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一吨钢只赚30元,还不到一杯奶茶钱,而澳大利亚矿企每吨净利润却超过80美元?
这种持续数十年的利润倒挂,终是在2025年9月底被打破了。
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发出通知:全面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甚至连已运抵港口的现货也不准卸货。
这一决定让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措手不及。而中方对此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
2025年下半年,全球铁矿石市场持续低迷,中国钢铁需求疲软,然而必和必拓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将2025年长协价上涨15%,锁定在每吨109.5美元。
而这一价格远超当时约80美元/吨的现货价,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必和必拓对此给出的理由,预计经济复苏后价格会反弹,所以要提前涨价。荒唐的理由,澳大利亚却是说的强词夺理。
那也是奇怪,怎么就澳大利亚说什么便是什么?中国不才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不错,甚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的75%。一年超过10亿吨的进口量,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按理说,作为这样的大买家,中国本应拥有绝对的定价话语权。但现实恰恰相反。
实际在过去二十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即使中国是买方市场,也丝毫没有话语权。而这种怪异现象背后,是供应端的高度集中化。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对市场拥有绝对的垄断。
且铁矿石价格的“垄断”,给中国钢铁工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单是在2003年-2008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疯涨337.5%,中国钢企为此多支付了7000多亿人民币。
更近一些,2021年铁矿石进口均价飙升至179.1美元/吨,仅铁矿石业务就给必和必拓贡献了173亿美元净利润。对比之下,2024年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不足700亿元。
要知道,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开采成本仅18-24美元/湿吨的铁矿石,卖到中国价格高达100美元以上,利润率超过150%。
相比之下,2024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71%。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约10亿吨铁矿石,利润达20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约10亿吨钢铁,利润仅30多亿美元。
也就是说,一家澳大利亚矿商的半年利润,竟然超过了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年利润。这种触目惊心的对比,背后是中国钢铁行业长达几十年的利润外流。
也不难怪外界戏谑“几十万钢铁工人给外国矿商打工”!
只因我国的钢铁产业,有一个致命的软肋,缺乏高品质的铁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而其中,距离更近的澳大利亚占据了供应大头。
也是由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长期扮演着“冤大头”的角色。
而这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格局的失衡。西方四大矿山控制全球70%的海运铁矿石供应,而中国钢企曾长期“各自为战”。
必和必拓等巨头利用“普氏定价法”等不透明机制操纵价格,导致中国每年多支出数百亿美元。
但是今年,这个“冤大头”,中方不当了。
忍气吞声几十年,中方为何此刻敢于“掀桌”了?
中国此次敢于强硬“掀桌”的背后,是一系列精心布局的战略准备。
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四大钢企的采购业务,形成“一个声音说话”的谈判力量。过去国际矿企常通过分化中国钢企来获取谈判优势,如今面对统一采购的“铁拳”,分化策略彻底失效。
加上供应链多元化格局,中国已大幅降低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
更重磅的是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储量超50亿吨,相当于澳大利亚两年出口量,预计2025年底投产。
西芒杜铁矿长度超过100公里,探明储量是47亿吨,铁品位高达65.5%。而这个铁矿被誉为全球最后一座待开发的巨型高品位铁矿。
关键的在于,西芒杜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产出的矿石,只能卖给中国。因为是中国投入巨资,帮助当地建设了包括铁路、港口在内的全套基础设施。
此外国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中国钢铁产量在2024年已达10.4亿吨,但城镇化速度放缓使国内需求下降。
这意味着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废钢回收体系不断完善,电炉炼钢比例上升,进一步减少对原矿的需求。
9月30日,中方正式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船货。
突然的禁止令,却是打得澳大利亚措手不及了。
必和必拓最初态度强硬,声称“今年最后两个月的矿石已基本售罄”,试图与中国僵持到明年。但局面在十天内逆转。
停购令一出,国际铁矿石价格应声下跌3%,必和必拓股价暴跌6%,市值蒸发50亿澳元。澳大利亚GDP面临1.2%下滑风险,总理阿尔巴尼斯紧急表达“失望”。
显然,澳大利亚的软肋暴露无遗。铁矿石出口占其GDP的5%,其中82%依赖中国市场。而面对中国的暂停采购,澳大利亚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
甚至日本一年铁矿石用量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韩国更少,两国加起来也吃不下澳大利亚十分之一的出口量。
强大的压力下,必和必拓最终不得不妥协。10月9日,必和必拓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从第四季度起对华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而此次中澳铁矿石博弈的结果,对全球大宗商品贸易规则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当中国要求“想卖矿到中国,就得用人民币”,实质是在动摇美元的根基。
全球70%的铁矿石贸易将采用人民币计算。这意味着中国首次夺得铁矿石定价权,能够更好地压低铁矿石价格,且必和必拓此次服软,中方打破二十年“冤大头”头衔来看,人民币结算与中国价格指数将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参考资料:
打破国外资本垄断的铁矿石定价权,推行本币结算——祖国视点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