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续 12 年调查并发布“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
指数的核心数据为样本城市连锁品牌便利店的门店总量增速、饱和度、24小时便利店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
今年名单中的40个城市与2024年相同。整体看,各城市便利店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福州、厦门、太原、长沙、东莞的便利店发展指数依然名列前五。其中,福州从2024年的第5位上升到第1位,连续4年排名持续上升。样本城市便利店总体发展指数均值为81.1,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中位数为81.5,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
调查发现:
一、 样本城市便利店增速差异扩大,整体增速提升
2025年,门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依然是贵阳(7.0%),增速最快和最慢的城市间差异达12.4个百分点。门店增速中位数为1.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均值为1.8%,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增速最快的另外4个城市是合肥(5.8%)、福州(4.8%)、济南(4.7%)、温州(4.4%)。
二、 门店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5年,40个样本城市中的28个渗透率上升。门店渗透率最高的城市依然是东莞(2053人/店),中位数为5983人/店,均值为6721人/店。门店渗透率最高的另外4个城市是长沙(2123人/店)、太原(2565人/店)、广州(2875人/店)、厦门(3147人/店)。随着品牌连锁便利店的扩张,部分夫妻老婆店被纳入连锁体系。
三、 24小时便利店数量持续增加
2025年,24小时便利店数量占比最高的城市是广州(78.0%),中位数为56.1%,均值为53.4%,分别低于上年1.9、1.2个百分点。虽然24小时门店数占比有所下降,但24小时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夜间无人值守模式或真人在线值守模式降低了夜间开店成本。但鲜食商品占比较高的便利店,夜间依然需要员工完成设备清洗、备货、补货等工作。
近几年,随着国家逐步深入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各省市区商务、城乡规划等部门,纷纷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1.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的城市共计40个,其中包括26个省会及首府城市、4 个直辖市、4 个计划单列市和 6 个其他城市。
2.调查方法
本年度在对各城市便利店门店总量的调查采用了与去年相同的方法。采用企业反馈的调查问卷、专家咨询与百度地图搜索相结合双向验证的方式。另外,城市人口数量采用了各省市最新统计公报数据。因此,各城市的便利店门店总量与城市门店饱和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修正和调整。
3.计算方法
总指数=增长率指数*30%+饱和度指数*40%+24H 指数*10%+营商环境指数*20%
增长率=(门店总量/去年门店总量-1)*100%
单店覆盖人口=该城市总人口数/该城市门店总量
24H 比例=该城市 24H 总量/该城市门店总量
4.赋值方法
增长率指数:按照调查计算出的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序,降序赋值 100-50;
单店覆盖人口指数:按照调查计算出的单店覆盖人口从高到低排序,降序赋值 100-50;
24H指数:按照调查计算出的占比从高到低排序,降序赋值 100-50;
营商环境指数:按照调查出的好、良好、一般、没有,降幅赋值 100-50。
2025年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
转自丨C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