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 报道
在汽车芯片领域,又一家国产公司将冲击IPO。
近日,江苏车规级芯片企业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琻捷电子”)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
琻捷电子成立于2015年,是车规级无线传感SoC(System-on-Chip,系统级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SoC、车规级电池管理系统(BMS)SoC、电池压力传感器(BPS)SoC等。
据招股书,琻捷电子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及加速新产品商业化;提升智能轮胎传感SoC、BMS SoC及通用传感器接口(USI)SoC方面技术研发能力;扩大国内及国际销售网络;战略投资或收购等。
从复旦课堂到汽车芯片创业
琻捷电子与复旦大学联系紧密,琻捷电子的创始团队主要成员都是复旦校友,第一款汽车传感芯片也是在复旦张江校区诞生。
琻捷电子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梦雄,从复旦校园出发,走向产业界做技术转化,历经多家海外汽车电子大厂,从事汽车传感芯片设计,后回国创业,成为中国汽车芯片领域的代表人物。
李梦雄1994年考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并在1998年于复旦大学攻读微电子专业,师从国内模拟电路芯片设计先驱洪志良。毕业后,李梦雄来到新加坡OKI研发中心任职,进行射频芯片、蓝牙、ADC、DAC等模拟技术研究,不到两年后,李梦雄于2003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李梦雄于2006年加入SEQUANS公司英国分公司。2009年,他加入了森萨塔科技(Sensata Technologies)汽车传感芯片事业部,负责汽车无线传感芯片设计与开发。在这段时间里,李梦雄是年出货量近亿颗的汽车级传感芯片的核心设计者和项目领导者,也是业界首个单芯片WiMAX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解决方案的项目负责人。
据集微网报道,在2014年前后,森萨塔科技重点开拓中国市场,李梦雄频繁往返伦敦希思罗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之间。期间,他意识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年扩大,汽车产业链已经快速地从欧美向中国转移,类似智能手机产业链发展带动了中国电子产业的故事,将会在汽车电子产业上演,随之产生创业想法。
在复旦校友的帮助下,李梦雄临时借用了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的两间办公室,成立了琻捷电子,公司产品定位的突破口,就明确为TPMS汽车胎压监测传感芯片。TPMS用于汽车行驶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监测,那段时间里,随着汽车市场日益扩大,为预防安全事故,各国都推出了TPMS强制安装时间表,中国的胎压强制标准也是箭在弦上。
集微网的报道还称,公司的第一款汽车传感芯片,也正是从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的办公室里诞生。李梦雄和联合创始人李曙光、徐红如、温立等核心团队一起,前后花费了近20个月时间,直到2018年成功量产国内首款TPMS芯片,并在2019年成功打入了汽车前装市场,实现前装量产出货。
2024年7月,琻捷电子完成D+轮融资,款项于7月、11月分批到位,估值36.35亿元。相比2015年8月底天使轮中估值的2700万元,估值增长了约133.6倍。
招股书显示,琻捷电子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李梦雄直接持股10.48%,通过控制两家员工持股计划平台以及一家持股平台,合计控制约28.08%的股份。此外,联合创始人李曙光持股4.17%,并与李梦雄一致行动,合计持股约32.25%,为单一最大股东。
琻捷电子资深投资方包括混改基金、经纬、晨道资本、国风投资、华芯创原、厦门建发、尚颀资本、吉利等;其他投资者包括海风投资、深圳鸿泰、纪源资本、海望基金、保隆科技、广汽投资、金雨茂物、珠海华金、千乘资本、三一集团等。
分市场干到全球第一
目前琻捷电子产品已经顺利"上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琻捷电子是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其中,琻捷电子BMS的核心产品之一BPS SoC于2021年实现量产,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4年BPS SoC产品收入计,琻捷电子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还称,琻捷电子是中国首个实现TPMS SoC及BLE TPMS(低功耗蓝牙汽车轮胎压力传感芯片)SoC量产的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TPMS SoC及BLE TPMS SoC的供应商。
对半导体公司来说,产品定义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在创业之初,李梦雄就预判,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是"电气化,智能化,无线化"。从产品来看,琻捷电子的汽车轮胎压力传感芯片(TPMS)、电池监测系统芯片(BMS)、无线电池监测系统芯片(wBMS)、通用传感接口芯片(USI)的主要产品组合,就在这三个方向展开产品布局的。
