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都市丽人(2298.HK)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公告,这一消息如同石子投入水中,在商业圈激起了层层涟漪。公告显示,都市丽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5779.6万元,同比增长15.6%。
而在2024年,都市丽人全年营收30.10亿元,同比增长9.18%;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96.96%。这样的业绩表现,让人们不禁把目光聚焦到都市丽人的创始人、厦门大学EMBA2009级校友——郑耀南身上,这个从福建古田走出来的男人,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
小保安的逆袭梦
1975年,郑耀南出生在福建古田的一个小山村里。中专毕业后,他进入当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但安稳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满足,他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1995年,20岁的郑耀南背着500块钱,踏上了前往深圳的绿皮火车。
到了深圳,现实的残酷很快就摆在了他面前。中专学历、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找工作四处碰壁。最后,他好不容易在沃尔玛谋得了一份保安的工作。这份在别人看来只是“打卡、巡逻、熬到下班”的工作,郑耀南却干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他被分到沃尔玛地下车库的岗亭,每天看着进出的人和车,眼睛却没闲着。他注意到,谁拎着满手化妆品袋子出来,谁在母婴区门口犹豫半天,甚至哪个柜台的销售员说话最能打动顾客,他都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大姐在化妆品柜台站了20分钟,最后买了瓶300块的面霜,他当场就惊住了:“我当保安一个月才赚几百块,这一瓶面霜居然能卖300?这生意比当保安强十倍!”
从那以后,他就天天“蹭”在化妆品柜台帮忙。销售员嫌他碍手碍脚,他就帮着理货、递试用装,嘴还甜:“姐,您皮肤适合这款,我看刚才那个阿姨用了都说好。”下班了也不走,蹲在柜台旁边看销售员怎么跟顾客聊天,怎么化解“太贵了”的质疑。有次店长撞见他,骂他“不务正业”,他却梗着脖子说:“我想学怎么卖东西,以后也能帮超市多赚钱。”
这股“轴劲”还真打动了店长。店长觉得这小伙子“眼里有活”,就把他调到商场当销售员。这一调,可算是打开了郑耀南的新世界大门。
从销售员到创业者
当销售员的日子,郑耀南更拼了。别人卖货只看“成交没”,他却盯着“回头客”。顾客买完化妆品,他会留个电话,过两周就问问“用着怎么样,要不要补点货”;有人说“过敏了”,他马上带着新的试用装上门,还帮忙找医生咨询。有个大姐后来成了他的老客户,一次买了两千多块的货,说:“小郑比我闺女还贴心,我信他。”
因为业绩出色,他迅速晋升为销售经理,还在沃尔玛的培训课上认识了妻子吴小丽。按照普通人的想法,这时候该在深圳安安稳稳过日子,慢慢熬成高管。但郑耀南心里的“创业火”一直没灭:“给别人打工,赚再多也是拿死工资,我想自己当老板,干一件能说了算的事。”
1998年,郑耀南揣着在沃尔玛攒下的2万块,拉着吴小丽在深圳布吉租了个12平米的车库,一半堆货,一半摆货架,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就用红油漆在墙上写了“都市丽人”四个字,这就是都市丽人的起点。
刚开始,小店的生意并不好做。那时候的深圳,化妆品店多如牛毛,他的小店没名气没规模,第一个月只赚了几百块。吴小丽急得哭:“要不还是回去当经理吧,至少稳当。”郑耀南却没慌,每天关店后就抱着账本琢磨:哪些货好卖,哪些顾客常来,甚至顾客说的“太贵了”“不好用”,他都一笔一笔记下来。
慢慢的,他摸出了门道:只卖性价比高的大众品牌,还推出“买二送一”“免费修眉”的活动。小店的生意渐渐火了起来,一年后开了8家分店,赚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内衣市场的开拓者
如果说开化妆品店是郑耀南创业的第一步,那么转型做内衣,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有一天,郑耀南在街头看到一个摆摊的男人,卖的是文胸,10块钱一件,围着一群女人抢,1小时就卖了近千块。他蹲在旁边看了一下午,越看越兴奋:“当时的内衣市场,要么是百货商场里的洋品牌,一件卖200多,普通人买不起;要么是街边摊的便宜货,质量差得一洗就变形。要是能做‘又好又不贵’的内衣,肯定有市场!”
他马上行动,先把8家化妆品店关了6家,剩下的两家改成内衣店,进了一批中档内衣试卖。第一次当“内衣老板”,他闹了不少笑话。有顾客问“我胸小,该穿什么码”,他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有大姐调侃“你一个大男人懂啥”,他干脆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店门口,跟路过的女人聊天:“您平时买内衣最烦啥?是勒得慌,还是显胖?”
