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关税大棒”,好像失灵了。
上周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闻听此言,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下挫,纳指单日暴跌3.56%,七大科技巨头一夜蒸发5.5万亿元市值,直接来了个“黑色星期五”。
大洋彼岸的A股同样瞬间紧绷,周末两天股民们情绪低迷,“周一大跌”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
但实际情况出乎意料。周一A股市场震荡回升,低开高走,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5万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19%,深成指跌0.93%,创业板指跌1.11%。
指数微跌,部分板块还非常活跃。稀土永磁板块、芯片产业链、有色金属板块都涨得很猛。尤其是稀土永磁概念,出现多股涨停。
为啥A股走出了意料之外的行情?
我们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视角来看。
先看外部,川普这次“认怂”非常快。
特朗普霸气威胁加关税之后,仅仅过了一个周末,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出来说话“特朗普愿意与中国进行理性谈判。”紧接着特朗普的口气也软了下来,他强调“美国想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
知道川普会怂,但没想到这么快。现在大家已经总结出川普的套路:TACO。
TACO被网友调侃为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退缩)。
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川普谈判策略的四步曲:Tantrum(发怒)→ Anx*iety(焦虑)→ Compromise(妥协)→ Outcome(结果)。
狼来了喊多了,大家也就不信了。川普的空炮放多了,大家也免疫了。
再看内部,和以往不同,中国手上至少多了两张王牌。
一是稀土。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多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新政不仅限制稀土产品出口,更将涉及开采、冶炼分离、金属提纯、磁材制造等全链条技术纳入管控,并设置0.1%的极低门槛,展现战略力度。
也就是说,只要使用了来自中国的稀土,就算含量只有0.1%,也要逐案申请出口许可。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
有机构做过测算,每生产一辆汽车,需用掉1kg的稀土;生产一台人形机器人,会用掉约4kg稀土;生产一架F-35战斗机,需用掉417kg稀土。
可以说,现在几乎所有高精尖产品,都离不开稀土。
而中国,恰好又在稀土领域占据绝对优势。2024年中国稀土储量达4400万吨,占全球近49%的储量。当年产量27万吨,占全球的69.2%。
中国在稀土精炼和高端磁体制造方面掌握核心科技,控制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精炼产能,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也由中国主导,全球产量超过90%。中国还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从原材料的开采、冶炼、分离、加工,循环回收等五个环节,均能够自主完成。
正因此,稀土掐住了西方国家的“七寸”。美国国防情报公司Govini的报告显示,超过1900种美国武器系统的关键矿产都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如果没有充足的稀土,美国的高端科技和先进军事,都得不到保障。
二是芯片。
过去几年,这一直是我们被掐住脖子的短板。2020年以来,美国多次出台政策,将上百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封锁10纳米及以下的芯片和相关技术、设备等流入中国。
就在这两天,最新消息传来,中国半导体企业新凯来已经突破7nm制程,有望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局面。
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新凯来这个名字,这家企业成立于2021年8月,是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主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
今年3月,新凯来首次参展行业展会,亮出的产品令世界惊讶。
这么说吧,芯片制造的几大核心装备(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机械抛光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除了光刻机,新凯来都拥有自主制造能力!
更有小道消息传出,新凯来旗下子公司打造的首款国产28纳米DUV光刻机已进入中芯国际试量产阶段。
一旦完成试量产,全球95%以上的芯片都能实现国产化,剩下的5%只需再等待一两年即可解决。
也正因此,新凯来被不少人称作是“中国版阿斯麦”。顺便说一嘴,据媒体报道,新凯来的前身是华为2012实验室的星光工程部,此前主要负责华为精密装备的设计、开发,汇聚了国内外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顶尖专家。这几天,新凯来概念股都涨疯了。
不难发现,新凯来的成立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2021年,正是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制裁升级之际,新凯来应运而生,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张王牌。
实际上,中国的芯片行业,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从CPU、GPU、NPU、DPU等各种核心处理器,到操作系统、数据库、AI框架等多种基础软件,再到存储芯片产业,“中国芯”正在硬起来。
这一次,我们的底气,比以往更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