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半年实现减亏,但融创中国和孙宏斌肩上的包袱仍然不轻。
近日,融创中国披露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收入约199.9亿元,同比减少41.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8.1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4.4%。
同时,融创中国也在中报中披露了化债时间表。其中,境内债方面,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境内债重组方案的执行;境外债方面,预计在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债重组相关的所有法庭程序。
在中报里,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表示:“在支持性政策持续出台的大环境下,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将逐步企稳,但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和较长时间。”
上半年亏损128亿,同比减少14%
上半年,融创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销售住宅及商业物业、文旅城建设及运营、物业管理及其他业务。其中,物业销售收入约140亿元,同比下降50.1%,文旅板块和物业管理收入分别为21.7亿元、34.7亿元。
针对收入大幅下降,融创中国解释称: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大幅收缩,房企债务问题导致购房者对期房信心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新房销售困难。集团现处于集中资源解决保交付和债务问题的阶段,也制约了项目推售节奏。
销售方面,2025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实现销售金额约235.5亿元;截至6月30日,总土储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储约8624万平方米,其中未售权益土储约6306万平方米。
而在盈利方面,上半年,融创中国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8.1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4.4%。
从毛利润来看,融创中国上半年毛亏20.8亿元,单独从毛亏来看规模并不大,但是,上半年其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达10.9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减少0.2亿元;行政开支约16.9亿元,同比仅减少了0.9亿元。
此外,其他开支与亏损为75.4亿元,占了大头,这其中包括出售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约29.9亿元、计提诉讼及其他或有负债拨备约20.0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7.9亿元等。
由此可以看出,融创中国维系运营成本依然高攀,要想完全“上岸”,身上的“包袱”依然很重。
物管、文旅营收占比提升至近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融创物管、文旅业务板块上半年合计收入超56亿元,占比提升至28.3%,成为其中期业绩的亮点。
其中,融创服务上半年收入35.5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可用资金充沛为30.4亿元;在管规模达2.9亿平方米。
文旅方面,上半年,乐园、商业、酒店以及冰雪实现收入21.7亿元。其中,乐园重点打造了演绎内容,成为新的内容IP;商业业态在上半年客流量与销售数据均同比上涨;冰雪板块中第十个室内冰雪场成功开业,深圳项目投入运营,杭州、济南等项目已经达成合作正在推进。
化债时间表:年内完成境内债重组
今年上半年,对于融创中国来说,最大的亮点在于境内外债务重组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中,今年1月份,融创154亿境内债的债务重组方案获得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包括现金要约收购、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留债展期四种选项,目前正在落地执行。
对此,孙宏斌透露,境内债重组目前已经完成现金回购选项和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选项下的新股发行,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境内债重组方案下其他选项的执行。
境外债方面,今年上半年,针对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融创推出全面债转股方案,其中未偿还本金总额超75%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9月15日,融创将于香港高等法院举行召集聆讯,以寻求法院的指令安排,批准重组方案。
对此,孙宏斌也表示,公司将力争于2025年年底前完成境外债重组相关的所有法庭程序。
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融创中国的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同比减少226.1亿元。
在中报里,孙宏斌也表示,将持续坚定长期信心,全力以赴完成交付任务和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务风险的化解,并将每一个项目权益净资产的提升作为日常管理基本目标,有序推进项目债务风险化解和资产的盘活,从而为未来逐步回到健康发展轨道上奠定基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