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在新疆丨环塔不仅有了“绿围脖”,又新添了“银项链”
创始人
2025-08-03 16:39:15

  2024年、2025年,新疆分别有2个“环塔”超级工程完成历史性合龙。

  同为“环塔”超级工程,一个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3046公里的“生态屏障”,另一个是环塔里木盆地4197公里的“电力巨龙”。一个被网友称为“绿围脖”,历时40多年完成闭环,一个被网友称为“银项链”,历时15年完成闭环。今天,小编带您重点了解这条“银项链”。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是中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覆盖南疆五地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克州)10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的九分之一。

  环塔工程,即环绕塔里木盆地一周,是由9个750千伏变电站+1个开关站(环塔工程的“智能枢纽”)支起的电网大动脉。从巴州750千伏变电站开工,到和田—民丰—且末—若羌工程的合龙,这条电力工程的建设历时15年。它不仅是西部能源输送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脉,更是国家支持新疆发展的有力注脚。

  为什么要在沙戈荒上建“超级电网”?

  在这样的极端地质环境中建设750千伏超高压工程,是中国能源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关键布局,主要基于以下核心原因:

  破解南疆电力瓶颈。此前,南疆大部分电网以“长链式”供电,如果发生故障易致大面积停电;且现有电压等级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南疆用电负荷增速远超全疆平均水平,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县市开发及铁路改造等都急需稳定电力。750千伏环网使电网负荷能力提升4倍,能彻底解决南疆缺电难题。

  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区域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占地33万平方公里、号称“死亡之海”的沙漠,实际上是个风光资源的“富矿”,新能源储量大、品质优、开发条件好。当前,南疆清洁能源大幅增长,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占总装机比重超过66%,除自身消纳外,大规模外送需750千伏电网支撑。超级电网通过超高压技术将沙漠绿电高效输送至东部负荷中心,实现“沙漠发电,全国用电”的格局,助力新疆打造国家能源保障基地。

  因此,环塔工程是打通南疆能源发展“任督二脉”的关键之举。

  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示意图(制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永)

  为什么说这是个“超级”工程?

  15年,5000多个日夜,9个750千伏变电站,4197公里……

  在“死亡之海”,建成如此宏伟庞大的工程,每一米都凝结着电力人与沙海搏斗的坚强意志和超级智慧。

  在沙漠中,铁塔基坑开挖成型率差,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会不断大面积塌方。工程建设者推出“三快”施工方法解决沙漠基础难题,即快速开挖、快速准备、快速浇筑。此外,巴楚—莎车750千伏线路工程在国内首次应用穿心装配式基础组装,让铁塔稳立沙漠。

  在险峻的昆仑山区段,面对场地受限、道路崎岖等困难,建设者架设索道运送近3000吨塔材,精心选择架线场地,并成功安全跨越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及河流等多达51处,展现了高超的施工技艺。

  同时,为守护珍贵的胡杨林生态,工程主动优化设计,通过精准挪动塔位、微调线路走向、增加铁塔高度等措施,成功避让了博斯腾湖景区并避免了3600余棵胡杨被砍伐。工程完工后,还将铺设48万平方米草方格进行固沙,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始终。

  环塔工程的成功合龙,是移山填海之志的生动体现,是电力人接力奋进的骄人战绩。

  环塔工程将带来哪些受益?

  作为全国最大的超高压环网,在规划初期,不少人质疑,投入这么大资金建环塔工程,是否划算?

  首先,对南疆而言是供电“底气”的彻底提升。

  工程投运后,南疆电网最大供电能力将提升80万千瓦—100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新增800万千瓦。且末、若羌的光伏项目再也不用担心“发得出、送不出”,光伏基地、风电项目将加速落地。

  产业振兴的齿轮也将随着供电能力提升而加速转动。工程预计带动南疆产业投资超283亿元,创造8000余个就业岗位。

  这条沙漠中的能源大动脉,正源源不断地将南疆的“沙戈荒”资源转化为当地百姓的真金白银。

  其次,对全国来说,这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通道”。

  环塔工程建成投运后,既打通了新疆内部供电“最后一公里”,又串联起外送通道“主动脉”。聚集在环塔里木盆地的清洁能源项目,可以通过环塔工程汇集到“疆电外送”第四条直流通道的起点。

  环塔工程大幅提高绿色能源的外送能力,将新疆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加速转换,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如今,环网的铁塔如一串明珠串联起绿洲与戈壁。它见证着新疆从能源末梢到枢纽的蜕变,更预示着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南疆。而这,正是国家支持下,新时代边疆发展的美好缩影。

  目前,新疆已建成天山东环网、乌昌都市圈环网、天山西环网、南疆环网、北疆环网五个750千伏环网。今年年底,环塔工程投运后,新疆750千伏环网将达6个。 

  环塔工程线路总长4197公里,包括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中,作为环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民丰—且末—若羌段线路长达900公里,其中有450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创全国沙漠路径最长纪录。

  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哪些?