琻捷电子聚焦的TPMS SoC和电池压力传感器(BPS)SoC,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稀缺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汽车电子行业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琻捷电子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填补了部分空白,算是比较稀缺。整体来看,目前国内车规级BMS和传感器等组件上,国产化率均有增长空间,但水平各有不同:TPMS国产化率较高,国内有四维图新等玩家;BPS主要涉及关键的安全问题,国内企业导入较慢。
由于琻捷电子主打的芯片产品多涉及安全,要求很高,近年来,各项法规、标准的频繁推出,大大提高了汽车安全标准的门槛,如果能顺利打入汽车供应链,将建立壁垒。且随着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对芯片需求大幅增长。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缺芯"周期,以及芯片国产替代风潮,则让国内初创芯片企业获得机会。
通过率先量产国产化TPMS SoC以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并开创BPS SoC这一全新芯片类别,琻捷电子在汽车OEM关键设计导入(Design-in)阶段就设定了行业基准,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业绩高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琻捷电子处于高速发展进程中。从业绩来看,琻捷电子营收由2022年1.04亿元增至2024年3.48亿元,三年复合增速约83%;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57亿元,同比增长27.1%。
同期琻捷电子毛利率显著改善,其毛利率由2022年的15.4%升至2024年的20.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7.1%。
各报告期内,琻捷电子净亏损分别为2.05亿元、3.56亿元、3.51亿元、1.43亿元,期间累计亏损额达10.55亿元。自成立以来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电子累计亏损约13.02亿元,净资产为负。在持续亏损下,融资为现金增量来源。
琻捷电子在招股书中称,由于公司正处于在快速增长的无线传感SoC行业中拓展业务及运营的阶段,且不断投入研发,短期内可能继续产生净亏损。
产品出货成绩上,截至2025年6月底,琻捷电子汽车传感SoC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1.64亿颗,且无线传感SoC已安装在40多种车型上。而一位汽车产业链从业人士告诉记者,从其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业界对琻捷电子产品的评价还是很好的。”
不过,琻捷电子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一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客户。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了总收入的52.1%,而最大的单一客户占比高达25.2%,其中若干主要客户亦向琻捷电子供货。
招股书显示,客户C于2022年及2023年亦为琻捷电子供应商,主要向后者提供加工服务;客户G于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为琻捷电子供应商,主要供应电子元器件;客户H 2024年亦为琻捷电子供应商,主要供应电子元器件;供应商H亦为琻捷电子2022年的客户,主要向琻捷电子采购USI SoC。
在招股书中,琻捷电子亦列出了其在无线汽车传感SoC市场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但并未直接写出名字,其中包括多家成熟国际半导体巨头。经过记者梳理,琻捷电子列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英飞凌、恩智浦、森萨塔科技以及比利时公司Melexis NV。
国际玩家凭借先发渠道、技术和资本优势迅速占据市场,并依靠积累的商誉和技术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挤压国产汽车芯片厂商。以英飞凌为例,其在无线汽车传感SoC和无线TPMS SoC领域是汽车行业首选产品。根据招股书引述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英飞凌在这两个细分市场均位列全球第一。
琻捷电子亦在招股书中坦言,在无线传感SoC竞争中,部分竞争对手拥有更长的营运历史、更稳固的全球布局、更先进的技术能力、更庞大的客户基础、更充足的财务及其他企业资源,以及更强的议价能力。
在国内,涉足TPMS芯片的上市公司还有四维图新。2019年,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自主研发的胎压监测传感器芯片AC5111宣布正式量产,但并未披露相关TPMS芯片出货量。2025年上半年,四维图新旗下智芯业务收入录得2.59亿元,同比增长2.48%,占总营收17.61亿元的14.73%。截至当前,四维图新市值为210.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