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深圳两大银行行长齐发声,有何姿态?
创始人
2025-08-25 13:51:59

深圳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8月26日,这座城市迎来了她的45周年“生日”。

在这个节点前夕,深圳两家本土法人银行——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和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先后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分享金融机构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探路经验。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金融业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之路。在这个征程中,以上述两家法人银行为代表的深圳金融体系的创新探索,成为金融强国建设的样本之一。两位行长为深圳特区“庆生”背后,又传递哪些关键信号?

图片由AI生成

1

“老将”和“新人”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王良是招商银行的30年“老将”,冀光恒则是平安银行的“新人”。1965年底出生的王良,从招行基层一步步走到行长位置,用了大约27年。2022年4月,原行长田惠宇突然“落马”,王良走马上任主持该行全面工作,成为继王世祯、马蔚华等人之后的第四任招行行长。

招商银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良(图片来自官网)

冀光恒的金融履历同样不俗。他于1968年9月出生,曾在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历练多年。2020年,他加盟马明哲麾下的平安集团,负责集团上海管理总部。2023年11月,监管部门核准他平安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这家市场化标签相对鲜明的金融机构,进入“冀光恒时间”

深圳是招商银行的福地,更是平安银行的最大市场之一。这片改革开放前沿热土,对于两家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从亿元起步的前世今生

作为“明星银行”的行长,王良如何看待与深圳的关系?他在《以创新为动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文章中回忆,招商银行1987年在深圳诞生,由招商局创建,是我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商业银行。从1亿元资本金、1个营业网点、34名员工起步,成长为总资产超12万亿元、员工近12万人的国际化银行集团,走过了38年。

置身招行大本营,有何成绩单?按照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招商银行在深圳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1.16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363亿元,服务1578万户零售客户、31万家企业客户。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在深圳年纳税超300亿元。

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图片来自网络)

回顾前世今生,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介绍,早在2003年12月,中国平安集团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将其更名为平安银行,平安银行这一品牌首次进入大众视野;2006年11月,平安集团再次收购中国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再次更名为平安银行;2011年平安集团又一次展开收购,对象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并于2012年8月完成与平安银行的整合。至此全新的平安银行诞生,成为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3

王良的“招银模式”和冀光恒的“三张牌”

如何在“金融强国”建设中书写“特区样本”,是深圳的“必考题”。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王良分享了招行的一些创新模式。比如,体制机制创新的“招银模式”。他认为,招商银行成立之初就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公司章程,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市场化机制也是一大“撒手锏”:自成立起,招行就推行了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的全员聘用制,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六能机制”,营造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保持竞争压力、激发队伍活力。

“创立之初,招商银行规模小、底子薄、实力弱,要想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必须靠服务取胜。”服务模式创新也是王良眼里的一种破局。他回忆,招行曾将“如何看待顾客是上帝”作为第一次社会招聘的考题,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比如率先延长营业时间开设“储蓄夜市”;率先引入叫号机;率先在营业大厅摆放牛奶咖啡、纯净水;率先设置大堂经理;率先设立24小时服务的自助银行等。在他看来,“这些做法现在看起来很寻常,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却很新颖,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

与特区同频共振,平安银行也有“解题方法论”。行长冀光恒在《以金融高质量发展辅就深圳经济新篇》的署名文章中,祭出了几张牌。

冀光恒首先打出“科技创新牌”。他分析,金融如何支持龙头企业继续保持全球竞争优势,如何支持更多成长期企业成长为“独角兽”“小巨人”“单项冠军”,如何支持更多工程师初创企业快速腾飞,是深圳金融系统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对此,平安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门队伍、专门产品、专门政策”,结合自身优势和深圳特色产业,在该领域重点发力。他的另一张牌是“赋能产业升级”。近年来,深圳重点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平安银行由此构建行业化、差异化、综合化的产品组合,既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也推动金融“活水”渗透产业链,实现核心企业上下游的精准滴灌。

服务金融开放也是一张“好牌”。冀光恒称,深圳持续深化深港民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措施,这背后同样得益于深圳金融力量的“内功修炼”。平安银行将跨境金融作为核心业务战略,谋篇布局跨境业务发展机遇,做好深圳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推手。

4

承压之下如何持续“赶考”

图片由AI生成

不过,面对利率下行、居民消费疲软、减费让利、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影响,两家深圳本土银行业绩承压

以招行为例,其2025年一季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其中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减少2.08%,这份“稳中有忧、忧中见机”的财报既反映行业共性挑战,也显现了招行独有的韧性。

无独有偶,总资产逼近6万亿的平安银行,其2025年“半年考”在上周五刚刚出炉。从基本面看,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效益指标降幅有所收窄,资产质量、平均付息率、降本增效等部分关键经营指标呈现回暖趋势,零售业务改革也进入“深水区”。

抛开财报数据的单一维度,风物长宜放眼量。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深圳金融业的成长密码,更像是一种跨越式发展路径。

45年来,深圳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几乎一张白纸”到“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金融业增加值从特区成立之初的0.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711亿元,增长近3万倍;包括招行、平安在内一大批金融机构在深圳拔节而起落户生根,与这座城市的“大树生态”共融共生共赢;深圳也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服务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排头兵,并与北京、上海并列国内金融“第一梯队”。在2025年国际金融中心指数(GFCI 36)排名中,深圳位列全球第九名。

