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交易终止后,公司将实行紧缩发展的政策,主要从缩减研发投入、优化组织结构、加强现金流管理几个方面入手。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应用场景,降低燃料电池成本,以提升盈利能力。”
在9月8日举办的投资者说明会上,亿华通(02402.HK/688339.SH)董事长、总经理张国强表示。对于交易终止原因,他仍以此前公告中的“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表述回复。
上述被终止交易是亿华通已经铺垫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3月12日晚,亿华通宣布拟发行股份向中国旭阳集团(01907.HK)收购其子公司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此番交易将使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旭阳集团。公告次日,亿华通股价一度涨停。
市场看好的是重组后的上下游协同效应。亿华通是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主要为商用车设计、开发和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定州旭阳氢能则专注于高纯度氢及合成氨的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技术研发。亿华通此前称,通过收购可使公司在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完善布局,打通终端应用场景,助力其业务以燃料电池为核心,覆盖氢的“制-储-运-加-研-用”全链条,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在燃料电池行业商业化初期阶段,优化产业链布局对亿华通而言确有必要。作为“氢能第一股”,亿华通曾被市场寄予厚望,公司股价在上市不到一年内最高涨至近350元/股,如今则在20元/股上下徘徊。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且亏损额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同比双双下滑,至此5年半时间里,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2亿元。
亿华通曾多次表示,公司近年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这是因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面临制氢成本较高,市场缺少低成本氢供给;加氢站布局不够,加氢便利度有待提高;氢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公司在半年报中称,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行业规模缩减。基于当前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了审慎的营销扩张策略。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亿华通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降超66%至1717万元,公司研发人员由上年同期的300人减少至128人。9月5日,亿华通还披露了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离职公告,此人曾任公司工艺部经理,生产测试负责人。
至于重组折戟后的安排,张国强表示将实行紧缩发展政策,一是考虑到氢燃料电池系统尚处产业化初期阶段,公司将审慎控制研发成本,将研发资源集中于核心项目上;其二,公司正在精简人员配置,调整组织架构,提高运营效率,以减少日常经营成本支出;其三,公司将加快资金回笼,降低企业运营资金压力,同时控制资本性开支。
不过,公司仍对行业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张国强称,随着国家产业政策不断深入推进,预计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制氢市场快速发展,氢气使用成本将随之下降。从应用场景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也已由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渣土运输、大宗货物等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公司仍将以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及固定式发电为核心产品,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