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澳两国的贸易关系再次出现了波动。事情的起因是中国方面宣布暂停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集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船货。此举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等矿产将面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的困境。看到订单停滞,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失望,并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尽快得到解决,保证铁矿石能够顺利出口到中国。
一些了解中澳关系的朋友可能会感到困惑。毕竟,虽然过去两国曾因某些争议而影响过贸易,但近年来中澳关系逐步改善,贸易也恢复了正常。那么,为什么中方在这个时候突然停了交易呢?难道澳大利亚又采取了对中国不友好的措施?
其实,澳大利亚最近确实有考虑采取一些可能对中国不利的行动,但这次中方暂停交易主要和政治无关,更多的是因为商业因素。从市场角度来看,全球钢铁贸易受到了多国征收关税的影响,导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可能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全球铁矿石的供应方也在增加。比如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将在年底开始生产,年产量预计达到1.2亿吨。这意味着中国在采购铁矿石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另一方面,必和必拓作为中国铁矿石三大供应商之一,在定价上有较大主导权,导致中澳之间的谈判陷入僵局。中国方面希望能够在价格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特别是对那些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了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采购,但允许已经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到港。由此可见,中国更倾向于通过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因此,这次中方暂停交易主要是出于市场和货币的考虑,而非政治因素。而关于澳大利亚是否对中国采取敌意措施,实际上是指西方国家计划对中国稀土设定价格下限并加税,澳大利亚也可能考虑参与其中。这一举动可能会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稀土竞争力带来一定影响。
不过,目前澳大利亚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限制中国稀土的进口。因此,中国暂停铁矿石交易的举动,应该和这一问题关系不大。然而,这一举动或许是向澳大利亚传递一个信号:如果澳方真的对中国采取行动,那么中国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