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在杭州跟两位老朋友吃饭,他们都在今年的美股市场赚了不少钱,相谈甚欢。散席前,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什么黑天鹅事件,让当前的美股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牛市中断乃至彻底熄火,那最有可能是什么事件?”
对方列举了一连串“不会出现这种事件”的理由:美国经济还比较强劲,暂时应该不会再爆发大规模局部战争,美股估值虽高但还没有高到离谱,等等。不过,大家最后还是达成了共识——如果真有什么黑天鹅,第一是明年中期选举前夕美国内部的一系列政治操作,第二就是全球贸易摩擦再次升温。中期选举还很遥远,按照惯例,最早也得到明年夏天才会整活;而贸易摩擦随时可能归来。
散席之后仅仅两个多小时,美股就暴跌了。所有正在交易的风险资产几乎全部大跌。起因竟然就是贸易摩擦的再度升温!今年4月发生的事情让大家记忆犹新,这次的反应似乎不如上次那么极端,但仍然是最近一段时间最极端的。
资本市场最需要的东西,第一是稳定,第二是增长。如果能够稳定地增长,那就再好不过——那就是最近三年美国科技巨头交出的答卷。而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乃至地缘政治格局紧张,首先会严重威胁稳定,其次会严重拖累增长。美国经济最近几个月已经出现了一些疲软的迹象,如果贸易争端重燃,无疑会推高通胀乃至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差不多,无论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只要是全球贸易体系的一员,贸易摩擦就是一个不利因素。
但是问题来了:贸易摩擦重启,真的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吗?所谓黑天鹅,就是一般认为不太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之后后果会很严重的事件。难道昨晚发生的事情真的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吗?恰恰相反,综合最近半年的全球局势和美国白宫的总体政策,这应该是一个“灰犀牛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却被人们选择性低估了。
仔细阅读美国现任总统去年提出的竞选纲领,以及今年以来签署的相关法案和行政命令,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些重大方针上面,他不仅仅是喊口号,而是认真,而这些方针迄今只得到了部分执行:
截至今年
在“投资美国”和制造业回流方面,许多大企业都做出了承诺,但仅仅是承诺而已。美国制造业和蓝领就业规模尚未出现根本性反转,贸易逆差也并未出现大幅收窄的迹象。
前三季度,美国已经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局限于减税、扩大财政补贴等方面,这是传统共和党人的思路。在“大美丽法案”上,白宫其实对共和党建制派进行了一定的妥协。
中美两国的科技竞争与其说在降温,不如说在升温。以前看起来是美国完全主动,现在中国明显也想接过一定的主动权。哪怕是在三季度贸易摩擦降温的阶段,科技竞争也没有缓解。
综上所述,如果要让MAGA支持者真正满意,如果要实现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化格局的根本改造,重启贸易摩擦只是时间问题。今年二三季度,白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谈判态度,被很多人视为“软弱”,甚至整个贸易冲突都只是“装装样子”而已——他们显然错了。本届白宫或许在具体的执行细节上面暴露了草台班子的本质,但是在指导思想上,它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附带说一句,很多人把今年4—5月发生的戏剧性反转,视为“白宫带头炒股票”的表演,这也过度庸俗化了。白宫或许确实有人在炒股票,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整个贸易冲突就是为了逢低吸入、拉高出货而表演的一出戏。这种对重大国际事务的庸俗化、娱乐化解读,是社交媒体时代的特定产物,在短期或许具备一定的“解释力”,可是在长期一定会栽大跟头。
那么,最近几天出现的情况,跟今年4月第一次出现的贸易冲突相比,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或许在于,这次的主导者不完全是美国了。半年前,整个世界都在跟着白宫的指挥棒转:白宫宣布加税,白宫对所有贸易伙伴进行点评,白宫今天表示强硬、明天又表示软弱……虽然白宫显得反复乃至滑稽,但主动权不折不扣地掌握在它手中。后续的一系列议事日程包括具体的贸易谈判,无论有没有让美国受益,其节奏主要还是由白宫设定的。
现在则完全变化了。昨晚白宫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恰恰是发现了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竟然采取了主动的姿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当前的议程。从客观上看,今后的全球经贸形势会更加复杂,因为主要的博弈双方都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日程,你来我往的格局恐怕会持续一段时间,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几天乃至几个月会发生什么。
我想再强调一下:全球贸易摩擦的再度升温,绝对不是什么“黑天鹅”(真正的小概率事件),而是“灰犀牛”(高概率却被人忽视的风险)。因为AI主导的科技革命来势十分迅猛,美国和中国的资本市场都比较乐观,大家习惯性地忽略了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有深远影响的全球性经贸矛盾。这次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好评估;但是底线很明确,那就是不太可能像今年4—5月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解决乃至被市场扔到脑后。
事实上,此前市场认为“问题已经解决”,本来就是错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白宫也在误导大家,从而为资本市场制造良好的幻影。这一次,大家或许没那么容易被误导了。我仍然坚信AI终将改变人类社会,其带来的增长是真实的、可持续的。但是当短期到中期的经济压力过于严重时,很多事情可能会改变,因为长期和短期本来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 (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