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背不如攀岩,都市健身新思路
创始人
2025-09-30 08:04:57

继“练背防垮脸”风之后,都市人又有了练背新思路——练背不如攀岩。


社交媒体上,攀岩人常常随地大小展背,在岩馆灯光加持下,雕刻出深深浅浅的背花;一旦在墙上动起来,肌肉层次随着攀爬者的手脚移动变得丰富,呈现出动态的美感;更有健身人转攀岩,几乎无痛解锁引体向上。


据《2023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小红书与“攀岩”相关的笔记达到65万+,2019~2023年间笔记数量增长了30倍。截至9月29日,#上墙吧攀岩人的话题浏览量已高达7.5亿,讨论量319万。


比起健身房里的孤立训练,攀岩是一项全身调动的运动,踩点、推髋、侧身、跳跃等,弥补了健身房里专注矢状面和冠状面发力的短板,调动全身动力链,找回人体在行走、跑跳中本来的身体功能。


除此之外,攀岩也是更有目标性的运动——完成一条线,摸到下一个点,反馈比臂围增大1厘米、硬拉再加20公斤更即时,既有及时反馈的多巴胺,也有延迟满足的内啡肽;而攀岩中高度的专注会让攀爬者进入心流状态,全神贯注于自己与岩壁的关系,不用在意任何评价与标准,获得大梦一场般酣畅淋漓的体验;更不必谈攀岩馆里的独特氛围,不论是i人还是e人,只要同磕一条线,就能很自然成为朋友。


从追求肌肉维度的形体美,到追求运动表现;从忍受“重复的折磨”,到享受“身体解题”的乐趣,攀岩馆成了都市人健身与修行的游乐场。


练背的尽头,是岩壁


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商业攀岩馆数量为636家,相较2022年初统计的485家,增⻓31%,⾸次超过美国。北京青山攀岩馆创始人@贝壳观察到,“每天都有大量不熟悉的新面孔加入到攀岩活动里”,而岩馆的商业化趋势也推动攀岩增加了娱乐属性——门槛降低,容易入门。


社交媒体上,“攀岩背”成为新的审美符号。健身博主们开始展示由菱形肌、大圆肌、斜方肌下部等肌群协调构成的“圣诞树”背部线条,这种审美转变的背后,是对“实用力量”的重新定义。


2024年新入坑的@47,过去一周两练肩背,攀岩后常常爬一休一,“腹肌和背肌都愈发明显,咱也能小鹏展翅了”,更重要的是,身体更轻盈、向上、灵活和敏捷了。


比起大众对攀岩的误解——上肢一定要很强,攀岩其实是一项要求全身协调发力的运动,更强调下肢发力和核心传导能力,这种发力模式与传统健身房的孤立训练形成鲜明对比,它能同时激活深层稳定肌群和表层运动肌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发力”。不少新手在入坑攀岩几个月后,惊喜地发现自己能完成引体向上了,与其说攀岩要求上肢很强,不如说,攀岩令上肢变强。


健身多年的体能教练@张逍逸在今年5月入坑攀岩,每周训练5~7次,据他介绍,现在的背部线条更清晰,手臂肌肉纤维更粗,“超强麒麟臂就很帅”,除此外,手指的指力经过锻炼后更加有力耐力也更好。


提到自己起初攀岩的经历:一口气能拉30个引体,结果在墙上根本挂不住,经常掉下来,“自信心很受打击”。但如今她解锁了更多动态动作,比如起飞、跑跳、单手控制等,在他看来,攀岩后让核心力量的运用更加具象化了,“在空中核心的保持是极为重要的”。


传统练背,注重单关节运动,比如高位下拉主要刺激背阔肌。而攀岩时的每个动作都是多关节协同,要求背肌与核心、下肢形成动力传递。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塑造更立体的背部线条,更重要的是提升身体的整体功能。更不必说攀岩对除了背阔肌外的小肌群的调用,比如大小圆肌、菱形肌、肩袖肌群等。


攀岩4年的健身教练@Yan提到,健身人去攀岩,这个过程就像把大刀雕刻的背部线条,再用美工刀精细雕刻一番,让“好看”变得有细节。


攀岩崛起,一场身心合一的功能性训练


都市人爱上攀岩,一方面来自于“活肌肉”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攀岩馆也是成年人洗掉班味的游乐园——盯住眼前的目标即可,一定有一条线可以带回家(即完成一段线路),这是在工作中很难获得的成就感,特别是,还能和陌生岩友一起,带几条线回家。