如果梳理时间轴看,深圳一直不乏金融顶层设计。早在1992年,深圳市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建设金融中心的表述;随后提出建设为“依托华南、深港合作、服务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提出建设有特色的“全国性金融中心”;2016年,提出打造成为“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2021年,提出建设“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财富管理中心”;2023年又明确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愿景。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4万亿元。”深圳上半年金融“成绩单”也刚出炉。7月22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公布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处历史低位,呈现了金融的能量效应。

近年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也为深圳银行业锚定了新航线。

记者注意到,两家银行也提出了一些战略方向。王良抛出了“价值创造”的思考并认为,招商银行在零售银行、轻型银行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价值银行”战略,将以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综合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力争实现共生共赢、成果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这些理念这折射了“明星银行”行长的守成之法。冀光恒则表示,平安银行立足深圳,与特区相融共生、相伴成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创新发展服务民生改善,并打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

45载潮头立,45年再出发。在这座“尖兵荟萃之城”,金融筑梦人的故事仍在继续。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天酒店:上半年归母净亏损约1... 8月25日,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天酒店,00042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财务数...
8月25日中旗新材现1笔折价1... 证券之星消息,8月25日中旗新材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如下: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51.43元,相对当日...
买房套路翻新潮,老破大吃香了?... 最近跟同事吃饭聊起买房,发现周围打算这两年买的人突然都改主意了。中介说现在最火的反而是那些老旧小区的...
数字人民币新突破:清债有新招,... 数字人民币再迎重磅进展。一方面是应用场景的不断延伸,在试点领域上不断扩宽加深,近日就有地区探索数字人...
独家|合规风暴来袭,已有信评机... 近期针对信用评级行业的一场合规风暴正在酝酿中,波及多家行业头部机构,有机构在处罚文件申诉期已停止新增...
海信视像披露2025半年报:经... 8月25日晚间,海信视像(600060.SH)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31...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零售贷款不... 中经记者 秦玉芳 深圳报道8月25日,平安银行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行在上半年...
区域黑马急刹车:今世缘、迎驾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夏前两年突飞猛进的两家黑马,今年也顶不住了。8月25日晚,今世缘、迎驾贡酒先后...
安克创新被传赴港IPO,消费电... 近日,彭博社、路透社爆料称,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充电宝一哥”安克创新正在考虑最早于明年在香港上市。...
海底捞上半年收入净利润均下滑,... 8月25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股票代码:6862.HK)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
从全球市值最高房企到清盘退市,... 在港股上市16年后,中国恒大今日(8月25日)从港交所摘牌,正式告别资本市场。8月12日晚间,中国恒...
张家界:上半年净亏损约3327... 8月25日,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ST张家界,000430.SZ)发布2025年半年度...
V观财报|凯莱英上半年净利润同... 【V观财报|凯莱英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3.71%,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凯莱英公告,2025年上...
今世缘半年净利跌近一成,赞助破... 深耕江苏本地市场的今世缘,交出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8月25日下午,今世缘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数...
汇顶科技总裁柳玉平因涉嫌内幕交... 8月25日,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160.SH,下称“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总裁柳...
A股公司董事长提名新董秘,董事... 8月24日晚间,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靠股份”)发布公告,于2025年8月21日...
【经纬晚班车】中国ETF规模首... 【晚间热点要闻】三部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森林康养基地等设施建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东北老铁,人人都能当周杰伦 涓...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陈伊凡编辑|苗正卿头图|AI生成“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
A股一天成交超3万亿元!有人雀...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帅可聪 北京报道2025年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21:33 美股开盘丨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0.18%,纳指跌0.15%,标普500指数跌0.18%...
累计研发投入近500亿后,恒瑞... 创新药贡献6成营收,对外许可业务常态化。作者 | 赵晴编辑丨高远山来源 | 野马财经随着创新药全链条...
V观财报|三全食品:经销商数量... 【V观财报|三全食品:经销商数量减少740家】三全食品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68亿元,...
上任不足半年,汇顶科技总裁柳玉... 8月25日晚间,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总裁柳玉平于2025年8月22日收到中国证...
腾讯出来的T4“大神”,赴港I... 腾讯系创业者鲍春健,正带着小鹅通冲击港股IPO。8月22日晚间,私域运营SaaS解决方案供应商Xia...
成立仅7个月,这家公司斩获近亿... 「虎投财经」获悉,日前,武汉生命科学领域传来一则利好消息,自成立仅7个月的精灵生命科学(武汉)有限公...
V观财报|保利发展上半年净利跌...   中新经纬8月25日电 25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68...
V观财报|华夏幸福:上半年亏损... 【V观财报|华夏幸福:上半年亏损68.27亿元】华夏幸福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03亿元...
东风集团股份深夜新动作!总市值... 8月25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私有化退市有了新进展。东风股份(600006.SH)...
「数据看盘」科创50ETF上周... 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 今日沪股通总成交金额为1906.07亿,深股通总成交金额为2139.3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