  巴州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巴州—库车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库车—阿克苏—巴楚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巴楚—莎车—和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巴州—库车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库车—阿克苏—巴楚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莎车—和田Ⅱ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监制:丁涛

  统筹:冯婷、喻鹏涛

  策划:葛惠芹

  编辑:王荣

  视频剪辑: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海报设计:海若微

  出品:新疆日报社(集团)

  指导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等地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京津冀等地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出彩00后 | 当千年技艺遇上...   传承里见创新,热爱中显担当,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总是有年轻的血液注入其中。  指尖上的时光修复师...
老汉瓜“起飞”   稳稳抱起一颗瓜,单手托好,用塑料发泡网整个套住,再确保边角捂严捂紧,最后挨个慢慢放进纸箱,打上捆...
新疆开行首趟棉花班列   7月30日,新疆铁路首次开行棉花班列,后期计划再开行4趟棉花班列,为推动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高...
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今天正式开村...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这也是世运会首次落地中国大陆。目前,各国...
新华全媒+丨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     8月3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运动员村正式开村。据悉,成都世运会运动员村分为A、B两...
文化中国行|百工之鉴:从《考工...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正在央视综...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贯彻落实中...   扩大内需既关系经济稳定,也关系经济安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防汛“硬核”科技筑牢智慧水利安...   央视网消息: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门立足科学专业、支撑有力、反应迅速的要求...
数说中国丨迎难而上 稳中向好—...   2025年上半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金观平:以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
“钢铁战士”情暖草原(最美新时...   布和图木尔进行侧姿匍匐训练(资料照片)。张宇枢摄(新华社发)  夏日,乌拉特草原生机盎然。一辆绿...
坦桑尼亚总统:坦中物流合作项目...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8月2日电(记者华洪立)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出席...
大国工程在新疆丨环塔不仅有了“...   2024年、2025年,新疆分别有2个“环塔”超级工程完成历史性合龙。  同为“环塔”超级工程,...
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2...   8月3日  随着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  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  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
年轻人端起“新饭碗” 职业“上...   央视网消息: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在公布的...
暑运过半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铁路暑运自7月1日启动以来,到目前累计发送旅客已超过4.6亿人次。新线增开...
湾区同心 共赴全运之约   8月2日,“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
乌称袭击俄军事目标及天然气管道...   中新网8月3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2日,乌克兰方面发布声明称,其无人机部队对俄罗斯境内...
网约车司机卖惨索捐被拒后诅咒乘...   网约车司机道德绑架乘客,卖惨索捐,反复哭诉自己妻子患癌,拿出收款码让打钱遭拒后咒骂乘客“没有良心...
军工“牛股”天微电子或触发退市... (天微电子日K线图,来源:wind)9月24日以来的一波行情,让身披军工、西部大开发等多热门概念的天...
女子骑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蛇形走位...   女子骑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蛇形走位,结果被后方来车撞的车损人伤(编辑:小盛)#交通安全 #危险行为请...
火热建设   近日,合肥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一片繁忙。随着工程整体进度达到90%,该项目已进入外...
学生用录取通知书做饭?高校回应   近日,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纷纷展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有学生发帖称吉林农业大学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
人民网评:锻造敢打必胜的精兵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军事竞争更趋激烈。科技革命和战争形态的深刻变革...
这部《县乡治》,马丁·雅克力荐...   不久前,新华社面向海外推出了独家纪录片《县乡治》。  影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龙潭镇龙潭...
这里的老外不“见外”(我在中外...   外籍居民在鸡鸣山社区进行舞龙民俗表演。李爽爽摄  外籍居民在社区汉语班上展示书法作品。  中外居...
科技赋能抗旱保丰收 多地积极应...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河南省大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农作物生长面临挑战。当地农业部门指导农户加强田间...
焦点访谈丨冲不垮的“村超” !...   作为一项从2023年火遍网络、火出国门的乡村足球赛事,8月2日,贵州榕江的“村超”举行了复赛后第...
城市工作密集迎多轮部署 万亿级...   文/陈昊星  刚刚过去的7月份,中国城市工作密集迎来多轮重要部署,其中城市更新成为高频词。  例...