聊得多了,他还真成了“半个专家”。他知道南方女人胸型偏小巧,要选聚拢款;知道上班族喜欢无钢圈的,舒服不勒;知道宝妈们在意面料,要选纯棉的。他还自己改款式,比如把当时流行的蕾丝边改成简约款,把钢圈换成软胶骨,成本降了,顾客却更爱买。
2003年非典来了,很多门店关的关、亏的亏,铺位租金跌了一半。别人都在收缩,郑耀南却借钱抄底:租了十几间便宜铺位,把门店从十几家扩到50家。员工怕他赔了,他却说:“非典总会过去,到时候大家出门买内衣,咱们店多,就能抢着生意。”果然,非典过后,他的门店生意爆了,一年营收翻了三倍。
2009年金融危机,东莞有三家制衣厂快倒闭,老板要价3亿,郑耀南砍到1.2亿就买了下来。这三家厂成了他的供应链基地,不仅能自己生产内衣,还能控制成本。也就在同一年,他选择报读厦门大学EMBA,进行深造。到2011年,都市丽人的销售额突破16亿,门店超过5000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内衣”。
品牌崛起与危机
2012年,郑耀南做了一个震惊行业的决定:花高价签约林志玲当代言人。那时候的林志玲代言费比普通明星高好几倍。有人劝他:“你卖平价内衣,找个亲民点的明星就行,花这冤枉钱干啥?”
郑耀南却有自己的算盘:“都市丽人要从‘街边店品牌’变成‘全国知名品牌’,就得找一个能让所有人记住的代言人。林志玲的形象又美又温柔,刚好符合女人对内衣的期待——而且她的受众广,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认识她。”
果然,林志玲代言后,都市丽人的名气一下子就起来了。电视上、公交站、商场里,到处都是林志玲穿着都市丽人内衣的广告,那句“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的slogan,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门店从5000家扩到6272家,2013年营收接近30亿。2014年6月26日,随着港交所钟声响起,都市丽人摘下“中国内衣第一股”桂冠,市值一度飙升至200亿港元。郑耀南也以85亿身家登上胡润富豪榜,用二十年完成了从沃尔玛保安到上市集团董事长的阶层跨越。
然而,高光之后,是连续几年的黯淡。从2016年开始,都市丽人陷入了市场低迷的困境。内衣开始滞销,销售额下降,净利润大降,门店也不断关闭。2019年,都市丽人净利润亏了9.8亿,半年关了743家店,股价跌得只剩几块钱。
二次创业与重生
面对这样的危机,郑耀南坐不住了。2021年底,他重新回到CEO的位置,开启“二次创业”。
回到公司的第一天,他没开高管会,而是打扮成普通顾客,去了几家都市丽人的门店。一进门,他就发现了问题:货架上摆的还是几年前的蕾丝款、钢圈款,销售员还在跟顾客说“这款显胸大”,但年轻顾客却皱着眉说“太老气了,穿着不舒服”。有个95后姑娘直言:“这是我奶奶才会穿的内衣吧?”
郑耀南心里一沉,回到公司就开了个紧急会。会上,他突然扯开衬衫,露出里面一件素色的背心:“你们看,这才是现在女人想要的内衣——舒服、无痕,哪怕下楼取外卖都能穿,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勒得慌的款式!”这件背心,成本19.9元,后来成了都市丽人的爆款,一年卖了上百万件。
他开始“刮骨疗毒”。先砍库存,把卖不动的老款全部清掉,库存成本一下子减少3亿;再改订货模式,以前加盟商要订全年的货,现在只订70%,剩下的30%根据销量补,避免压货;然后换代言人,把林志玲换成更接地气的古力娜扎、徐冬冬,还签约短道速滑冠军刘少林、刘少昂,主打“舒适、健康”的形象。
在渠道上,他一边深耕下沉市场,一边拥抱电商。他提出“大省强县”战略,在河南、山东这些人口大省的县城开了900家店,还规定“一个县只放一个加盟名额”,让加盟商能赚到钱;线上搞“联营模式”,找有经验的电商团队合作,自己只供货,收4 - 6个点的服务费,不承担库存风险。2024年,电商GMV突破15亿,比前一年翻了一倍,半年就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量。
2024年财报出来时,所有人都惊了:都市丽人营收30.1亿,净利润1.26亿,同比增长196.96%;线下门店4500家,线上GMV15亿。郑耀南夫妇持股35.67%,光分红就拿了1280万——这是他五年多来第一次拿到大笔分红。
未来之路
现在的郑耀南,还是每天早上8点到公司,晚上加班到10点。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放着一本翻烂的《中国女性内衣白皮书》,旁边还有个小本子,记着顾客的反馈:“35岁宝妈说想要哺乳款”“25岁白领要无肩带的”“县城顾客觉得100块以上太贵”。
对于未来,郑耀南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说,都市丽人要继续专注于“好而不贵”的国民内衣定位,让每个中国女人都能买到又好又不贵的内衣。未来还要把店开到东南亚,做“全球的国民内衣”。
从福建古田的山里娃,到深圳的“内衣大王”,郑耀南用30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传奇的逆袭故事。他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双善于观察市场的眼睛,一股敢于抓住机会的狠劲,一份用心懂用户的态度。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商业世界里,郑耀南就像一个坚定的行者,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普通人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文/闽商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