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刷到欧洲供应链告急的消息,转头就看到中波在谈稀土换班列的传闻,这事儿看着绕,其实全是实打实的利益纠葛。说实话,欧洲现在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可能比咱们想的还深。
前阵子欧洲央行那份报告我瞅了眼,说欧元区七成稀土都从中国来,更有意思的是,就算他们找美国企业当中间商,人家原材料还是咱中国的。你说这绕来绕去的,图啥呢?六月份那阵,咱这边稀土出口一收紧,欧洲汽车厂立马就喊库存不够了,好几家生产线都停了,这反应快得像多米诺骨牌。
波兰在里头算是个关键角色。毕竟中欧班列好多都要从波兰中转,那边的物流枢纽要是跟不上,欧洲的货根本转不开。我记得之前看新闻,说欧洲想自己搞稀土供应链,又是找爱沙尼亚要矿,又是琢磨着回收旧电子产品,可谈何容易啊。中国在稀土加工这块的成本优势,几十年才堆出来的,哪是说替代就能替代的。
其实中方一直没把话说死。驻慕尼黑总领事不就写文章说嘛,稀土出口从来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确实,咱也设了快速通道,上半年六成多欧洲企业都拿到许可了,8 月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还涨了不少。这态度摆得很明白:规矩办事,需求都能满足,但想绕过中国另起炉灶,不现实。
波兰估计也是看明白了这点。他们缺投资升级班列枢纽,咱缺稳定的出口通道,这不就对上了?之前德国巴伐利亚州那些企业,就是通过总领馆协调拿到的审批,说明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挺管用。真要是中波能谈成,班列跑得更顺,稀土供应更稳,欧洲那些汽车厂、电子厂也能松口气。
不过这里头也有变数。美国一直撺掇欧洲搞 "去风险",还逼着他们把稀土加工搬到北美去,这不是添乱吗?欧洲自己要是拎不清,跟着美国走,那供应链的窟窿只会越来越大。上次看到中国欧盟商会的数据,8 月份欧洲企业遭遇了 7 次生产中断,后面还有几十次等着,这哪扛得住啊。
说起来,中国稀土储量也就全球两成多,却承担了大部分加工,环境治理花的钱比赚的都多。现在搞出口管制,说白了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不是故意卡脖子。要是欧洲真能拿出诚意,在班列建设、物流合作上放开手,双方其实是双赢。
我总觉得,这事儿能不能成,关键看欧洲能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毕竟稀土这东西,不是简单的商品,班列也不只是运输工具,背后全是产业链的深度绑定。要是中波这步棋走对了,说不定真能给乱糟糟的欧洲供应链指条明路。
你们说欧洲这次能放下身段好好谈吗?波兰这枢纽角色能扛起来不?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