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在距离因“个人家庭原因”请事假两个多月后,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控股”,600606.SH)执行总裁陈军最终选择了辞职。
9月19日,绿地控股方面发布公告称,陈军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执行总裁职务,同时聘请陆新畲、吴晓晖、任虎、薛明辉、姜威担任公司副总裁。
8月5日,绿地大基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陈军(左四)出席会议。绿地集团官微/图
公开资料显示,绿地控股此前共有三位执行总裁,分别为耿靖、陈军和张蕴。除了此番辞任的陈军外,绿地控股执行总裁张蕴也已在今年5月退休离任。
在管理层频繁更迭背后,绿地控股仍在“苦等”扭亏。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营业收入已跌破千亿元大关,同比下降18.06%;归母净利润为-35.0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772.4%。净利润方面,在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两年半时间里,绿地控股已累计亏损超286亿元。
“陈军辞去职务的具体原因在公告中有相应说明,系个人原因。”9月22日,绿地控股董秘办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对于公司后续如何扭亏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推动库存去化,同时提高市场流动性和现金流储备”。
接连失去两位执行总裁
9月19日,绿地控股第十一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任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陈军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执行总裁职务,也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同意聘请陆新畬、吴晓晖、任虎、薛明辉、姜威担任公司副总裁。绿地控股方面表示,上述高管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
据了解,陈军已在绿地控股任职多年,先后担任绿地集团成都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西安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西安(西北)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绿地集团总裁助理、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执行总裁,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等职务。
相关报道显示,今年7月,对于“陈军自5月下旬后便处于失联状态”的市场传闻,绿地控股方面曾回应称,陈军目前仍在公司履职,能够正常与其取得联系。但因“个人家庭原因”,其向公司申请了事假。
记者翻阅绿地控股官微“绿地集团”公众号发现,今年8月5日,绿地大基建集团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开创大基建产业新的发展局面,为绿地集团整体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配发的照片显示,陈军参加了上述会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公布的《上海嘉定沪嘉高速——嘉闵高架联络线新建工程项目“12·22”较大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即外界熟知的“12·22上海地铁11号线遭吊车侵入事故”)中,陈军因“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力,对相关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履职不力情况失察”被建议问责,同时建议对绿地控股给予通报批评。
除陈军外,今年5月,绿地控股方面公告称,张蕴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担任绿地控股董事、执行总裁职务。9月22日,记者查阅绿地控股官网发现,在“管理团队”照片中,已没有陈军的相关信息,但张蕴仍处其中,身份是“党委书记”。
对于两位执行总裁接连退休或离任,上述绿地控股董秘办负责人表示,公司一些高层人事调整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正常的经营行为”。
两年半亏损超286亿元
在高管频繁变动背后,绿地控股的业绩表现也备受市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绿地控股创立于1992年7月18日,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金融、能源、消费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连续13年入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2024年位列第291位。
根据财报数据,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44.95亿元,同比下降18.06%;而在去年同期,该数据为1153.27亿元,同比下降33.8%。这也意味着,绿地控股半年营业收入已跌破千亿元。
对于营收变动情况,绿地控股方面解释称:“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仍旧处于行业调整状态,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绿地控股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房地产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9%,建筑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57%。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及基建行业相关市场依旧低迷。公司房地产结转项目较少,使得结转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绿地控股方面表示,基建产业受上游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尚未缓解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亦有较大幅度下降。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绿地控股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Wind显示,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6亿元、-155.52亿元、-35.06亿元。即在最近两年半时间内,绿地控股累计亏损达到286.14亿元。
绿地控股董秘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亏损主要与项目去化滞缓、资产做了相应减值有关。
据了解,绿地控股方面曾在今年4月对外表示:“2024年度,公司共计提各类信用减值损失22.18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2.91亿元。”
记者注意到,绿地控股正大力推进房地产、基建业务发展。绿地控股方面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成都蜀峰468、武汉天河会展、长春绿地中心、济南绿地新都会等一批停缓建项目实现复工。”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也拓展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今年2月,绿地控股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将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资源,构建国际化经营体系,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
“通过整车出口、海外组装、服务集成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打造绿地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力争在未来三年实现年出口10万辆、年销售规模百亿元的目标。”绿地控股方面彼时表示。
对于新能源汽车出口业务发展现状,绿地控股董秘办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在有序推进。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也会在上交所网站进行披露。”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上一篇:创业板指高开逾1%,消费电子板块盘初走强 创业板指涨逾1%锂电池概念股走强 创业板指高开近5%沪指涨超2.5%
下一篇:券商ETF(159842)连续19日“吸金”累计超24亿元,券商三季度业绩预期乐观有望支撑估值修复 券商etf大幅增长 券商etf159842跟踪哪个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