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开始上调黄金预期
2025年8月初,国际黄金市场迎来显著上涨行情。8月5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80.79美元/盎司,同比上涨0.20%,COMEX黄金期货更突破3400美元心理关口。
这轮涨势始于8月1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爆冷"——7月新增就业仅7.3万,远低于预期的10.4万,且前两月数据被大幅下修25.8万。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的预期从45%飙升至75%,金价单日飙升超2%。
除经济数据外,政治因素也在推高金价。美联储"鹰派"理事库格勒突然宣布辞职,加剧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多国加征高额关税(最高达50%),俄乌局势紧张等风险事件持续发酵。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则提供了长期支撑,中国央行已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1.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疲弱的非农数据彻底改变了市场预期。芝商所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75%,全年可能降息75个基点。这一转变导致美元指数下跌0.38%至98.766,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395%,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政治干预加剧了不确定性。特朗普不仅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还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指责其"操纵就业数据"。前任局长批评此举"严重损害统计体系公信力"。这种对独立数据的政治干预,意外增强了黄金作为"真实价值储存"的吸引力。
2. 地缘政治与贸易风险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多国加征高额关税(8月7日生效),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新冲击。同时,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乌停火,并命令核潜艇部署到相关区域。这些风险事件推高市场恐慌指数(VIX)至21.21,创6月以来新高。
研究表明,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时,黄金单日涨幅平均可达1%。当前多线风险并存的背景,使黄金的避险功能被重新激活。二季度全球黄金ETF流入达170吨,COMEX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增至23万手,创2024年以来新高。
3. 央行购金潮与市场情绪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形成结构性支撑。过去三年年均购金量超1000吨,较此前十年翻倍。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总储备达2298吨。调查显示,95%的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反映出在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中黄金的战略价值。
投资需求与央行购金形成合力。中国金条金币需求同比暴增44%至115吨,亚洲黄金ETF贡献了全球170吨流入量中的70吨。技术分析师指出,金价突破3300美元关键阻力后,中期目标指向3500美元。
1. 美联储政策反复性
尽管市场强烈预期降息,但美联储内部存在明显分歧。主席鲍威尔强调需要"保持耐心",而部分理事已主张降息。更关键的是,6月核心PCE通胀同比仍达2.8%,明显高于2%目标。特朗普关税政策正推高部分商品价格,可能形成"关税通胀",迫使美联储保持谨慎。
数据可信度危机也增加预判难度。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的决定引发广泛争议,动摇了市场对关键经济数据的信任。政策制定基于被质疑的数据,可能放大金价波动风险。
2. 贸易谈判与地缘政治变数
虽然贸易紧张支撑金价,但这些因素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中国和欧盟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框架,若更多国家在关税生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避险需求可能快速消退。历史表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有时是谈判策略,若出现突破性进展,金价可能回调。
地缘政治同样存在降温可能。8月8日俄乌停火最后期限临近,不能排除外交突破。当地缘风险从"危机模式"转为"长期僵持",黄金的避险溢价往往会被部分挤出。
3. 技术面超买与情绪过热
金价短期快速上涨后,技术指标显示超买。RSI指标突破70警戒线,COMEX黄金期货净多头持仓处于历史高位,显示市场情绪可能过热。历史数据显示,当投机净多头占比超过40%时,金价随后三个月平均回调6.8%。
此外,高价已开始抑制实物需求。中国二季度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0%,消费者转向轻克重产品或租赁模式。虽然投资需求强劲,但若消费端持续疲软,可能最终拖累价格。
当前黄金市场处于多空因素激烈博弈的阶段。一方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和央行购金构成坚实支撑;另一方面,政策反复性、贸易谈判变数和技术面超买又形成制约。
需要注意的是,黄金在这一阶段有着特殊属性——它既是应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对冲工具,也是地缘风险下的避险选择,同时还承载着"去美元化"的战略价值。
在国际投行纷纷调整黄金上涨预期,重新看好黄金的背景下,黄金还能反弹多久?还能否继续这两年来的狂飙?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