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是在汽车行业‘变天’的前期,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已经越来越成为主导了。”
文|王文彤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邓攀
作为孔辉科技董事长,郭川的办公室依然十分整洁,不同的是换了一批新书:有历史书籍《信息简史》《中国哲学简史》等,人物传记《爱因斯坦传》、比尔·盖茨首部自传《源代码》等,也有经济学书籍《大道:段永平投资问答实录》《芒格之道》等。这些都是他最近一年坐飞机、高铁时的读物。在他看来,这些书籍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社会变化、做出更有利于公司的决策。
孔辉科技是国内首家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前装供应商,在2018年时由郭孔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汽车操控性、平顺性专家)和儿子郭川共同创立。
来源:受访者
2023年,根据盖世汽车数据,孔辉科技的国内市占率升至44.5%,排在首位;2024年,孔辉科技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2月21日,孔辉科技发布公告称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
穗开投资是孔辉科技C轮、D轮的投资机构,其董事长苏云华从2022年开始关注孔辉科技。苏云华认为,国际化将是孔辉科技提高竞争力的新机会。郭川也认为,汽车行业已经“变天”,国外市场是一片有待发掘的蓝海。
“我们现在是行业‘变天’的前期,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已经越来越成为主导。”郭川表示。
今年上半年,郭川接待了某德国大型主机厂的技术副总,对方50岁出头,却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没想到中国的空气悬架已经发展得这么快、自动化程度这么高。之前他们对中国汽车供应链是轻视的,而现在汽车行业已经‘变天’了,不允许他们不重视。”郭川说。
孔辉科技的故事始于2007年。
这一年,郭川的父亲郭孔辉已经73岁高龄,跟几个学生一起成立了孔辉科技的前身——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技术咨询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技术测试服务,也售卖一些测试仪器。
彼时,郭川还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担任总经理,得知父亲创业的消息后,就毛遂自荐加入公司。
“父亲创业的初衷是想验证他的学术想法,但是在学校资源受限。我知道创业太复杂了,并不是技术好就一定能成功,很想帮他一把。”郭川说。
苏云华认为,汽车底盘长期以来被外国供应商垄断,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国产替代有了新机会。相比友商,孔辉科技更加专注在空气悬架这个领域。
创业初期,父子俩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做技术咨询公司是做不大的,必须转型为生产型公司。为此,孔辉科技积极寻求转型机会,在2010年为一汽红旗做了一台搭载电控悬架系统的demo车。
“虽然是七拼八凑,但它是电控的,能够体现舒适性和操控性,而且帮助我们锁定了乘用车电控悬架这个技术方向。”郭川表示。此后,不断有车企找到孔辉科技,寻求合作。
来源:孔辉科技官网
2018年蔚来ES8上市后,孔辉科技也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郭川决定离开长春,南下湖州开启二次创业。2018年10月,孔辉科技落户湖州,湖州吴兴区政府提供了几百万元的启动资金和工业园区的三个小车间。公司最困难时,郭川还曾用个人信用向湖州吴兴区农商行贷款3000万元。
“我从长春出来就是背井离乡、撇家舍业。在湖州我不认识任何人,完全是为了创业。如果我当初没有离开东北,就不会有现在的孔辉科技。”他说。
孔辉科技的前两个重要客户是岚图汽车和理想汽车,一个让孔辉科技拿到了国内空气悬架市场的入场券,另一个让孔辉科技积累了量产爬坡的经验。
2019年,孔辉科技拿到了岚图汽车的定点,为其提供一整套空气悬架系统。但那时公司仅有三个小车间、100名左右的员工,且还没有成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部门。“那个时候确实是平地起高楼。”郭川说。
合作之初,最大的挑战是双方对前装空气悬架系统的合格检验、耐久性验证等没有统一标准,只能一点点摸索。
比如在产品验证环节,孔辉科技一共做了100多套样品的测试,通过了560万次周期的耐久试验,将产品放置在不同的工况、环境中进行测试;在做第一批手工样件时,空气悬架的气囊炸了,双方工程师一起分析了结构和工艺的合理性,最后通过重新设计抗压结构和工艺参数将问题彻底解决。
郭川回忆,当时他和管理层经常带着一群工程师去岚图汽车汇报,把大风险拆解、细分成100多个小问题,逐一整改。
2021年,孔辉科技又开始为理想汽车供货。
原本孔辉科技只拿到了理想L7的定点,L9的定点属于一家外国友商,但该友商提供的空气悬架在用户试驾中出了事故。孔辉科技抓住这个机会,额外获得了L9的定点,但也导致量产的时间从3个月压缩到1个月,产能必须提升至每月至少3万台套。
这对孔辉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那时,孔辉科技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试制部门。“当时我们是一边做产品,一边做工艺,一边完善组织,一边游说供应商。如果这个项目没有完成,我们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的客户。”郭川说。最终,在各方的协调与努力之下,孔辉科技如期完成了订单。
