潮兴起,人们渴望摆脱过度竞争的困境,...
内斗10年,中国厨电第一股彻底...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实在对不起,我看错了人!”2015年,厨电第一...
这个夏天,来上海|从网红奶茶到... 打卡“上海之夏”,舌尖滋味不可或缺。在餐饮门店焕新、美食品牌走红的背后,上海银行正以金融之力,服务“...
英特尔前首席工程师、玻璃基板技...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自今年 3 月 18 日英特尔新 CEO 陈立武上任后,这家半导体龙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价格法... 中国网财经8月1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以下为文字实录...
内斗10年,中国厨电第一股彻底...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实在对不起,我看错了人!”2015年,厨电第一...
年内23家、2019年至今21... 中经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7月25日,退市锦港(600190.SH,原“锦州港”)终止上市并摘牌。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