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鸟资本
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基金报告中,张坤似乎悄然对自己一贯熟悉的投资战术进行了“手术”,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
他依然坚守对白酒行业的热忱,然而,却将重仓股的排序进行了颠覆。过去始终占据核心位置的贵州茅台,首次被五粮液与泸州老窖“超越”。这一变化使得他不再单纯依赖茅台作为压舱石,而是选择了更为均衡的配置策略,这背后是否意味着他对白酒行业的估值格局产生了新的判断?
更令人疑惑的是,张坤罕见地加大了对不曾涉足的资产配置,这让市场颇感困惑。他的调整,是基于经济复苏的初期信号,还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增长机会?这一系列问题,似乎揭示了他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转型。
对茅台的看法发生变化
以张坤操盘的易方达蓝筹为例,尽管白酒仍占据他组合中的重要地位,但从2025年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张坤已将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权重提高至超过贵州茅台。这一变化并非偶然,意味着他对茅台的投资价值和市场弹性产生了新的评估。在过去,张坤以“重仓茅台、轻配其他”为基调,但现在则转向了“均衡配置”的策略。
这一调整或许反映了张坤对茅台的性价比有所下调,认为其未来的弹性空间相对有限,可能不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从他在二季报中的运作分析中不难看出,他的投资组合不仅仅局限于“重仓白酒”,而是将更多关注点转向了行业内部的周期性变化和估值修复。
尽管如此,张坤依然对白酒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保持信心,尤其是在消费复苏的背景下,这也是他继续重仓配置的原因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中,贵州茅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被减持,失去了过去一贯的“C位”。
投资的背后动向
投资者不禁要问:除了对白酒个股的看好,张坤的这些“筹码”组合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或许,这一组合反映了他对宏观经济复苏的深刻洞察。
例如,顺丰控股作为新进股,受到了张坤的青睐。顺丰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跨境电商、制造和消费等,能够有效反映宏观经济的变化。张坤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回升,一些大盘蓝筹股的价格将逐步得到修复和上涨。顺丰控股的表现,正是这一信号的体现。
此外,张坤的重仓百胜中国也值得注意。作为一个大型快餐品牌的代表,百胜中国在宏观经济恢复时,能够直接反映消费者信心的回升。这种布局,显示了张坤对线下消费市场复苏的预期。
然而,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这种“感知”更像是一种宏观趋势的预判,而非对单只股票的简单看好。基金经理的操作不仅仅是看好某一只股票,更多的是从整体组合的角度来平衡风险和回报。因此,投资者切勿盲目跟随,而应理性分析基金组合的整体结构。
颠覆自我,谋求第二增长曲线
张坤的明星基金业绩一直与消费股投资密切相关,尤其是白酒行业。但在2025年第二季度,他的投资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不仅仅是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应对,也是一种对自己投资理念的颠覆。
例如,京东健康这只港股首次出现在他的十大重仓股之中,之前他并未显现出对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兴趣。这一“意外”的布局,或许是他在顺周期主线之外,寻求新的成长点和投资机会的体现。
具体来看,张坤目前的持仓组合仍然紧抓消费链中的核心资产,聚焦于“经济修复带动的线下消费复苏”。然而,互联网健康概念股与此主线并不直接相关,这一配置是否意味着他正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或为基金组合增添对冲风险的多样性?
张坤在二季报中提到,“我们将不断审视组合中公司的竞争力,在经济下行期是否得以巩固,并在经济回暖时获得更强的竞争地位。”这一话语或许正表达了他对风险的预判,并表明他正在为基金组合的“第二增长曲线”做出积极布局,避免单一方向押注带来的潜在风险。
结语
张坤的最新投资调整,展现了他在面对宏观经济变化时的敏锐嗅觉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从重仓贵州茅台到增持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再到首次布局互联网医疗,他正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投资框架,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对消费品的深度理解,还是对宏观经济复苏的精准把握,张坤都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革新,谋求新的投资突破。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