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旧金山的宠物服务平台 Wag! 在纳斯达克敲钟不到三年便递交了破产申请,市值从上市当日的6.5亿美元缩水至不足600万美元。这家曾被称作“宠物界Uber”的公司,把遛狗、寄养、保险、线上问诊装进一个App,一度让玛丽亚·凯莉和肯达尔·詹娜在社交媒体上为它站台,也让孙正义的愿景基金在2018年豪掷3亿美元换来45%股权。如今,这笔投资随着退市与私有化方案基本宣告清零,愿景基金的投资备忘录上再添一行尴尬的注脚。
高光时刻的剧本并不复杂:2015年创立后,Wag! 用“一键呼叫遛狗师”把零工经济的故事讲到了极致。2016年在洛杉矶拿下万名用户,2019年覆盖全美50州,2021年平台注册宠物突破500万只,2022年通过SPAC登陆纳斯达克,当日估值冲至46亿人民币。疫情期间,宠物经济被按下快进键,Wag! 的下载量一度跻身生活类应用前三,管理层在电话会议里用“宠物行业的下一个独角兽”形容自己。然而,居家令解除后,需求曲线掉头向下,月活与订单量同步萎缩,财务缺口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22至2024财年累计亏损6950万美元,现金储备跌破贷款协议红线,8月到期的1630万美元债务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把视角拉远,Wag! 的失败并不是单一环节掉链子,而是共享平台模型在宠物场景里的系统性失灵。Wag! 模仿Uber的模式(即时匹配+抽成),但宠物服务本质是情感劳动而非标准化商品:狗主人愿意为信任支付溢价,而非单纯比价。结果就是平台陷入“获客成本>佣金收入”的死亡螺旋。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骆仁童博士表示,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被共享化改造,尤其当服务需要人类温度时,机器式的中介注定脆弱。Wag! 为了降低匹配摩擦,把遛狗师背景调查、保险、客服全部做成线上流程,却忽略了“把狗绳交到陌生人手里”这一动作背后的情感门槛;为了提升客单价,又匆忙上线保险、药品、食品多条业务线,导致运营复杂度指数级上升,而交叉销售带来的边际收入远不足以覆盖新增成本。
外部竞争同样不留情面。西雅图的 Rover 以“长期寄养”切中差旅人群刚需,通过会员订阅、保险分成和广告电商组合出更健康的现金流,2024年被黑石以23亿美元私有化时已经实现盈利。Wag! 在对手专注深耕时选择横向扩张,最终把战线拉成了负担。加之疫情后“非刚需”服务恢复缓慢,平台既无法像外卖或网约车那样靠补贴刺激即时需求,也难以像宠物食品公司那样建立库存缓冲,收入端与成本端的时间错配被无限放大。
孙正义的3亿美元在愿景基金的账面上被计提损失,数字本身并不惊人,却再次验证了软银在“共享+日常场景”上的路径依赖。从WeWork到Wag!,愿景基金惯用资本密度换市场速度,资本试图用补贴和算法压缩时间,却低估了人与动物之间无法被代码简化的那部分交易成本。
Wag! 的倒下并不意味着宠物赛道熄火。美国4500万养宠家庭的基本盘仍在,中国城镇养宠渗透率突破40%,2023年消费规模已达2793亿元人民币。高瓴、KKR、L Catterton 仍在医院、食品、用品各环节加码下注,新瑞鹏、乖宝、伯纳天纯们的融资节奏并未放缓。真正被证伪的是“轻撮合、快扩张”的故事,而非宠物经济本身。行业正在把资源集中到更高壁垒、更高毛利的环节:线下医院、品牌食品、智能硬件、保险精算,这些领域对资本的要求不再是“烧钱换规模”,而是“深耕换信任”。
Wag! 的重组方案把公司交到了债权人 Retriever 手中,退市之后它将远离聚光灯,回到更小的私有市场。也许有一天,遛狗师们仍会打开 Wag! 的 App 接单,但华尔街的 PPT 里不会再把它当作下一个平台级机会。宠物赛道依旧是好生意,只是不再相信“共享即灵药”的神话。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热推新书《AI提问大师》《DeepSeek应用能手》现已上架!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数字应用:《AI人工智能》《数据资产》《大数据》
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智慧交通》《碳资产》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数转》《零售业数转》《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数字化:《银行金融科技》《电力能源互联网》《烟草数转》
创新与思维:《数字化思维》《组织变革》《商业模式》《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