比起健身房里的孤立训练,“攀岩更像是游戏”,@贝壳介绍道,不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有适合自己的关卡,也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方式,“当你完成了别人没有完成的线路时,那种胜利的感觉确实很棒!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比你更强壮、更强大的人”。


健身房的训练是相对简单、固定和安全的,比如传统三大项硬拉、深蹲、卧推是在矢状面的运动,引体向上、实力推是冠状面的运动,几乎很少涉及水平面的旋转发力和螺旋发力,如网球、高尔夫球的蹬转发力,但这恰好是日常生活最需要的力量,比如走路和跑步就是动用的螺旋发力。


攀岩过程中丰富的动作,会补齐健身房里练不到的身体短板,瞬间调动从手指尖到脚趾的全身肌肉链,尤其是核心、背部、腿部,实现真正的“力从地起”,完美契合“好用”的需求。除此之外,丰富的动作库也会迫使训练者关注身体短板,比如双侧发力不均、胸椎或肩膀灵活度欠缺,帮助训练者主动矫正体态。


除此外,攀岩也是一场身心的修炼,完成一条路线所需的专注,让人自然而然地进入心理学上的“心流状态”。这种全神贯注不仅带来压力的释放,更通过即时的正向反馈——成功触碰到下一个岩点,完成一条路线——持续激发内在动力。


@47认为攀岩是具身认知的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觉察、体验和表达能力。它意味着我们不仅仅通过思考理解世界,还要通过身体感受它,真正住进自己的身体。“从看不懂线,到能想出自己和墙的关系、动作如何在墙上连线。从不信任自己的上肢力量,到明白很多动作需要的是整体协作,而不是依赖某一部分孤立的蛮力。”


她形容这是一种像练武功一样身心合一的状态,“智力和体力上都有着正向反馈”,越来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同时也知道自己进步的方向。攀岩是一项极其需要高度专注,关注自我的运动,通过每一次的踩点、抓点、转移重心的尝试,让攀爬者理解自己与所处的物理世界的关系,也确认自我的存在。


而攀岩中Beta的存在,更是对东亚人被标准规训的一生的疗愈。


在攀岩中,一条路线的解法被称为“Beta”。但最关键的是:没有唯一的标准Beta。取决于你的身高、臂展、力量特点和恐惧心理,最适合你的解法可能独一无二。它生动地诠释了一个道理:世界上存在无数种“正确”,盲目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Beta),可能让你摔得很惨,你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独特的社交生态也让攀岩馆成为都市中的“第三空间”。


与健身房中常见的各自为战不同,岩馆内自然形成了互助的氛围。岩友们会自发讨论路线解法,为彼此的成功喝彩。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轻社交,既满足了都市人的社交需求,又不会带来负担。@贝壳介绍道:攀岩馆的社交,一方面是来自于线路的公平性——任何人都能尝试,都有自己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为了完成这一条线的共同目标去比试和分享,“真正的乐趣就在大家一起磕线的过程中”。


泵感到岩感,健身人无痛转型


对许多健身爱好者而言,从健身房转向岩馆并非简单的场地转换,而是一场训练理念的重构。如何在保留原有健身成果的基础上,顺利过渡到攀岩世界,需要科学的转型策略。


第一是调整训练重心,传统健身追求肌肉孤立刺激,而攀岩更注重动作模式与神经肌肉协调,需要将训练重点从“举起更大重量”转向“掌握更多动作模式”。新手应该把70%的精力放在学习基本动作技术上,30%用于维持基础力量训练,避免过度使用力量而忽视了技巧的精进。


第二,想要攀岩进步,健身房的修炼依然很重要,遵循“相辅相成”逻辑:将健身房训练视为攀岩的“补强”,如练背提升拉力,深蹲提升爆发力,让枯燥的力量训练有明确的目标感。


攀岩近3年的@阿灿保持一周3爬的节奏,剩下4天练腿和胸,“拮抗肌群很重要,肌肉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防范伤病。”在他看来,攀岩不算训练角色,其它的训练都是为攀岩服务。这种训练逻辑的转变,让健身房的每个动作都直接服务于岩壁上的表现,形成了良性的训练闭环。


从ACE(美国运动协会)的IFT模型来看,攀岩追求运动表现,而在此之前,功能(稳定性和灵活性)、健康(动作模式)和体能(抗阻训练)都是基础。没有基础的运动表现注定是悬浮的高楼——天花板低、受伤几率高。攀岩人想要追求持续稳定的进步,健身房训练依然是重中之重。


