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从百亿到千亿市值,还需几步?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酒泉 海博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扬州
创始人
2025-09-01 22:03:13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今年夏季,全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居民用电与工商业用电需求叠加,电网负荷屡创新高。如何在用电高峰保障供电稳定、在低谷储存电能?

在这条黄金赛道上,海博思创以 “能源血液泵” 的角色占据头部位置,但行业洗牌加剧的当下,其 “储能第一” 的宝座能否坐稳,本质是对企业从 “政策依赖” 到 “市场突围” 能力的终极考验。

中电联《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海博思创以国内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第一的成绩领跑行业。2025年初登陆科创板后,其市值快速攀升至230亿元。

但这份成绩的含金量需辩证看待。

政策驱动期的 “装机量领先”,更多是跑马圈地的结果。当行业进入 “近 30 万家企业同台、头部电池产能超 2100GWh” 的过剩阶段,价格战挤压利润已成常态,正如高工储能研究院院长赵小兵所言,“靠政策拿项目的时代已过,靠价值赢市场才是生存法则”。对海博思创而言,守住优势的核心,在于能否把装机量领先转化为技术壁垒与市场话语权。

在这之前,海博思创仍然面临三个问题:如何匹配市场驱动的逻辑?如何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分化?技术与成本策略是否可持续?

01 “强制配储”政策退坡,海博思创的增长底气如何适配市场逻辑?

2025年2月,《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业内简称“136号文”)的发布,成为储能行业转型的分水岭——文件明确取消“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要求,标志着行业正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过去,近30个省份的强制配储政策虽拉动了装机规模,但也导致部分项目‘为配而配’,调用率不足30%,资源严重浪费。”国网能源研究院储能研究室主任李鹏曾表示。《节点财经》看来,取消强制配储,是储能行业的 “成人礼”—— 它倒逼企业从 “政策任务思维” 转向 “市场化盈利思维”。此时,客户选择供应商的标准已从 “能否落地” 变为 “能否稳定赚钱”。

这对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海博思创的增长底气,恰是精准踩中了 “经济性、可靠性、交付能力” 三大核心需求。



从经济性看,海博思创自研全时云均衡技术将电池寿命延长 20%,本质是帮客户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 在储能项目以 “利润为导向” 的当下,“帮客户省钱” 就是最硬的竞争力;从可靠性看,宽温域、高海拔适配能力,打破了地域对储能应用的限制,这不仅是技术优势,更是对国内复杂地理气候的深度适配,让其能覆盖西北风电、西南光伏等核心场景;从交付能力看,标准化产品与自动化产线压缩 30% 开发周期,在 “抢工期就是抢收益” 的市场中,快速落地能力直接决定客户合作意愿。

更关键的是,海博思创积累的 “3 年以上稳定运行数据”,成为市场驱动期的 “信任通行证”。过去企业拼项目速度,现在客户先问 “能否稳定运行 5 年”—— 这种认知转变下,已验证的可靠性比低价更有说服力,而这正是海博思创区别于中小玩家的核心壁垒。

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之下,海博思创交出一份亮眼的增长答卷: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海博思创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同比增长22.66%;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12.05%。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对“三大核心标准”的精准把控。

02 “国内 + 海外” 双引擎,海博思创的战略布局能否应对市场分化?

当前,国内储能市场已从 “增量扩张” 进入 “存量博弈” 阶段,竞争维度远超 “价格战”:一方面,电池企业向下游延伸,凭借成本优势抢占系统集成市场;另一方面,传统能源巨头通过自建储能团队,减少对外购系统的依赖。这种 “上下夹击” 的格局下,海博思创想要持续增长,也需要有更有利的竞争对策。

从竞争态势看,部分同行选择 “低价换规模”,虽短期能提升出货量,但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节点财经》看来,从粗放竞争到精细化运营的路上,场景可能是储能项目的一个最佳路径。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场景服务,才能在国内的竞争中逃离卷价格的局面。

海博思创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行动 —— 例如在充电场站场景,其不仅提供设备,还通过 AI 云平台优化充放电策略,帮客户实现 “峰谷套利 + 动态增容” 的双重收益,这种 “设备 + 服务” 的模式,让客户更换供应商的成本显著提高。同时,与 “五大六小” 发电集团的长期合作,不仅带来稳定订单,更能通过联合研发(如定制火储联合调频系统),提前锁定未来需求,避免陷入 “同质化低价竞争”。

但需警惕的是,国内地方能源集团与社会资本项目的竞争已愈发激烈 —— 这类客户更关注短期成本,对 “长期运营价值” 的敏感度较低,这可能成为海博思创巩固国内优势的潜在短板。如何在 “高端场景保利润” 与 “中低端场景保规模” 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其国内战略的关键。

