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古话用在最近的中加关系上再合适不过。加拿大最近正好迎来了“时候到”的时刻。早在特朗普发动对华关税战时,中国便已表态:谁敢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关税豁免,最终必将面临中国的反制。然而,尽管中国一再警告,加拿大还是顶风作案,成为了最典型的“反华牌”玩家之一。
政权更替后,卡尼本来在竞选期间曾表示,要在对美政策上采取强硬立场,但一旦见到特朗普,立马转变姿态,开始讨好美国。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非但没有展现出应有的硬气,反而加征了中国钢铝产品的关税,甚至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了100%的高额关税,接连出台政策,强行将TikTok、海康威视等中国企业排除在市场之外,直接破坏了中加经贸关系。
面对加拿大无视中国关切的态度,中国曾多次给予机会,然而卡尼政府始终无动于衷。直到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所有加拿大公司征收75%的保证金,才正式反击。这项政策自8月14日起生效,实际上是对加拿大油菜籽倾销行为的一次明确回应。
实际上,中国的这项反倾销调查在去年9月就已启动,但为何直到现在才落下重锤?原因很简单:中国一直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而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市场,近一半都依赖中国。2024年,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油菜籽总值接近50亿加元。一旦保证金政策实施,意味着中国可能停止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这一变动立刻引发市场波动,油菜籽期货价格在8月12日急剧下跌了6.5%。
眼看着加拿大正处于油菜籽的收割季节,农民们本应享受丰收的喜悦,却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许多农民未能提前签订销售合同,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收获的油菜籽烂在地里,既卖不出去,又要承担高额的仓储费用,农民们的处境堪称无奈。路透社采访了一位新加坡的油菜籽贸易商,他直言:“中国这次的反击真的很狠,75%的保证金几乎宣告了我们不再购买加拿大的油菜籽。”整个加拿大的油菜籽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动弹不得。
不仅如此,中国的反击还没有结束。8月15日,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针对加拿大的钢铁关税配额措施,以及对含有“中国钢铁成分”产品加征歧视性关税的行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加拿大的做法违反了世贸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侵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全球钢铁产业链的稳定。
中国的这一系列动作,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加拿大先是破坏了中加经贸关系,而在与美国的谈判未果时,又将矛头指向中国,炒作“产能过剩”话题,借机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反击不仅仅是对加拿大的警告,更是在向其他美国盟友传递信息——如果你也愿意为了与美国的关系而牺牲中国的利益,后果自负。
更令人讽刺的是,特朗普近日还公开表示,计划下周对进口钢铁和半导体等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半导体关税可能高达300%。加拿大全年出口钢铁的价值约为120亿美元,其中91%都销往美国。如果特朗普真的执行这一计划,加拿大的钢铁行业必将遭受重创。即使加拿大已在低头求饶,特朗普依然不放过他们,甚至多次宣称要将加拿大变为美国的第51个州。面对美国的霸权,妥协只会换来更大的压迫。
中国的精准反击,不仅是给加拿大的警告,也是给其他国家的深刻提醒:在全球关税战的博弈中,谁敢牺牲中国的利益,最终必将付出代价。那些寄希望于美国援手的国家,实际上是“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中美两国的博弈虽然注定会造成双方的损失,但中国的底气和承受能力远超其他国家。对于加拿大来说,这一波的打击几乎是灭顶之灾。
从现实的教训来看,加拿大应当深刻反思:到底谁才是更可靠的合作伙伴?谁才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答案已经不言自明。愿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必将得到中国的善待;但如果背叛和摇摆不定,甚至寄希望中国输,那么也别怪中国不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