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站上3800点,A股本轮牛市将去往何处?
创始人
2025-08-31 23:51:07

924行情后,十年的A股又给了我们机会,A股站上3700,估值还在底部,2025年中国资产迎来了重新估值。

A股能冲到何时?是高估还是低估?A股能否重演2019,甚至复刻2013年?

看看@郭施亮的博客、@郭小凡财经、@格隆汇、@吴晓波频道、@经济观察报持何观点。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

@郭施亮的博客: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但整体估值仅有15倍左右的水平。按照这一个估值水平分析,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依然处于合理估值区间之内。与之相比,目前美股市场三大指数的平均估值均超过了30倍,纳斯达克更是达到4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在全球主要成熟股票市场继续享受较高估值定价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修复至18倍至20倍的水平,也是正常的现象。在此期间,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那么A股市场的指数点位也会进一步上移,3700点至4000点的位置看起来并不贵。

2025年,对中国资产来说,属于资产重估的重要年份。在欧美市场平均估值高达30倍左右的背景下,A股、港股市场的平均估值长期低于15倍的水平,显然是被低估的。今年三四季度,美联储可能会步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一旦降息通道开启,那么将会促使一批增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对估值便宜、资产质量高的中国资产而言,属于积极有利的事情。

A股市场成功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说明了A股市场已经正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影响股票市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IPO与再融资规模、经济增长状况等因素。

不出意外,A股可能复制2020年了

@郭小凡财经:今年,行情的节奏与2020年特别相似,也是年初2次急跌,大家都不看好行情的时候,它选择小碎步上涨,大家的仓位越来越轻的时候,市场却选择拉升证券加速站上3000点了。

3700点的意义,相当于2020年突破3000点,都是10年难以逾越的高度。大概率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突破,证券行业拉升。小凡3月从恒科出来的仓位,其中就有调仓到证券,与大家不同之处是持有的是港股……

首破100万亿!A股疯狂“牛市”创历史,沪指10年等一回!

@格隆汇:当下,A股正处于中报集中披露期。从业绩预告来看,上半年的整体成绩单可圈可点,这也为A股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截至8月16日,A股共有507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339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9家实现扭亏为盈,82家业绩同比倍增,整体增长动能强劲。

从行业来看,消费电子、汽车、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行业表现突出。这轮“健康牛”?这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有人冲进金融科技,有人杀入液冷、军工、稀土……

信达证券认为,当下可能是牛市主升浪的前期,主要有三点理由:

1)牛市主升浪,市场换手率往往会再次达到牛初高点。而今年4月以来的上涨,虽然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换手率比牛市初期的高点(出现在2024年10月8日)依然低很多。

2)牛市主升浪前期和后期风格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化。2025年4月以来,一直是小盘风格占优,这说明如果当下是牛市主升浪,那很有可能是主升浪前期,而一旦进入主升浪后期,风格可能会快速转向大盘股领涨。

3)牛市主升浪期间,股权融资规模大多会快速放量到历史高位,2005—2007年和2013—2015年牛市,股权融资规模均是在牛市主升浪期间快速回升,目前依然不高。

“A股慢牛说”开始风靡

@吴晓波频道:假说一:形似美股,首先,美股在慢牛期间,经济基本面通常表现强劲。 其次是高分红。在美股的四轮牛市中,美国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反之,当上市公司分红减少时,美股往往步入熊市。第三点在于市场流动性的宽松。从历史上看,当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进入降息周期时,美股往往产生牛市。充足的资金持续推动美股上涨,最终形成了慢牛行情。

假说二:地产落,A股升也有人看来,A股的这轮“慢牛”和房地产息息相关。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一旦A股展现出更强的赚钱效应,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从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转向股票和基金领域。

假说三:政策呵护,信任修复,看好A股慢牛的人,几乎都不约而地指出了本次行情的特殊之处——A股独特的安全感,政策的保驾护航。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的A股市场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并没有受到国外利空的较大影响。尽管4月份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导致A出现杀跌,但监管层和央企果断出手,并通过直接增持等手段维护A股市场,利空消息很快便被市场消化。

在投资者看来,目前的A股市场抗风险能力,已经远超2018年的水平。而随后A股也顺理成章地继续走出了自己的慢牛行情。

监管层用政策和实际行动,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信任修复”,给予了慢牛持续走稳的“底气”。

葛兰、张坤等明星基金经理们跑赢指数了吗?

