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近日,安泰集团(60040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9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83亿元大幅收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约91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85亿元。
安泰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整体亏损幅度已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主要得益于焦炭业务向代加工模式转型成效显现。
安泰集团主要从事焦炭和型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于上半年预亏,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一季度集中进行大中修,导致生产规模缩减,单位成本上升;二季度产销量虽稳定,但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焦油、粗苯、H型钢等主要产品价格走低,产品毛利下降。
上述安泰集团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尽管整体尚未扭亏,但通过业务结构调整,特别是焦炭业务的转型,亏损幅度已较去年同期显著缩小。该人士透露,安泰集团已将焦炭业务较大比例从自主销售转为代加工模式,此举有效规避了部分市场风险,显著减少了该板块的亏损。当前亏损主要集中于型钢业务,其经营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卓创资讯分析师邢月向记者分析指出,上半年国内钢坯市场整体弱势运行。一方面受宏观消息扰动,市场信心不足;另一方面,终端用钢需求持续下滑,对成品材的采购减少,供应端虽然有减产操作,但整体减产并不明显。需求降速大于供应端改变,市场供需矛盾扩大,导致钢坯价格承压下行。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国内钢坯市场均价为3055.27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13.78%。截至6月30日,国内钢坯市场收盘价格为2943元/吨,该价格较年初下跌了5.58%。
回顾过往业绩,安泰集团经营起伏明显。根据财报数据,2019—2024年,安泰集团分别实现营收95.63亿元、87.90亿元、129.90亿元、126.96亿元、100.06亿元、66.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7亿元、3.33亿元、2.83亿元、-2.97亿元、-6.78亿元、-3.35亿元。
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安泰集团近几年的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原因集中在焦炭和型钢业务的疲软。其中,焦炭业务从自产自销转变为受托加工后,收入下降,同时产量减少;而型钢产品则受到销量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打击。
安泰集团方面在分析行业态势时指出,2022年钢铁行业总体震荡下行,下游市场需求减弱,库存高企,叠加焦煤价格坚挺,钢铁和焦化企业效益出现下滑,整体呈现“强预期、弱需求、高产量、低效益”特征。2023年行业延续供强需弱态势,钢材价格低位震荡叠加原材料成本高企,挤压企业盈利空间。2024年煤焦钢市场持续震荡下行,市场供需失衡、竞争加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