《节点财经》看来,海博思创在国内市场的 “储能 + X” 战略,本质是 “场景深耕”。充电场站的 “峰谷套利 + 动态增容”、油田矿山的 “柴油替代减排”、数据中心的 “备用电源降本”,都是将储能与具体场景的痛点结合 —— 这种 “场景化解决方案” 比单一设备销售更有黏性,再加上与 “五大六小” 发电集团的长期绑定,既保证了国内业务的稳定性,又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应用场景。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出海”成为储能企业的共同选择。《节点财经》了解到,国内外市场逻辑差异显著:国内依赖“政策引导+大型能源集团合作”,海外更看重“本地化服务+技术适配”。



在海外方面,海博思创走的是另一条路——“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

“海外市场不是‘国内业务的复制’,而是‘技术适配+本地服务的重构’。”一位接近海博思创的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

简单理解,海外市场的突破,关键在 “精准适配”。

《节点财经》看来,海博思创针对欧洲推出模块化系统、针对东南亚优化散热效率,是 “因地制宜” 的技术策略;在德国、瑞典设分支机构、24 小时本地化运维,是 “贴近客户” 的服务策略。

这种布局下,海外业务成为 “利润高地”——35% 的毛利率远超国内 18% 的水平,印证了 “技术溢价 + 服务增值” 的海外逻辑。行业分析师指出:“欧洲、北美储能市场电价差大,且客户愿意为稳定技术支付溢价。”

中金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竞争力分析》中预测,2025-2027 年欧洲、北美储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 45%、38%,且两地客户对储能系统的可靠性溢价接受度较高,具备 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有望占据 30% 以上的市场份额。

海博思创与欧洲开发商 Repono 的 1.4GWh 合作、新加坡 Alpina 的 5000 套充储一体机订单,正是其切入海外高价值市场的关键布局。不过,券商也提示风险:地缘政策波动可能影响海外项目推进,例如欧洲若出台更严格的 “本地含量要求”,可能增加中国企业的准入成本,这也是海博思创需持续关注的变量。

海博思创通过“国内守优势、海外拓增量”的双格局战略,正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但需注意,“3-5 年海外营收持平国内” 的目标虽有潜力,却面临地缘政策、本地竞争对手的挑战,能否持续突破,取决于本地化运营的深度。

03 应对 “价值内卷”,海博思创的技术与成本策略是否可持续?

随着136号文落地,储能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头部企业开始比拼“技术创新+精细化运营”。

海博思创能否在内卷中构建护城河?《节点财经》看来,AI赋能下的效率提升、成本控制,能够将储能从功能设备,升级为能源中枢,是决定其未来增长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海博思创AI的布局思路,是贯穿整个储能周期。

前期规划:基于AI模型预测区域电价走势,为客户提供“最优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使项目投资回报周期缩短6-12个月;

运维阶段:推出AI运维助手HyperGenie,整合200+电站维修案例与50+专家模型,支持语音交互与故障图谱联动,故障定位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运营阶段:AI云平台实时优化充放电策略,结合电力现货价格调整输出功率,使电站年收益提升10%~15%。

简单理解,前期规划靠 AI 缩短回报周期,运维阶段靠 AI 提速故障定位,运营阶段靠 AI 提升收益 。

另外,海博思创的一个优势是,其电芯采购量稳居行业前列,通过大规模采购可进一步降低成本。2024年通过集中采购,海博思创电芯成本降低8%,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占营收比例稳定在91.55%,优于同行平均水平,让其在价格战中保留了利润空间。

但挑战仍存。2025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研发投入1.37亿元,占比3.03%,虽同比增长17.49%,但仍低于行业均值9.19%,且未达到科创板5%的研发费用率要求。招商证券在《储能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关联研究》中强调:“2025年头部储能企业的研发费用率若低于5%,将难以在长时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形成竞争力。”

在长时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技术迭代速度决定未来话语权,若不能加大投入,现有 AI 优势可能被头部企业超越,短期的成本控制也将难掩长期技术壁垒的缺失。该报告还指出,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排名前 5 的储能企业,在长时储能技术上已实现 10 小时以上放电时长的突破,而海博思创目前公开的长时储能项目仍以 4-6 小时为主,若研发投入未能及时跟上,可能在未来的技术竞赛中落后。

结语:转型期的领跑者,能否守住“储能第一”的位置?

