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8月,欧洲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财报。
大部分车企的业绩,都不大好看。
英国《金融时报》还预测称,今年德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大众的现金流可能会减少100亿欧元。
欧洲汽车巨头,被美国关税打懵了。
宝马集团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76.85亿欧元,与2024年同期的735.55亿欧元相比,下降了8.2%。
利润40.15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大降29%。
宝马今年和去年的营收对比
梅赛德斯奔驰日子也不好过。
去年上半年,奔驰的利润为61亿欧元,而今年同期只有27亿欧元,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大众集团2024年上半年的税后利润是73亿欧元,而今年同期则降到了45亿欧元,同比下滑了约38%。
2025年的现金流亏损14亿欧元,而在去年同期,大众的现金流是4亿欧元。
大众2024上半年和今年同期税前,税后利润和优先股每股收益情况,来源:大众官网
英国《金融时报》还预测称,今年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大众的现金流可能会减少100亿欧元。
德国车企的日子惨淡,隔壁的法国车企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法国最大车企Stellantis,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是74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3%。
利润方面,该公司去年上半年是56亿欧元,今年同期则净亏损23亿欧元,利润下降幅度高达140%,其产品的全球销量下滑了6%。
雷诺公司上半年营收数据,来源:雷诺官网
另一家法国车企雷诺,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达到了27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但其利润率却从去年的8.1%下降到6%,其自由现金流仅剩4700多万欧元。
其他欧盟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大多遇到营业收入、利润下滑、库存压力增大的问题。
整个欧洲的汽车行业,一片颓势。
欧洲汽车行业遇到困难,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发起的关税战。
北美,是全球最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也是欧洲车企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从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对欧盟27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
汽车和钢铝产品的税率,从原来的2.5%提高到了25%。
尽管后来特朗普又在4月10日宣布暂停欧盟汽车相关的加税,但这个豁免期只有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欧洲车企疯狂加量出货,但在豁免期到期后,由于欧盟还没有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6月份欧盟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额直接暴跌了36%。
大量的欧洲产汽车,积压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无法装船出海。
安特卫普-布鲁日港
高关税,严重削弱了欧洲车企的竞争力,严重影响了车企的利润和营收。
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公司表示,因为美国关税战,保时捷上半年增加了4亿欧元的支出。
要知道,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仅10.4亿欧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0.6亿欧元。
奥迪公司也表示,美国关税战使得奥迪已经损失了6亿欧元。
隔壁的标致雪铁龙损失了3亿欧元。
为了更好地活下去,部分欧洲车企被迫裁员和“降本增效”。
大众旗下的奥迪公司被要求在2029年之前要裁员7900多人,每年还要省下10亿欧元的成本。
奔驰公司则制定了要在2027年之前削减10%的产能的计划,一些南非的奔驰工厂还将原本的三班倒工作制变成了两班倒。
奔驰还发起了一项要在全球裁员3万人的计划。而奔驰中国早在今年2月底,就已经裁掉了15%的中国员工。
除此之外,许多车企还在转移产业链。
一部分产能,从德法转移到了匈牙利。后者人力成本更低,也是欧盟成员国,还算是“肉烂在锅里”。
宝马慕尼黑工厂
另一部分产能,干脆直接转到美国。宝马,标致雪铁龙等企业都计划在美国开办工厂。
无论是把产能转向匈牙利,还是美国本土,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期间还需要长期投入资金。
尤其是美国本土,生产成本并不低。
原料价格上涨、供应链波动也是欧洲汽车行业受到冲击的间接原因。
就算欧洲车企把产能转移到美国本土,也很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汽车生产需要完整的上下游链条,它不是需要欧洲国家自己设计,组装,它还需要来自世界各国的零件。
比如,一辆德国的奥迪A6,它需要来自中国的玻璃,来自日本的空调,来自英国的传动轴等等。
从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胡塞袭击红海商船,以及美国近期关税战的影响,欧洲汽车行业的零部件和原料供应涨价了,其生产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
更别说2022年俄乌冲突后,欧盟国家的石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也在上涨,进一步抬高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欧洲车企日子难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竞争力下降,难以适应新能源时代的节奏。
北美、欧洲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汽车消费市场。
在中国市场上,2019年,欧盟对中国的汽车出口价值是186亿欧元。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下跌到了145亿欧元。
今年上半年,大众在华销量同比下降了3%,宝马下降15.5%,奔驰下降14%。
在美国市场,欧洲车企不仅在电动车领域拼不过美国自己的特斯拉,就连燃油车领域也拼不过日本和韩国车企。
2024年1-12月美国汽车品牌销量 来源:中汽数研
2024年美国汽车销量前10的企业中,欧洲车企无一上榜,表现最好的大众和奔驰销量只能排第14和第15位。
在欧洲主场,欧洲车企还要面对中国汽车的竞争。
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在欧洲的销量达到了约34.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在全欧市场上拥有5.1%的市场占有率,而在2024年同期,这个数字只有2.7%。
中国汽车在欧销量上升的相关报道 来源:Cnevpost
欧洲车企别说做大做强,能不能守住自家后院都是个大问题。
经过7月底的谈判后,美国同意把欧盟汽车关税的税率从25%降到了15%,是不是意味着欧洲车企就能挺过这一关呢?
情况恐怕没这么乐观。
欧盟和美国近期达成的是“框架性协议”,并没有经过美国国会和欧盟议会通过,对一贯不讲信用的特朗普政府约束力有限。
欧盟和美国在汽车贸易上的分歧,本质上没有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今日能接受15%的关税,未来如果特朗普狮子大开口,欧盟可能不得不接受更高的关税。
届时,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欧盟工业体系,都将面临美国的又一波冲击。
欧洲汽车产业的颓势,以及应对美国关税战的疲软表现,折射了欧盟力量不断下降的事实。
欧盟成立之初,一度被认为未来可能和美国并驾齐驱。
如今,欧盟已在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全面落后于美国,难以与之抗衡。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能顶住硬刚的,也只有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