更重要的是以“趣味性”作为衡量标准。当健身变得乏味时,攀岩的趣味性恰好能弥补这种心理消耗——不再把健身视为苦修,而是通过攀岩重新点燃对运动的热爱。当你在岩壁上感受到破解路线的快感,在健身房体会到力量提升带来的实际进步时,运动就不再是负担,而成为生活中令人期待的部分。


从泵感到岩感,不仅是训练方式的转变,更是运动理念的升级——让身体在乐趣中变得更强,让训练在游戏中持续进行。这或许是都市人能够长期坚持运动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有棵树三股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9月29日晚间,有棵树(300209.SZ)发布关于公司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
虚减收入,反向造假一样重罚! ... 星空君搞过几次IPO,除了无休止的熬夜加班加点外,最大的体会是为了让财报好看那么一点点,真的是殚精竭...
大屠杀题材需要回避暴力吗? 几年前,我曾在专栏中提出过一个战争片的鉴赏标准:“如果看完一部战争片,大家都去纪念馆献花默哀了,那说...
报废火车车厢一节卖十几万,火车... 近年来,伴随着高铁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绿皮火车似乎是越来越少了,但是这些逐渐退出市场的火车车厢都去哪了...
练背不如攀岩,都市健身新思路 继“练背防垮脸”风之后,都市人又有了练背新思路——练背不如攀岩。社交媒体上,攀岩人常常随地大小展背,...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英伟达涨...   中新经纬9月30日电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15%报46316...
美抛所谓“美台芯片制造五五分”...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抛出所谓“美台芯片制...
Anthropic推出Clau... Anthropic宣称推出“全球最佳编码模型”。9月29日,Anthropic推出了其最新的AI模型...
盘前必读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财经日历】中国9月PMI;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2025中国天津国际车展9月30日至10月6日举办...
中东资本,加速融入中国 曾经的石油富国们,正通过各类投资渠道加速资本融入中国。坐拥全球总储量58%以上的石油,中东国家在化石...
A股休市8天,持股过节还是持币... 今年的国庆假期,A股休市8天。从具体安排来看,A股从今年10月1日休市至10月8日,合计休市8天。与...
三年亏3.75亿元 优艾智合闯... 最新一波赴港递表的4家机器人公司中,只有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艾智合”)处于亏...
离婚被分走1675万股股份后,... 9月29日,丽人丽妆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黄韬因涉及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收到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
交易规模超520亿美元!游戏巨... 游戏巨头EA(Electronic Arts Inc.)正接近达成一项里程碑式的私有化协议,该交易不...
美国劳工统计局:一旦发生政府停... 美国劳工部正在为一旦该国政府停摆可能出现的新闻与数据“停摆”做准备。若美国国会在本财年周二结束前未能...
权益类成主力军 年内公募新发规... 前三季度即将收官,公募基金最新发行情况随之揭晓。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年内公募新发规模达91...
OpenAI计划推出Sora ... 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OpenAI计划发布新版Sora 2视频生成器,并将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推出。而...
公募调研忙!光伏设备成“香饽饽...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2025年四季度将启,基金公司的最新调研动向也备受关注。东方财富Choice...
券商股爆发,香港证监会最新披露... 9月29日,A股市场全面上涨,券商板块爆发,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只券商股涨停。值得注意的是,券商H...
诺娃RWA丨加密货币的未来会对... 加密货币的发展正从 “野蛮生长” 转向 “规范运行”,其未来趋势将深刻改变个人的资产管理、日常支付与...
国林科技拟购凯涟捷91.07%...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 王蔓蕾)9月29日晚间,国林科技(300786)披露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清空社交账号,... 9月28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清空多个社交账号内容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报道,9月28日,记者发现,西贝...
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9月29日,由四川省商务厅指导,德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德阳市商务局、德阳经开区管...
砸钱消灾?为降特朗普的39%关... 为了摆脱特朗普政府征收的超高惩罚性关税,瑞士正考虑砸钱消灾,这种策略凸显了小国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OPEC+或10月再增产石油、... 受OPEC+可能在10月再次增产的迹象影响,油价周一大跌,抹去了上周的涨幅。WTI原油期货盘中下跌4...
78只、771.64亿元,A股... 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市场即将收官。根据安排,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将于9月30日上市。据同花顺...
A股前三季度新股数量与募资额双... 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股市场即将收官。根据安排,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将于9月30日上市。据同花顺...
原创 帮... 最近发改委发布会的消息,估计不少A股朋友都在琢磨——又是“适时加力”搞宏观政策,又是砸出5000亿的...
美股小幅收高,中国金龙指数涨逾... *三大股指小幅收高,纳指涨近0.5%;*中长期美债收益率走低,基准10年期美债跌5个基点;*国际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