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储能行业正在经历“阵痛式升级”。

储能行业的 “阵痛式升级”,本质是筛选 “真龙头” 的过程。海博思创凭借产品力、双市场布局与 AI 赋能实现逆势增长,但要守住 “储能第一”,还需跨越三道坎:国内需从 “装机量领先” 转向 “市占率稳定”,在存量博弈中平衡利润与规模;海外需突破本地化壁垒实现持续增量,规避地缘风险;研发需补足短板避免技术掉队,尤其在前沿领域抢占先机。

申万宏源在《中国储能龙头企业竞争力评估》中指出,“未来 3-5 年储能全球龙头须具备三大特质:国内市占率稳定在 15% 以上、海外毛利率维持 30%+、研发投入率不低于 6%”。 对照这一标准,海博思创在国内市占率、海外毛利率上已具备基础,但研发投入仍是明显短板。

未来 3-5 年,储能行业将诞生全球级龙头,而胜出者必须具备 “短期盈利 + 长期创新” 的双重能力。海博思创已站在第一梯队,但 能否走得更远,不仅取决于当下的战略执行,更取决于能否将短期优势转化为技术、服务、品牌的长期壁垒 —— 这既是对海博思创的考验,也是中国储能行业从 “规模领先” 到 “技术引领” 的必经之路。

*题图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GEO优化如何帮助上海搬家公司...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本地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像搬家公司这样依赖地理区域客户的企业。如何精准触达潜在...
高盛唱多寒武纪,目标价再度拔高... 一、新闻背后的数字游戏 最近朋友圈被寒武纪刷屏了。高盛一周内两次上调目标价到2104元,搞得跟不要钱...
至信股份IPO背后,实控人来自... 今年6月,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截至目前,该公司上市进程仍处于审核状态,尚未迎来...
又见重要基金产品排兵布阵,投研... 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 闫军)在投研平台化趋势之下,基金公司调兵遣将愈发频繁。 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
美团、阿里、京东“大战”再升级 8月最后一周,财报季还未结束,美团、阿里巴巴、京东便迫不及待在线下零售领域开启新一轮的扩张。 8月2...
原创 任... 经济学家吴晓波在年终秀上发出警示:"未来几年,我们要学会从'Alpha时代'(追求高增长)转向'Be...
金融中报观|江苏银行全面超越,... 城商行头部座次迎来新变化。 随着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中报收官,城商行阵营中,江苏银行以4.7...
饿了么是时候更名淘宝闪购了 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上,作者:何简,编辑:王彬,题图来自:视觉中国经过了半个月的小道消息爆料、KO...
铭基高科重启上市转投北交所 “... 导读:新业务的全面展开,将为铭基高科接下来北交所的上市带来助力。所谓的铭基高科新业务,即为其在新能源...
北矿检测:市占率下滑销售人员不...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罗九/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截至2024年底,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实现营业收...
「解压三件套」,捞了中国人几百...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第一关把你当小孩哄,第二关把你当外国人整。作者 :王动来源: 凤...
刚放号就抢空,从边缘科室变流量...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中医走红背后。作者:朱末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
A股继续上攻! A股继续上攻!... 9月1日,A股市场继续上攻。尽管金融股表现不佳并拖累了大盘,但沪指仍微幅上涨。科技成长股依旧火热,创...
保利发展怎么了?TOP10房企...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撰文|蜜妹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10篇原创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房地产...
一罐卖400!羊奶粉老二冲击上... 出生率是在下降;但,羊奶粉这个赛道,居然是一个新兴赛道。2008年,我国羊奶粉销售额只有3亿;202...
【央行重磅出手】5000亿资金... 央行5000亿“及时雨”精准灌溉!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于20...
金秋盛筵,百城万店美酒消费季即... 在积极响应国家推动消费增长的战略号召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迎来了其成立3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并计划于2...
史上最大“养老骗局”终于倒下 ...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为何老年人成为诈骗“重灾区”?作者:晓芳聊财经来源: 晓芳聊财经...
中银协: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超4...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即中银协)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
医院停供“近视神药”?眼科医疗... 记者 | 李益文编辑 | 叶映橙9月1日,A股眼科医疗概念股盘中集体拉升。截至收盘,莎普爱思、创新医...
2026俄罗斯石油化工暨天然气... 2026俄罗斯西伯利亚国际石油化工及天然气技术装备展览会官方报名通道 2026.06 18-19-2...
华资实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 以8月29日收盘价计算,华资实业目前市盈率(TTM)约为188.97倍,市净率(LF)约2.6倍,市...
人工智能ETF(159819)...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2.7%,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0.7%,人工智能ETF(15...
主力资金 | 3股尾盘获主力资... 今日有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A股今日(9月1日)迎来9月开门红,创业板指涨超2%。行业板块多数...
上市不到一个月,特斯拉Mode... 9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将续航里程830公里Model 3售价下调至25.95万元,降价...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登顶! 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行榜上,深...
中金公司上半年收入128亿,港...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实现收入128.28亿元,同比增长43.96%。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归母净利...
泸州老窖,迎来十年拐点,可惜是... 泸州老窖迎来了十年来首次双下滑,这是一个拐点。8月30日,泸州老窖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泸...
内蒙古知名央企,80后总经理卸... 【高管】出任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3年10个月后,王珍瑞因工作调整原因,向董事会申请辞...
正泰电器:终止分拆子公司至主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日,正泰电器公告,公司决定终止分拆子公司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并撤回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