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金价都飙到4143美元一盎司了,身边还有人在问:“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我反问他一句:“你知道到底是谁在买吗?”他愣住。很多人光看K线,却没看清背后那群人。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金价这么高,到底谁在买?
一、央行那拨人,闷声扫货
先说最大手笔的。中国央行,连续十个月增持,官方储备拉到2298吨。俄罗斯、土耳其、波兰,也都在买。他们图啥?去美元化。一句话,把外储里绿票子换成黄货,心里踏实。你品品,这动作像不像把存款从活期挪成定期?国家队的算盘不复杂:美债不稳,地缘打架,黄金是硬通货。他们越买,金价越下不来。细思极恐,咱们小散跟着起哄,其实陪太子读书。
二、年轻人,把金豆当余额宝
再说最小颗粒的。你刷小红书没?“攒金豆”话题,阅读量过十亿。一粒1克,四百多块,打卡式存。有人每天省一杯奶茶,攒一颗,图个仪式感。
数据摆这: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金条金币消费同比涨26.77%。别小看这一克两克,聚起来就是百吨级。年轻人不是傻,是换思路。股票基金绿到发慌,黄金至少摸得着。他们买的不止是金属,是情绪价值。说真的,我侄女把金豆放透明罐,说看着就有安全感。你能笑她?她至少没加杠杆。
三、中产大妈,换手潮里的聪明
别急着调侃“中国大妈”。2013年那波抢金,她们被挂在山岗。今年画风变了。记者蹲点水贝,发现排队最长的不是买,而是卖。十年前扫的项链,如今翻倍,大妈们套现给子女凑首付。卖完,她们转身去银行开积存金账户,手续费低,还能随时提金。低买高卖,这一把,她们玩明白了。你品品,这叫“以金养老”Plus版。
四、高净值,把黄金当保险柜
身价过亿的老板们,他们买金,不逛柜台,直接走银行大宗通道,锁价、保密、包邮。
为啥?资产隔离。公司债、地产雷,说不准哪天轮到自己。黄金往保险库一放,不记名、不联网,关键时候能救命。高盛报告把话挑明:“私人部门分散化需求强劲”。翻译成人话,就是有钱人都在找后路。
五、投机盘,夜盘里冲浪
还有一拨,纯线上玩家。黄金ETF,二季度国内流入464亿,持仓增61吨。他们连金条长啥样都不知道,就爱T+0。白天A股挨揍,晚上来COMEX扳本。十来倍杠杆,五分钟拉一根长阳,爽感堪比盲盒。可一旦美非农超预期,瞬间爆仓。说真的,这帮人不是看多黄金,是看多空情绪。他们来也快,去也快,留下一地烟头。
六、老铺门口,婚嫁刚需还在
最后,别忽略最传统的。老凤祥、老庙,足金饰品破1000元/克,照样有人排队13小时。为啥?要结婚。丈母娘要三金,改不了。价格再高,该买还得买。销售员说,现在流行“轻量化”,项链做细点,克重减一半,面子给足,预算保住。你品品,这叫“刚需式妥协”。
写到这,答案已经摊在桌面
金价高,不是一拨人在买,是几拨人各怀心思。央行去美元,年轻人找安慰,大妈做波段,富豪藏后路,投机客撸短线,新人走流程。需求叠着需求,就把金价抬成梯子。接下来还会涨吗?没人能拍胸脯。能确定的是:只要世界还吵,美元还晃,人心还慌,黄金就有人接盘。
下次再有人问你:“金价这么高,谁在买?”你把这篇文章甩给他,让他自己细思极恐。最后送大家一句掏心窝:“买黄金别问高低,先问自己是哪拨人。”你品品,对号入座,再决定掏不掏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