在郭川看来,通过合理的方式降本增效是企业应有的能力。2024年,孔辉科技首次实现盈利。为了继续提高毛利率,孔辉科技在开源、节流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开源主要是通过拓展海外市场进行的。《中国企业家》记者了解到,目前,孔辉科技主要锚定欧洲市场,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新公司KH Automotive Technology GmbH,注册资金为2.5万欧元。
苏云华表示,海外市场是孔辉科技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市占率的机会,如何获得外国主机厂的认可、打破偏见则是接下来孔辉要面临的挑战。
郭川也坦言,与外国车企沟通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有时候我们只是客气一说,但他们会当真,反过来也是一样。”目前,公司对工程师的要求中,增加了“提高语言能力”这一点。
此前,在与欧洲主机厂的沟通中,由于双方都以非母语沟通,加上时间、距离的条件限制,难免产生沟通上的障碍。因此,郭川认为,这个新公司最重要的作用是“减少误解、增强信任、提高沟通效率”,同时也肩负起与德国主机厂沟通定制化需求的任务。这个沟通过程将持续两三年之久。
相比一些欧洲空气悬架公司,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成本和售价更低、开发周期更短、服务意识更强。郭川表示,虽然国外公司也在不断缩小与国内公司的价格差距,但其供应链、人工、资产折旧等成本依旧较高,而且快速反应和服务意识依然有欠缺。
在苏云华看来,除了进军海外市场,横向、纵向的新品研发也能给孔辉科技带来新的机遇。横向是指拓宽产品类别,比如主动横向稳定杆;纵向是指向上游延伸产品线,比如自研囊皮。
据了解,孔辉科技基于48V电压的主动横向稳定杆(可以在高速转弯时避免车辆侧倾,主要应用于价格更高的性能车)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基于800V电压的主动横向稳定杆也获得了定点。
这是国内此前没有过的产品,孔辉科技不仅需要打磨零部件和组装的工艺,还需要摸索出一套实验验证手段,先对外国供应商的竞品做摸底,了解扭矩、齿轮、电机等零部件如何排布,再形成自己对产品的理解。“我们先与竞品的性能指标对齐,绝不能比它差,然后尽快超越。”郭川说。
囊皮是公司从2022年就开始自研的零部件,拥有国内首创的编织工艺,取代了传统的层贴搭接工艺,更加轻薄,既能免轴承、降低成本,又能抗扭转、加强性能,目前已经进入了调试量产产线阶段。
今年,孔辉科技的苏州新办公楼即将落成,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需求将得到满足。郭川介绍,这座新楼的总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共有六层,其中二层至四层是车间、实验室,用于主动横向稳定杆、闭式阀泵的生产以及未来新品的研发,五、六层是办公区。
据他推测,若产能拉满,闭式阀泵的产能将达到两三百万台套,主动横向稳定杆将达到几十万台套。
节流主要是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产能利用率来进行。
郭川认为,成本是设计出来的,比如提高工艺的性价比、寻找更合适的材料,而设计也需要过程。“不是创业第一天就可以设计成100分,而是随着你对产品、行业越来越了解,随着客户要求的变化而优化。”他说。
近两年,郭川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汽车行业“变天”了。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国产替代越来越多,消费者越来越接受国产的优质品牌,主机厂也越来越信任国内的零部件厂商。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内反不正当竞争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郭川也选择站出来为行业发声。
郭川 摄影:邓攀
6月1日,郭川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呼吁供应商和主机厂合作共赢。苏云华表示,“孔辉科技并不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公司。(站出来发声)这可能是因为郭川身上还有着知识分子的倔强、行业的情怀和对汽车工业的责任感。”
6月10日、11日,多家车企宣布将账期缩短至60天内;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
郭川表示,现在公司已经收到了理想、小鹏、长安等车企的邮件通知,将通过签署补充协议等方式落实60天账期,“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过,具体效果和其他车企的跟进情况依然需要等待。
目前,孔辉科技进入从1到10的发展阶段。
郭川认为,在0到1阶段,公司突破的重点是完成首次交付,即为岚图FREE供应空气悬架系统。“如果第一炮没有打响,大家还是会觉得空气悬架只有德国人能做,后面的路就很难走了。”他说。
而1到10的阶段,在苏云华看来,是一个降本增效、精细管理、直面竞争的阶段。郭川也表示,之前公司的发展速度过快,还处于野蛮生长、拿订单、抢市占率的阶段,从去年开始,他意识到孔辉科技需要改变,要走一条更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近一年,孔辉科技加强了招聘,郭川也在与专业人才的交流中不断摸索公司调整的思路。
比如目前的财务副总裁和几位营销经理都来自大型企业,经验十分丰富。在郭川看来,对有些来自合资车企、有着过硬专业素养的人才,唯一要改变的是把打工心态调整为创业心态。
此外,郭川也更加注重与管理层的沟通。
每个月,他会与管理层进行不同的专题会议,包括质量、营销、项目管理等等例会,与管理层充分沟通之后再下决定。苏云华把他这种管理方法称为“民主集中法”。
最近,郭川对自己的性格也有了一些反思,“我的情绪管理能力还要加强,过于频繁地发脾气无助于解决问题。这可能是我终身的课题。”
加强专业化的同时,郭川也更注重培养企业文化。除了每年一次全员会上的讲话,郭川还会在新员工培训时传达公司的价值观、讲述创业感悟。
苏云华认为,孔辉科技已经逐渐从一个创业企业升级成一家业内有担当、有代表性的公司。“创业公司要过日子,更多是向内看,而现在孔辉科技越来越有底气之后,开始向外看,进军国际市场、展示自己的使命担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