@经济观察报:在百亿级明星基金经理中,葛兰和傅鹏博的表现较为亮眼。

葛兰目前管理着3只产品,分别为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以及中欧明睿新起点,3只产品合计规模为399.08亿元。其中,前两只产品为医疗主题基金,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26.60%、67.85%和1.88%。近一年的回报率分别为35.52%、87.93%和18.66%。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的热门赛道之一,表现持续亮眼。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基金正是重仓了创新药,特别是港股创新药,使得其在今年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较高的收益。而中欧医疗健康由于未持有港股,收益相对较低。中欧明睿新起点,由于重仓新能源等板块,其业绩表现与医药主题产品相差较大。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目前在管规模186.66亿元,今年以来回报为32.11%,近 1 年收益率为51.91%。从持仓来看,根据该基金二季报显示,睿远成长价值将PCB(印制板)龙头公司胜宏科技持有成为第一大重仓股,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也被买进十大重仓股,另外还重仓了互联网、新能源、消费电子、医药等行业。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券业格局生变!新巨头净利16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证券行业在经历三年调整期后,终于冬去春来。2...
中国“最”牛县级市:跑出34家... 作 者:微澜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前段时间,在《2025全国百强县》榜单公布后...
生物医药ETF(159859)... 9月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医药板块震荡上行。相关ETF中,截至发稿,生物医药ETF(15985...
对话众擎赵同阳:人形机器人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Pro (ID:gh_c0bb185caa8d),作者:黄小艺人们总是习惯...
芯片股持续活跃 芯片股持续活跃... 【芯片股持续活跃】利扬芯片“20CM涨停”,全志科技、泰凌微、裕太微涨超10%,国芯科技、北京君正、...
华虹公司披露华力微注入预案,公... 9月1日,华虹公司大幅高开,一度大涨超18%,截至发稿,该股涨幅收窄,成交额31.60亿元,换手率8...
阿里巴巴涨近15% 阿里巴巴涨... 9月1日,恒生指数开盘涨1.72%,恒生科技指数涨2.08%。 阿里巴巴涨近15%,中芯国际涨近7%...
高盛时隔一周再度上调寒武纪目标... 高盛称,寒武纪宣布的二季度业绩强劲,保持对公司的积极看法,上调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大英村的汽车产业还能好吗? 不久之前,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发布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量数据:一共生产了41.7...
恒指高开1.72% 恒指高开1... 【恒指高开1.72%】恒指大幅高开1.72%,恒生科技指数涨2.08%。阿里巴巴跳空大涨近15%;半...
创业黑马:AI赋能+版信通,打... “传承成功企业经验,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成长瓶颈”。自2008年踏入中小企业服务领域起,创业黑马(300...
万事利:上半年实现营收3.61... 8月29日,万事利(301066)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万事利实现营业收入3...
中炬高新目标价涨幅超80%;邮... 南财投研通数据显示,8月25日至8月31日,券商给予上市公司目标价共1346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目...
内控漏洞与权益“跛脚”缠绕,“... 文|储燕 出品|天下财道天津证监局的一张罚单,将国寿安保基金推入公众视野。处罚书显示,李丹利用未公开...
中兴通讯上半年营收稳健增长14... AI大模型持续快速发展浪潮,正为算力产业链厂商带来快速转型成长机会。8月28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20...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向上趋势不... 8月A股涨势喜人,进入9月,行情将如何演绎?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经历前期...
阿里云:阿里采购寒武纪 15 ... IT之家 9 月 1 日消息,阿里云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表示:阿里云确实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但传...
德力佳与客户采销不一,研发占比...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 余华丰编:许辉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力佳)拟在上...
百亿级私募持仓曝光 把握上市公... 上市公司半年报,曝光了百亿级私募截至今年6月末的调仓动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共有2...
奇瑞汽车二次递表港交所;八马茶... |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NO.1 奇瑞汽车二次递表港交所 据港交所8月29日消息,奇瑞汽车第...
中央汇金大举加仓股票ETF;吴... 上周A股过去一周(8月25日—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8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8...
半年净赚77亿!“逆变器之王”... 穿越周期,才能更好地成长。作为一家成熟的龙头企业,周期的洗礼不可避免,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企业会在不...
冯仑:不做勉强之事 一问:冯叔,我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时常听一些前辈说,“做生意,谦虚的态度非常重要,别觉得自己在一个行...
1300亿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 记者丨刘雪莹编辑丨曾静娇8月31日,芯片龙头华虹公司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还进电影院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桃子酱,编辑:詹腾宇今年,你一共看...
刚拿到2亿融资,这家创新药公司... 文|胡香赟编辑|海若镜创新药企涌向港股的热情还在持续,近期递表的应世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应世生物成立于...
中国汽车市场整合持续推进,汽车... 这些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激进,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媒体曝出中国汽车市场整合持续推进...
诺和诺德5.5亿美元引进代谢药... 这里是《21健讯Daily》,欢迎与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团队共同关注医药健康行业最新事件!政策动向...
如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在上篇文章《我的个人成长系统方法论》中,我们探讨了个人成长是一场对抗“熵增”(混乱与无序)的持久战。...
华为,搞了个大动作 华为,搞了... 华为和上汽的跨界合作,再次使得原本已经逐渐平静的新能源汽车格局掀起涟漪。尚界仅仅开启预售1个小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