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渤海银行发布公告,拟就500亿债权资产转让寻求股东大会授权。
实际上,500亿仅是债权的本金,另有利息百亿、罚息近百亿,以及代垫的司法费用,合计将近700亿元。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仅500亿的债权本金,就已经超过渤海银行2025年中报所披露的不良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的总额。
而公告显示,渤海银行拟转让的底价为不低于488.83亿元。此番资产转让,由于底价高于账面价值5.73亿元,对渤海银行财务的影响反而是正向的。
资产包里装的啥?
公告显示,拟转让的资产为渤海银行依法享有的债权资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于合同价值等适用情况,拟转让资产的本金金额约为499.37亿元、利息金额合计约104.36亿元、罚息金额合计约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金额合计约1.26亿元。
而渤海银行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81%,尚在正常范围之内。据此推算,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72.69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为277.65亿元,两者合计为450.34亿元。
此次资产处置的债权本金500亿元,显然已经超过了渤海银行不良贷款加上关注类贷款的总额。
在公告中,渤海银行并没有称此次拟转让的资产为不良资产,但高达近百亿的罚息,至少说明有些贷款并没有按期还款。
具体来看,按债权种类划分,该批资产涉及贷款108户,本金318.78亿元;资产管理计划32户,本金170.09亿元;另有票据、保理、信用证等。
按账龄划分,5年以上(含5年)债权52户,本金275.65亿元;3-5(不含)年的债权31户,本金152.18亿元。
所转让资产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前亏损及税后净亏损分别为0.64亿元及0.48亿元。这也显然说明,这批资产是渤海银行的“包袱”。
为何要卖?渤海银行表示,通过出售该资产,可将多年历史积存的经济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一次出清;并预期能够较大幅度改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节省风险资产占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升资本利用率和盈利能力,有效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管治水平,为实现整体稳定运营奠定更稳固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该笔资产转让完成后,渤海银行主要经营指标预期将有明显改善。
如何定价?
渤海银行表示,转让资产的最终交易价格将取决于最终公开挂牌方式竞价价格。转让资产的初步最低价格总额不低于约人民币488.83亿元,相当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拟转让资产债权总额(即包括本金、利息、罚息及代垫司法费用金额)的约7折。
对于定价依据,渤海银行表示考虑以下四项因素后确定:
第一,从四个方面逐项测算资产的预计受偿价值,包括抵质押受偿来源,一般债权受偿来源、保证受偿来源和其它受偿来源。同时以预计可受偿价值为基础,综合考虑预计收回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转让资产的初步价格。
第二,参考当前资产转让的市场行情。参考渤海银行2024年披露的两次资产批量转让的历史交易折扣状况,成交价的平均债权金额折扣约为7折。
第三,考虑到完成债权转让将有利于进一步调整资产质量结构、减少拨备及资产减值损失的
计提,可以进一步优化相关财务指标,提高盈利能力。此次债权转让收回的资金将用于归还渤海银行的贷款及相应附属权益,对差额部分进行核销。
第四,为最大幅度降低本行在资产转让中的损失,参考当前资产转让市场行情及发展变化趋势最终确定拟转让价格,最终根据挂牌竞拍情况确定转让资产的价格。
因此,渤海银行董事会认为,本次拟转让资产的初步最低定价及确定方式属公平合理。
财务影响几何?
对于出售事项对财务的影响,渤海银行也进行了测算。
以2024年12月31日数据计算,渤海银行应收取对价不低于488.83亿元。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转让资产账面价值约为483.10亿元,其为所转让资产的债权本金余额及其对应的表内利息及代垫司法费用的总金额减去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得出。
上述对价减去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对渤海银行带来正向财务影响5.73亿元。
出售资产的所得资金不低于约488.83亿元,该款项拟用于补充渤海银行的一般性运营资金。
对于潜在的资产受让方,信达、东方、长城、中信金融资产公司以及天津当地的天津津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都有资格接手资产。
渤海银行称,由于本次建议出售事项涉及资产规模较大,难以通过一次转让完成,且每批次资产出售的组织准备所需必要时间及实施条件具有不确定性,为便于资产有序完成转让,拟向股东大会申请授权,在授权有效期内分批次完成资产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