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15日消息,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因“300万元预算、1000元中标”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医疗设备与耗材捆绑销售的情况。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该中标项目系上市公司迈瑞医疗(300760.SZ)旗下的迈瑞MT8000产品。
10月15日下午,红星资本局致电迈瑞医疗投资者热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1000元的中标价并不是捆绑销售,“IVD(体外诊断)是一个打包的生意,它不仅有设备,还有试剂。它和单纯卖一台设备不太一样,商业模式是这样的。”
15日下午,红星资本局致电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投诉举报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正在调查当中。此前,江西中医药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校附属医院暂停了该项目采购活动。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并不是迈瑞医疗旗下的迈瑞MT8000首次低价中标,此前甚至出现过1元“地板价”中标,最终相关项目因“影响采购公平性”废标。
某三甲医院医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捆绑销售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另有医药器械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对于器械公司而言,比起器械的出售价格,更重要的是器械进院后持续销售耗材。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暂停采购项目
其他医院采购价从33.6万到206万不等
据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月9日发布的一则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示显示,中标单位系江西汇仁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中标产品系迈瑞MT8000等,数量为1,中标价1000元。
截图自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于9月4日发布的公开招标公告显示,采购预算金额为300万元,最高限价160万元。
10月1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校附属医院暂停了该项目采购活动。该校高度重视,已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10月15日,红星资本局致电产品供应商江西汇仁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联系人罗先生,截至发稿电话无人接听。据媒体报道,罗先生此前表示,投标是合法合规途径参与的,不方便过多透露,属于商业机密,大家投标价格都差不多,不存在医疗设备与耗材的捆绑式销售。
15日下午,红星资本局致电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投诉举报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调查当中,到时候看我们官方的答复。”
10月15日,红星资本局在中国政府采购网随机检索多个“迈瑞MT8000”中标项目发现,中标金额从33.6万元到206万元不等。
例如,9月2日,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购置项目结果公告显示,迈瑞生化免疫流水线MT8000(BS-2800M+CL-8000i)中标价格为33.6万元/套。9月4日,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专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二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迈瑞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MT8000(CL-8000i*2,BS-2800M,EU8600)中标价格为206万元/套。
截图自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专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二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为2023年“C位出道”产品
此前就因低价中标引发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体外诊断简称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检测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
其中,MT8000属于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产品。据微信公众号“迈瑞体外诊断”今年1月14日发文,MT8000于2023年7月底“C位出道”,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占据了58%的三甲客户,累计服务报告数量超过2亿。
另据迈瑞医疗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国内市场方面,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新增订单185套、新增装机近100套,2025年全年装机有望达到200套。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这款“C位出道”的产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低价中标受到关注,此前甚至出现过“1元”的超低价中标情况。
今年2月,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迈瑞医疗的全自动智能化免疫流水线(MT8000、CL-8000i)成功中标,供应商为广西九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标金额15.6万元,而该项目招标文件中的预算金额是214.8万元,采购单位为三甲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据财联社等媒体报道,这一中标结果引发了一同参投标供应商的质疑,认为此次招标文件的参数指向迈瑞的产品。
2024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发布了《广西建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采购(项目编号:GXZC2023-G1-005008-GXJL)中标公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采购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最终以1元的价格中标,该流水线来自迈瑞的产品(MT8000/BS-2800M/CL-8000i),供应商为华润(广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中标结果出来后,该项目就受到了质疑。最终,2024年6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购网发布了该中标结果的更正公告,更正后显示项目废标。废标原因是,“经评标委员会复核,该项目的价格分设置不符合87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综合评分法的价格分设置要求,影响采购公平性。”
医疗设备低价中标并非个例
业内人士:捆绑销售是行业常见玩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年来,医疗设备低价中标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1元的低价,还出现过1分钱的“地板价”。
例如,2024年8月,同样发生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该院全自动化学发光仪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仅为0.01元,而其采购预算为9万元;2022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发布采购项目成交公告,罗氏诊断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系统中标,中标金额为1元,该项目的采购预算高达486万元。
10月15日,有医药器械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对于器械公司而言,比起器械的出售价格,更重要的是器械进院后持续销售耗材。
“如果器械进了医院,这就意味着医院需要继续在公司采购耗材,所以器械价格往往有一定的下降空间。有些恶意竞争的公司,即便标价几十上百万的器械,也愿意用极低的价格竞标,甚至赠送。”
上述人士称,医药器械的成本主要在于研发,如果器械卖得便宜,会通过耗材端的价格来平衡。“1000元的中标价还是非常少见的,我们行业里会认为这样的公司是无底线竞标,影响市场公平。”
某三甲医院医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捆绑销售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比如医院需要进一种设备,“它(指医疗器械公司)可以很便宜卖给你,但是你必须要用这个公司的其他耗材,只能用他们家的才对得上。”
这名医生以其所在医院为例,“我们医院有80%的设备都是迈瑞的。”在其看来,如果一家公司独大,利益盘根错节,其他小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也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在医疗设备采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了获取订单,尤其是与大型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有时会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其盈利的希望则寄托在后续的耗材供应上。
“因为许多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持续消耗特定的耗材,这些耗材往往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企业期望通过长期稳定的耗材供应,弥补设备销售的亏损并实现盈利。”袁帅表示,从行业层面看,这种低价中标、靠耗材盈利的模式会扰乱市场秩序,最终影响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损害患者的利益。对于此类现象,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