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对其官网显示的业务架构进行重大更新,将原有的“1+6+N”组织体系重新划分为四大业务,标志着其核心战略的进一步聚焦与落地。
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前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内部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其中“1”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6”大业务集团: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和大文娱集团。“N”是由多个更小型业务所组成的多家业务公司,如阿里健康、盒马等。随后,阿里巴巴集团还计划将菜鸟、盒马、云智能集团分拆上市。
然而,“1+6+N”的组织架构并未持续多久。随着行业以及企业战略的变化,阿里巴巴内部开始进行新的架构调整,直至调整为如今阿里巴巴官网对外呈现的四大业务。
四大业务具体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包括淘宝、天猫、闲鱼、1688、飞猪旅行,即时零售业务包括淘宝闪购、饿了么;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包括速卖通、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南亚电商平台Daraz、阿里巴巴国际站;云智能集团,包括阿里云;所有其他,包括钉钉、夸克、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阿里健康、橙狮体育。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调整并非简单的业务缩减,而是阿里巴巴最高战略决策的直接体现,旨在集中资源巩固核心优势。
据悉,四大业务中电商业务占了两席,分别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国内电商业务)和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国际电商业务),这足以凸显电商作为阿里巴巴根基的地位。
去年成立、由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领导的“阿里电商事业群”已为此次整合铺路。2024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蒋凡由此成为阿里电商的掌舵人。
除了电商业务外,四大业务中另外一块重要业务就是云智能集团。
这样的调整,完全符合阿里巴巴掌舵者的战略方向。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亲友见面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阿里未来3至5年的核心战略方向就是“电商”与“云+AI”,并强调AI技术将成为所有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此次调整中一个关键变化是本地生活服务的“电商化”整合。最新的业务架构中将饿了么从原来的“本地生活集团”中剥离,与“淘宝闪购”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并被纳入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这意味着阿里不再将外卖视为独立的本地服务,而是将其定义为中国电商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即时零售”环节,与淘宝天猫的远场电商形成互补。今年6月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以及8月淘宝大会员体系打通阿里系资源,或许是这一战略的前奏。
阿里巴巴通过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再次明确了阿里巴巴聚焦“电商”和“云+AI”的核心战略,为其未来3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